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干什么呢?”放下手里温热的茶杯,看着宣政殿前,两个脑袋冒着热气,正在那里又是刨地又是挖土的二人,武媚心不在焉的问道。
“李弘不会真要当一个暴君吧?他是打算活埋这二人吗?”李治重重的吸了一口气,心里对于李弘是不是变得越来越暴力的疑惑,是越来越深了。
“有悖天理人和的事儿,怕是李弘要彻底灭绝有这种想法的臣子,这股风气,看似这两个人而上疏,但谁知道,是不是其他人心里也会有这种想法儿?只不过是比这两人晚了一些,没有说出来罢了。”武媚倒是依然心不在焉似的,懒懒地说道。
对于李弘如此处治这两人,在她看来还显得有些过于仁慈了,如果这两人的提议,真被皇家接受,谁知道这以后皇家会不会因此而蒙羞,史官的笔下,又会如何记录此时的大唐。
李弘拢着手再次走了出来,这一次则是从宣政殿台阶上,直接走到了前方不远处的侯思止跟王鸿义跟前。
两人看着李弘缓缓走近,立刻从已经快要到达脖颈处的深坑内,手脚并用、狼狈不堪的爬了出来,而后跪在李弘的前方不远处,就开始痛哭流涕,忏悔着他们的罪责。
看着两个跪在地上,已经分不清楚鼻涕眼泪,头顶冒着热气的侯思止跟王鸿义,李弘不为所动的径直绕过两个人,走到深坑跟前看了一眼,冻僵的黄土在寒冷的冬季就像是石头一样,脚在上面都觉得硌脚。
不过话说回来,这两个相距不远的深坑,倒是挖的还不错,就连坑壁四周都是处理的颇为平整,坑底倒是还留了一些残余的土块,未来得及挖出来,但已经足够把两人埋进去了。
看了看身后依然站在宣政殿门口栏杆处的群臣,李弘不觉得还需要警告那些臣子什么话语,奏章他们已经看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们自然也是清清楚楚了,所以,此刻在埋这两人前,再说什么都是废话,远不如直接干脆的处置二人,能够起到的震慑效果大一些。
“自己跳下去吧。”李弘淡淡地说道。
“殿下恕罪,臣知错了,臣不该上疏如此有违天理人和的建议……”侯思止与王鸿义额头处已经血流如注,但依然是仿佛不知道疼痛一样,面向李弘使劲的磕着头,额头碰触着青石板,发出让人心颤的砰砰声。
“拖下去吧。”
看着两人被花孟等人拖进了坑里,李弘蹲在了坑前,自打他当太子以来,特别是在监国之后,基本上还没有如此处置过哪一个臣子,所以这一刻,看着血泪满脸的侯思止跟王鸿义,李弘心头甚至有些想不通,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了什么?人又是什么?
侯思止、王鸿义的哭泣、求饶声并没有让太子殿下停止,一铁锹一铁锹的黄土开始覆盖他们的脚面。
随着哀嚎声越来越弱,侯思止与王鸿义血污满面的脸变得麻木起来,黄土也已经开始埋到了他们的膝盖处,而后再到大腿处,胸腹之间。
寒风冻住了两人脸上的血污,泥土也占满了脸颊,使得两人的脸颊,如同从地狱钻出来的厉鬼一般,让人不敢直视。
已经放弃了求饶的二人,只剩下嘴唇在无力的喃喃念叨着什么,唯一没有被泥土与鲜血污染的双目,无力而又绝望,毫不在意一铁锹一铁锹的泥土,渐渐覆到了他们的胸前。
“三日,如果你们能在这寒风之中挺过三日,就让你们回去过元日。”
第725章 真相
自从李弘监国以来,朝会便改为了七日才会举行一次,但这并不影响朝中的文武百官,每天经过宣政殿前的广场,前往自己的衙署时,自然是可以看见两小堆黑乎乎的影子,在寒风中矗立着。
据值夜的金吾卫所讲,第一天晚上的宣政殿广场,在寒风呼啸声中,夹杂着凄厉的惨叫声跟哭泣声,听的让人头皮发麻、背脊发凉,甚至是让人感到阴风阵阵,如同处在充满厉鬼的地狱之中一般。
但到了下半夜,随着寒冷的西北风越来越大,渐渐掩盖了那凄厉的惨叫声,也或许是因为两人喊叫的没了力气,所以到了下半夜,就变成了呜咽似的哭泣声,如此一来,更是使得宣政殿的广场像是阴风孤魂在行走一般。
所以当百官在第二日前往自己的衙署时,惴惴不安的偷望着那两颗一动不动的头颅时,没有人相信,经过一夜寒风摧残的两人,还能够活下来。
但时至中午时,当暖洋洋的太阳高高挂在天空,寒冷的北风也渐渐偃旗息鼓后,百官的耳中,时不时隐隐约约的有凄惨的哭泣声传来,听在耳里,让人不由自主的心底发寒,双腿打颤。
三日,整整三日过后,当百官都习以为常宣政殿前的广场那两颗黑乎乎、布满尘土,快要分不清楚是土球还是脑袋时,广场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所有的官员想要心中跟着同时一惊,想要打开窗户往外看时,却被外面不知何时出现的金吾卫阻止了。
三省六部的所有官员,全部待在自己的衙署,没有一个人清楚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只是等他们在太阳快要落山、处理了一天的政务准备回家时,走在宽阔的广场上,眼睛不自觉的偷偷瞟向那边时,只见原本熟悉的脑袋消失了,原来的地方被换成了两颗胳膊粗细的树木,栽种在了那里。
没有人知道侯思止跟王鸿义是死是活,也没有人知道,在空旷的宣政殿广场上,突兀出现的这两棵树下,是不是埋着两个人的尸体,被当成了树的肥料。
52书库推荐浏览: 青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