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兼备,妙趣横生。
三
起笔不易,收锋更难。
藏而不露,有明有暗。
楷书回收,行草锋显。
隶书雁尾,小篆易圆。
大篆应迟,率意难练。
横画右住,上收锋现。
下收回锋,势贵一按。
竖画下住,悬锋垂露。
针如线垂,垂似滴珠。
撇多左出,收放有度。
掣为暗收,卷为上住。
留锋含蓄,上卷意呼。
不偏不薄,易厚忌枯。
捺笔右收,一波三浮。
先顿后放,持重稳度。
四
点画贵挫,仰压势呈。
顾及整体,大小适中。
视其后笔,前后呼应。
折画难转,贵在中锋。
圆润效果,二法求成。
运指运腕,灵活使用。
小字运指,大字腕动。
一般规律,求圆可行。
钩有多种,有斜有正。
有上有下,写法略同。
提按适中,快速出锋。
风格各异,锋利一统。
五
真书端庄,整齐体方。
行书求动,率意流畅。
草书飞舞,倚侧有方。
篆书要涩,老辣金刚。
隶书扁形,石凿势苍。
大字大雄,雍容雄强。
小字习净,字简体胖。
字繁画瘦,上下成行。
竖看垂直,气贯水淌。
行草多变,补偏救伤。
宛转曲折,间白妙赏。
六
隶书宝迹,碑牍帛简。
若要分类,资料齐全。
墨迹石刻,二系秦汉。
云梦睡虎,秦简过千。
结体多扁,小篆演变。
战有六国,遗风诸篆。
细观隶体,演于大篆。
西汉隶书,简迹朴散。
东汉隶书,成隶脱篆。
恒灵帝时,黄金车传。
石门颂宏,乙瑛碑健。
礼器笔峻,衡方碑严。
史晨笔端,秀润曹全。
张迁古穆,洋洋大观。
登丰造极,盛况空前。
国粹宝库,五体俱全。
篆演变隶,众说起源。
有说战国,有说秦前。
秦前无据,始于秦间。
下启楷书,全盛东汉。
篆书难写,民俗化简。
各种隶法,民间流传。
程邈整理,逐渐规范。
学隶学史,求本探源。
书之有求,创之有变。
隶书结构,左掠右雁。
形似八字,欲飞翩翩。
纵横有序,丰富内含。
隶曰八分,说法也繁。
次伸作书,依据欠全。
文姬说隶,二分求篆。
如作结论,篆隶之间。
汉无八分,秦无小篆。
七
字讲筋骨,方讲力度。
骨为主体,筋萦依附。
骨有长短,筋有细粗。
骨要强劲,筋意美出。
骨力何显,运笔中途。
主笔苍劲,字势如虎。
筋美何地,笔画连处。
纽联丰满,字如起舞。
人之健美,骨肉匀称。
字之娇态,血畅肉丰。
肉血怎现?墨贵淡浓。
浓过则枯,淡甚损丰。
墨汁虽便,砚墨上成。
调墨视体,加水儿停。
楷篆原汁,行草三成。
浓淡如何,试笔先行。
墨虽关键,运笔中锋。
一缕浓墨,淌在画中。
有血有肉,墨耘笔耕。
筋借墨润,肉托毫颖。
八
应笔承上,呼笔启下。
笔断意连,运笔精华。
起笔观颜,收笔顺下。
转则求圆,折宜方法。
一字如此,整幅勿差。
形有错落,字讲穿插。
有急有涩,整体气哈。
孔照年
姚联国一口气读完孔照年撰写的书法四字经,顿觉茅塞洞开心明眼亮,爱不释手,反复阅读数遍,每一遍都有新的体会,也用一张牛皮纸包好放于书箱的底层。兴意未休地走到院子里,仰观蔚蓝色的天空,犹如一张纯蓝纯蓝的徽纸,白色的行云在纯蓝的宣纸上龙腾虎跃,鹤舞鹰翔,啊!这是孔照年在驾云挥毫,这是他心目中最美最美的一幅书法作品。
姚老一在孔照年去世后专门前往双吕公社向姚联官汇报了他所探听到的姚联国与孔照年的对话。姚联官更生了要整整姚联国的念头。
话说赵波当了县委书记以后,一心想把老伴调到身边,一封家信接着一封家书往山东发出,可谓金牌选银牌调,老伴牛妞妞以种种借口不来。牛妞妞已经当了老家公社的妇联主任,成了国家正式的脱产干部。六一
年冬天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市委书记特许了赵波半个月的事假,带着县委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门两级调令回家去给牛妞妞办理调动手续,好话说了三火车,牛妞妞就是不离窝。元旦节过后,赵波通过开口市委副书记高建国疏通河北省人事厅,开好调令,派自己的秘书孙武专程去山东,根本就没有争求牛妞妞的意见,从山东省人事厅到泰安市委组织部,以及所在县的组织部门,先把一切手续都办妥,再由当地县委书记出面和牛妞妞谈话,牛妞妞没辙了,只好服从组织调动。
52书库推荐浏览: 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