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瑛因为欧阳周敬的学识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几乎是对他一见倾心,但在结婚之后,因为欧阳周敬频繁出差进行相关考察而无暇陪伴新婚的妻子,二人曾因此产生了不小的矛盾,而这一切又随着宣瑛的怀孕、二人的女儿欧阳陵出生而有所缓和。可当欧阳陵上了托儿所之后,欧阳周敬就又开始了频繁出差的生活,每次回家都和宣瑛矛盾不断,但二人的qíng况却没因此变得更糟。欧阳周敬一九八二年成为H大史上最年轻的教授,一九八三年认识了隔壁学校西南民族文化研究课题组组长的卢令,二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了莫逆之jiāo,同样参与到对西南民族文化的考察活动之中。
一九八五年十月,河西走廊出土两万多枚汉简,H大考古系的江涛是当时出土清理工作的负责人之一。而江涛在参与清理的过程中,发现了汉简中与欧阳周敬研究课题有关的内容,因为他和欧阳周敬的私jiāo很好,江涛就在未通报上级的qíng况下把汉简上的资料私自传递给了欧阳周敬。欧阳周敬看过资料后觉得很有价值,动了进行实地考察的念头,就立刻联络了卢令,这才有了当年二人的云南之行。
宣瑛在得知欧阳周敬准备去云南后又跟他大吵了一架,但最终还是因为女儿的缘故再一次原谅了欧阳周敬,而欧阳周敬在临走前也作为赔罪,带着宣瑛和女儿去吃了当地最富盛名的小笼包,并且承诺这次的课题结束后就安心留在家人身边,尽到一个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但没想到欧阳周敬和卢令所乘坐的列车出了事故,资料丢失,人也下落不明。而在河西走廊方面,包含江涛当初私传给欧阳周敬那部分内容的汉简,因为他后续保存不当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导致上面的内容几乎无法辨识,而那个时候随身通讯还没有普及,联络不上欧阳周敬就无法对这份资料有所备份,因此欧阳手中的那份资料就成了珍贵的孤本。
江涛当时的所作所为无疑是触犯了纪律,并且还因此损失了珍贵的资料,无疑是在以考古闻名的H大脸上狠狠地打了一个耳光,所以H大校方在得知这件事后,就刻意以欧阳周敬的不幸罹难转移了公众在这方面的视线,而这件事在H大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有资格知道,宣瑛也是在几年前和退休老gān部的闲聊中才无意中得知了这段往事。
欧阳陵却和宣瑛不同,哪怕父亲常年不在家,她和父亲的关系也一直都很好,而她在考古学方面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欧阳周敬火车事故遇难之后,宣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对欧阳陵隐瞒了这个事实,直到再也瞒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对欧阳陵吐露了实qíng。
父亲的遇难成为了欧阳陵心中一个解不开的结,所以即便在长大后母亲要求她修读汉语言文学的相关内容继承外祖父和母亲的衣钵,毕业后安安稳稳地留校做个老师,她也没有放下对考古的执念,执意追随着父亲的脚步,在考古方面也做了相当程度的研究。
宣瑛十年前因为心脏方面的疾病提前退休,五年前在和老gān部的闲聊中得知了丈夫遇难后有关资料的曲折。而欧阳陵在得知这段往事后本意只是想找到这份丢失的资料,好继续父亲没有完成的研究完成父亲的遗愿,但就在那之后不久,欧阳家收到了一个包裹。
包裹上是欧阳周敬的字迹,尽管欧阳周敬已经被认定死亡这么多年,宣瑛也能肯定字迹不是出于他人之手。
然而将包裹打开之后,里面却只有一把长长的头发,而与有关欧阳周敬下落的哪怕是只言片语,都没有在包裹中出现。
母亲对父亲字迹的笃定让欧阳陵也坚信了父亲很可能没死的事实,所以她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寻找着欧阳周敬的下落,但这一切她都对她的母亲选择了隐瞒。因为宣瑛知道欧阳周敬很可能是遇到了什么麻烦这么多年才一直没能回来,出于女儿安全的考虑,她不会允许欧阳陵只身犯险。
这次欧阳陵谎称是和多年未见的朋友出门旅游,实际上却是这么多年来第六次踏上去云南的列车。但好巧不巧,这位多年未见的好友却突然上门拜访,而欧阳陵平日里出门旅游都习惯在晚饭前和宣瑛通电话,宣瑛一连几天没有接到欧阳陵的电话,qíng急之下选择了报警。
“当然啦,事qíng也不是这么简单……”乔源继续道,“欧阳陵这么多年出门找她爸也是有她爸当初的同事在帮忙的,那份资料的事儿过了这么多年早就不如当年的口风严了,当时和江涛在一起参与清理工作的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欧阳陵有找过这些人问过消息。欧阳陵在十四号的时候还和她爸的老同事通过电话,当时人家劝她说要不别找了,都这么多年了恐怕也没什么希望了,欧阳陵还跟人在电话里怄了气,再给她打电话就不接了,那老头只以为自己是说错话惹得人家姑娘犯脾气了,就没好意思再打,后来宣瑛报案之后才觉得不对,就都跟警方说了,现在也在麻烦云南那边儿帮着找人了。我查了一下,欧阳陵这次去云南坐的跟你们是一辆车,你们两个这是碰见她了?”
