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谋天下_青叶7【完结】(1220)

阅读记录

  “怎么?吃惊了?”李弘笑了笑,把宫女先递给自己的茶水,推到了戴至德手边。

  “臣多谢殿下。”戴至德看着李弘如此礼遇他,急忙要起身称谢,却被李弘拦住。

  于是坐下继续说道:“是啊,臣真是不敢相信,不到短短的十年间,殿下竟然把长安城建造成了如此宏伟辉煌的都城,想必,这天下间,没有那一座城池能够如长安城这般气势磅礴,能够彰显我大唐威仪了。”戴至德由衷的赞叹道,脑海里不停的回味着,今日在长安城内的所见所闻。

  “那你觉得,当年要是你任礼部尚书时,按照你的建议,长安城会有如今的成就吗?”

  “哈哈哈……”戴至德一愣,而后便豪放的大笑出声,脸上没有丝毫的尴尬跟不满,轻松地说道:“殿下您还真是记仇啊,多少年的事情了,您竟然还记得,竟然如今还要拿出来取笑老臣一番。”

  “都说人老了,这面皮就变得不重要了,所以我就在你这个老头儿身上试上一试。”李弘继续打趣着戴至德。

  但戴至德听完李弘的话后,神色却是变得有些凝重,苦笑着想了下说道:“老臣不得不佩服殿下您,当年确实是老臣误国,多亏殿下能够罢免老臣,而后又重新启用老臣,让老臣能够为我大唐的繁荣昌盛,作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然的话,老臣在家蹉跎这十年的光景,再出门看到长安这番景象,老臣怕是会要羞愤的自杀了。想必,老臣此番体悟,格希元与史藏诘也会颇有同感。”

  “别说是他们了,就是如今父皇与母后,包括一些父皇那时候的臣子,如今见了我,都是躲着走,不敢打照面。”李弘看着戴至德,继续打趣地说道。

  “那不知殿下这次召老臣回来是何事儿?只要但凡有老臣能够为殿下解忧的地方,老臣必当慷慨……”

  “想多了,快十年了,让你回来,是朝廷对你们这些边臣的厚爱,也是对你们为大唐作出贡献的奖赏机会,所以这一次你回来之后,我给你两个选择。”李弘笑着看着戴至德,而后缓缓说道:“一:留在长安颐养天年,想必你在土蕃已经培养了不少适合为大唐创建功勋的学生了吧?二:那就是舍不得土蕃的话,就还让你回土蕃。”

  戴至德沉默了,太子殿下看似说的轻松,其神情显得也是云淡风轻的,但戴至德心中也很清楚,太子殿下怕是有难言之隐。

  土蕃如今对于大唐强烈的归属感,就是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但如此成功的例子,难道太子殿下就不动心吗?

  戴至德心中不得不去想,朝廷如今在安西的形势。

  今年才刚刚前往吐火罗、突起施开办大唐学堂的五姓七望,想要如自己当年在土蕃那般,把大唐的文化扎根散播出去,恐怕其面临的困难也不会小吧?

  “老臣还是回土蕃吧,十来年的心血全部倾注在了那边,老臣还想着示范给五姓七望那些初来乍到者看看呢。所以殿下,老臣请求元日之后,继续回土蕃如何?”

  “准了。”李弘起身,走到书桌后面,而后从下面的抽屉里,拿出了一个小小的精致木盒,递给了戴至德:“送你的贺礼,明日大朝会上,我就不祝贺你了。”

  戴至德拎着古色古香的木盒,虽然其中的礼物并不是很重,但却让他感到了太子殿下对他的用心与重视,所以,从东宫出来的这一路上,无论是心里还是手上,他都觉得沉甸甸的。

  第736章 晋封之意

  元日里,最让百姓们向往的,也让从元日第一天开始,就盼望着的,恐怕就要数那上元节时,那灿烂辉煌的烟火之美了。

  而今年元日的一大早上,整个长安城的百姓也好,还是达官勋贵也罢,在喜气洋洋的元日氛围中,已经开始在议论,今年太子殿下还会不会如那年上元节一样,给长安带来更加灿烂的花火。

  各国使臣同样也对此充满了期冀,无论那年上元节有没有亲身经历过,但今年都会从其他途径知道,大唐那一年的上元节,简直就像是人间仙境。

  所以,如今身在含元殿,听着大唐皇帝在晋封一些大唐的臣子时,脑子里便开始琢磨着,要不要向大唐的皇帝陛下提出要求,今夜可否让他们等人,一睹大唐那神秘的、据说美轮美奂的花火之美。

  戴至德晋封正二品开国郡公,授世袭永业田三千五百亩,加特进。

  张柬之晋封正二品开过郡公,授世袭永业田三千五百亩,加特进。

  卢照邻晋封从三品开国侯,授世袭永业田一千四百亩,加银青光禄大夫。

  骆宾王晋封从三品开国侯……

  敬辉晋封从三品开国侯……

  姚崇晋封正四品上开国伯……

  马载晋封正四品上开国伯……

  当这些都曾在太子麾下或者现在依然还在边疆任职的文臣,被李治宣旨加官晋爵时,朝堂之上依然还是显得有些闹哄哄的,特别是那些各国使臣,本就不如大唐臣子那般守规矩,所以一面耳朵听着太监宣旨,一边在堂下小声议论或者说笑着。

  如今这两天,他们在得到大唐皇帝陛下的接见后,内心瞬间又开始变得有些得意忘形,完全忘记了脑海里大唐长安城的繁华富庶与无力的强大。

  开始又自欺欺人的认为,大唐皇帝还是很尊重、忌惮他们的,要不然的话,就不会在忙碌的处置朝堂政事之余,还抽出时间来见他们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青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