而且东都宫殿也急需修缮,这几年皇后对东都甚是向往,所以东都的宫殿,如果还维持当初父皇时的样貌,显而易见就有些破落了。
李弘知道,昨日父皇考校自己关于吐谷浑与吐蕃交战一事儿,让父皇对自己有些不满了。身为太子,自己在父皇考校时,主观意识有些太强烈了,这显然对父皇来讲,是让他感到不满的。
昨夜与父皇在皇宫花园里的谈话,恐怕也是让父皇萌生,任命自己为户部尚书的主要原因。
自己在他面前展开了一副具有商业、经济活力的宏图一角,恐怕也让他多少觉得商业一道的重要性吧。
李弘摆摆手,说道:“花孟去刑部要人,把许圉师接回来,芒种去大理寺,把李义府弄出来。对了,小雪,你不是喜欢跑吗?去把上官仪、许敬宗、郭瑜、杨思俭、上官仪请过来。”
小雪委屈的看了一眼李弘,嘴里“哦”了一声,便又欢快的跑出去了,与前几年内敛害羞的样子判若两人。
说完了这些事后,李弘想了想,这事儿没有白纯那行,于是又让夏至宣一直在濮王府的白纯进宫。
既然父皇不怕自己惹出大乱子,既然很信任的把户部尚书一职交给了自己,自己要是不折腾折腾,那就太对不起父皇的一番心意了。
户部作为掌管天下土地、钱谷之政、贡赋之差、户籍、赋税等职权。对,还有最重要的一项!李弘想到这里,就抑制不住的想要仰天大笑一百声,恨不得抱着父皇亲上几口。
在李弘看来,户部最重要的一项,让他最感兴趣的:那就是给朝堂各官员发放俸禄!还有比这更让他开心的事情吗?脑补下官员们一到月底,眼巴巴盼望俸禄的表情,李弘就高兴的要跳起来。
户部:正三品尚书一人,正四品下侍郎两人,巡官两人、主事四人等等。户部又下辖四司: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各有中郎率领,品级均为从五品上。
第64章 内侍省
武媚的宫殿里,武媚正目瞪口呆的看着李治,眉飞色舞的跟她讲今日朝堂上,自己任命李弘为户部尚书一事时朝堂上群臣的反应。
“对,没错,都跟皇后这个表情差不多,今日朕才知道了什么叫做众生相,这朝堂上的众官员,是结结实实的给朕演示了一出啊。但皇后你还别说,其中竟然不少人都还是赞同李弘为户部尚书的。支持者以李弘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做依据,猛烈的抨击着反对者,特别是那些玻璃、水晶、精盐、精糖等等,认为李弘完全可以胜任这户部尚书一职。”李治很满意今日朝堂上官员的反应,唯一出乎意料的是,支持者竟然还占了大多数,他还认为会一半一半呢。
“您怎么不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呢!”武媚没好气地说道。
还有一句话她没说出来,那就是任命李弘为兵部尚书后,在过几年,你就可以跟妾身,在身后正在建造的大明宫里养老了!
李治一有喜事或者微妙时刻,总是会反应慢半拍,还正色的跟皇后说道:“那不行,现在李弘年岁尚小,再过几年吧。朕这幅皮囊不争气,越来越不能撑着朕一天两天,不眠不夜的批阅奏折了。这几年就让他在户部好好磨练一番,等过几年成熟了,性子稳当了,朕就可以放心的把兵部尚书也让他担任了……”
“陛下……!”武媚语气中掩饰不住的不满说道:“您也知道他那性子不稳当,您现在把大唐的财政大权交由他,您认为他能胜任吗?先不说别的,就那一刻三变的德行,你让天下百姓还能有个安生日子?户部向来掌管朝臣俸禄,妾身敢跟您打赌,他现在一门心思的肯定放在了这方面,一定会想着如何以俸禄折腾朝臣的!”
“不会的,虽说知子莫若母,但弘儿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平时虽然顽劣了一些,但政事上想来不会出多大差错的。你看看他那太乙城,当初建造时跟朕约法三章,不允许朕过问、帮助,现在你看看,太乙城天天人潮涌动,各地的商人都是蜂涌而来,每天都有大量的钱财进入太乙城。”
武媚叹口气,耐着性子道:“那是他喜欢钱财,您跟我说说,您知道不知道这些年他赚了多少钱?您别告诉我,大明宫的再建造,他把他赚的钱都放进去了?妾身还敢跟您打赌,他资助您修建大明宫的钱财,恐怕不过是他这些年所赚钱财的九牛一毛!说不准,小东西如今钱财多的都可以盖宫殿了!您现在还把户部交由他,这个小东西眼里还能看见点儿别的吗?”
武媚怒气冲冲的数落着李治,就像是平常人家的正妻,在数落自己的夫君,武媚眉头紧锁再次问道:“户部可还有其他尚书在任?”
李治两手一摊,无辜道:“没了,刘仁轨自从出兵百济后,刑部尚书一职一直空缺,今日已任命原户部尚书崔知温为刑部尚书了。”
武媚感觉大势已去,无奈的叹口气,心里祈祷着李弘真能如李治所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把户部掌管好就行。
武媚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李弘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愣了没有半刻钟,便找到了身为户部尚书的乐趣所在。
原本还以为好多事情需要等到自己登基,或者再大几年后才可以去整改。但现在竟然天上掉机会,自己闲时总结的一些,关于大唐均田制、府兵制、以及商税还有户籍的管理弊端,都可以慢慢一一更正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青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