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皇城内,最为著名的便是被称之为三大内的太极宫、大明宫以及兴庆宫。
所以即便是李弘从来没有提及过,甚至是还希望他龙爹、龙妈一直住在大明宫内,而自己这个皇帝,一直还住在东宫即可,但不管他怎么说,都没有改变李治与武媚的坚持,最终两口子还是由大明宫,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搬进了兴庆宫内,把大明宫留给了李弘。
随着李弘入主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帝位更迭,终于是顺利的完成了交接。
而紧邻大明宫旁边的兴庆宫,虽然比大明宫规模上小了一些,但其奢华与典雅,却是更加的适合李治与武媚修身养性。
加上这些年两口子早就有准备,虽然不曾扩建规模,但里面的建筑风格,以及装饰则都是代表了大唐最为精美先进的艺术巅峰。
所以对于李治跟武媚来说,搬入兴庆宫居住,他们心里可是美滋滋的,完全不是皇帝李弘所认为的那般,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一般。
七天一次的朝会,如今完全没有了李治帮着李弘处政时期还存在的老人,都变成了新生的面孔,随着李弘入主大明宫,九寺五监的一些老臣,或是被李弘赶,或是被李治、武媚要,也都纷纷易主,变成了李弘当年所提拔、栽培的新臣。
只有到了这个时候,身处兴庆宫的李治跟武媚,才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地明白,这个看似不着调,让自己忧心费神的新皇,竟然在登基前,早就做好了登基后的准备。
原本以为,随着李治禅位,李弘登基后,朝堂之上最起码还会留有大部分的老臣子,但没有想到,随着李弘登基后,一些以前一直在东宫崇文馆,或者是太子府上担任无关紧要职务的臣子,一夜之间就成了朝堂之上的重臣。
而经过短短的几个月检验,无论是李治还是武媚,都发现了这些原本看似没有多大能耐的臣子,原来一直都像是李弘一样,蛰伏在野,就等着李弘登基之后大显身手了。
朝堂之上对于大唐水师对倭国处于压倒性的战争态势,并没有显得是多么的兴高采烈,或者是认为大唐终于可以安枕无忧,可以安心的享受盛世太平了。
无论是中书、门下还是尚书,或者是六部,像是对于大唐水师对于倭国摧枯拉朽的战争态势,早就已经料到了一般,如今在战事还未结束前,已经提前开始谋划接下来该如何做了。
而在所有的臣子当中,大部分的声音倾向于,既然倭国奉我大唐为上国,自认乃事我大唐的属国,那么如今倭国天皇就不该称之为皇,这样岂不是犯了太上皇的名讳?岂不是比我大唐皇帝的名份还要高,与太上皇齐名,岂不是压制我大唐皇帝陛下一头?
所以,面对倭国皇室的求和信件,朝堂之上大部分人希望李弘能够重新赐封倭国皇室,赐封天武天皇为东海王,并亲下圣旨,命其去皇改王,以示对我大唐与陛下的尊敬。
第877章 别致的谈判
想要做一个孝子很难,想要做一个好的夫君也很难。
自从登基为帝后,李弘发现,自己在龙爹、龙妈跟前,想要为天下人做一个孝敬皇帝的示范,简直是……难比登天!
而且身为大唐皇帝的他,想要做一个如同普通妇人家的合格夫君,也是那么的难。
后宫太和谐了,和谐到一旦谁有事儿,那几个娘们就开始凑在一起叽叽咕咕,研究开会怎么能够得到陛下的首肯,怎么能把陛下侍奉的龙心大悦,而后答应大来皇女的要求。
至于大来皇女的要求,与大唐的国策,以及陛下的决定是否有冲突,皇后裴婉莹就像是脑子短路了一般,瞪着无辜的双眼,看着豆蔻年华的上官婉儿,竟然是毫无所谓。
小姑子李令月无语的直揉额头,温柔都进入大明宫后宫,成了自己的一个皇嫂了,但上官婉儿跟皇兄之间,到现在却是寸步难进,一直还在原地踏步,那层窗户纸是怎么也没办法捅破似的。
李令月有事儿没事儿就带着上官婉儿往李弘的后宫四处转悠,总之哪里有裴婉莹,她就带着上官婉儿去哪里,大有让皇后为皇帝把上官婉儿与皇兄李弘之间的事情,给彻底落实了的决心。
上官婉儿虽心有不愿天天跟着李令月进宫,但架不住自己这个一起长大的闺蜜软磨硬泡,以及各种让她无法推卸的理由,只好天天往这后宫里跑,弄的她现在哪怕是闭上眼睛,都能把大明宫的大半个后宫走的畅通无阻。
紫宸殿内,大来皇女在花孟与猎豹的陪同下,缓缓走了进来,而不等她进入书房,就听见一句句:“臣知罪,陛下息怒”的声音从御书房内传了出来。
稍待片刻后,便看见兵部、吏部、礼部尚书,以及鸿胪寺卿,神情忐忑的躬身从皇帝陛下李弘的书房内退了出来。
“司农寺的先不见了,与民同耕那里,让他们明日一早跟我……朕一同过去。”李弘无力的声音在书房内响起,大来皇女在几位尚书离开后,才轻步往书房的方向走去。
李弘两脚搭在宽大的御书房内的书桌上,一旁的宫女正在小心翼翼的收拾着,如同床面一样宽大的桌子上的奏章。
大唐的皇帝窝在舒服宽大的椅子内,仰头望着书房内的天花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妾身见过陛下。”大来皇女自从回到长安,进入东宫后,首要的任务便是学习各种皇宫礼仪,而这对于出自于同一种文化熏陶下的大来皇女来说,根本也算不上什么难事儿。
52书库推荐浏览: 青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