“我们是碰见欧阳陵了。”肖云鹤道,“她是在四川德阳下的车,你让他们也跟德阳警方联络一下,没准会有线索。其他的事qíng我不方便说,不过她的钱包现在在我们手里,她人很可能已经到了云南,大理丽江这些地方,要找人的话最好也都联系一下。”
“成,待会儿我就跟他们说。”乔源道,“另外就是卢令,没什么特别的,一九五三年出生,要是现在还活着应该是六十一了。卢令是H大隔壁Z大的,学的不是考古是民俗类,那几年一直在负责一个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课题,失踪之前没结婚,家里老人十几年前就都不在了,远房的亲戚也没什么有价值的线索,背景很简单的一个人,他负责的那个课题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突破,认识欧阳周敬后这个课题其实大半都转到了H大。他的死全被欧阳周敬还有那份资料的风头给盖过去了,这么多年也没人再提他了。”
“那封鹤舟呢?”
“封鹤舟……怎么说呢。”乔源说,“这个人说起来和欧阳周敬有点儿关系。你说他曾经坐火车从昆明到温州,我就拿温州问了一下宣瑛,看看她有没有什么记得的,她说大概是在火车出事儿的两个月后吧,欧阳周敬的一个老同学打电话来找他,知道欧阳死了的时候特别惊讶,就说上个月还收到他信让我帮忙呢,怎么就死了,那个老同学就是温州的。不过当时欧阳周敬一死,宣瑛那儿已经一团乱了就没在意,以为他是记错了。后来我查了一下这个人,是欧阳周敬在念书的时候一个叫郭华锋的同学……两个人关系不错,搁现在讲就是哥们儿。这个郭华锋毕业之后就回了浙江温州老家工作,当老师,因为隔得太远慢慢地就和欧阳周敬没联系了。我联系了一下郭华锋,说是大概在八五年十一月初的时候吧,他忽然收到了一封欧阳周敬寄来的信,上面说他有个朋友准备去温州闯dàng闯dàng,希望郭华锋能给他安排一下,欧阳周敬说的这个朋友就是封鹤舟。”
“后来日子到了郭华锋就让人把封鹤舟从火车站给接回来了,当时封鹤舟手里还有欧阳周敬的另外一封信,说什么希望他帮忙啊之类的,算是确认信吧。郭华锋就和封鹤舟吃吃饭什么的……大概就这个意思,但是没过多久,半个月之后封鹤舟就走了,郭华锋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郭华锋想着这要跟欧阳周敬说一下啊,等到联系欧阳周敬的时候才听说他已经死了,他还吓了一跳,就赶紧问怎么回事儿,才知道欧阳周敬在那出事故的火车上。然后他就觉得那封信不太对,从时间上算算怎么着都觉得是欧阳周敬死了之后才寄出来的,再加上封鹤舟也找不到人,他就以为自己遇见鬼了,还特别找人驱邪作法,那封信也给烧了。”
“火车那边……快三十年前的火车要查的话希望不大,现在还没有消息回来,户籍方面我查了一下似乎也没有这么个人,就这样,其他的也没什么了,我再等等,有消息再告诉你。”
“谢了。”肖云鹤道,“辛苦了。”
“你们这最近都是跟云南gān上了……”乔源道,“对了,凌子他爷爷说让你们两个小心点儿。”
“替我道谢。”肖云鹤道,“那再联系。”
肖云鹤挂断电话,看着自己记录下来的信息。
一切都指向云南,以及那份与西南地区民族传承有关的孤本资料。
欧阳周敬和卢令在火车事故中大难不死是基本可以确认的事实,假设颜家是出于资料的目的将他们二人带走,那他们两个就很有可能卷入到了颜家的内部纷争之中,也许正是这个内部纷争促使了颜默心的死亡。而在这个过程中欧阳周敬和卢令产生了分歧,卢令跟了与夜睿有关的颜慈一派,而欧阳周敬则和封鹤舟有了联系,在那之后也许是封鹤舟遇到了什么麻烦,按照颜默心已死来看很有可能是在内斗中落败急需逃亡,所以欧阳周敬就给自己的老同学郭华锋写了信,希望他可以帮助封鹤舟,这才会出现郭华锋接到欧阳周敬‘死后’信件的qíng况,只能是因为那个时候欧阳周敬实际上还没死,只是因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被大众认定了死亡。
在那之后,封鹤舟很可能是因为担心自己的事qíng会牵扯到郭华锋,所以才没在温州逗留很久就离开了。而欧阳周敬很有可能因为帮助封鹤舟逃亡被颜慈迁怒,这才遭到了颜家的毒手。
不过那团头发依旧很难解释,如果以上的假设都成立的话,那这也都是发生在一九八五年的将近三十年之前的往事,可欧阳家收到头发是在五年前,这中间的跨度未免也太大了。
然而欧阳陵在火车上看到头发后的失态有了合理的解释,也证明了卢令和头发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这也只能猜测是颜家出于某些原因需要欧阳周敬后人的出现。而现在欧阳陵失踪,她的钱包却出现在应该会和封鹤舟立场相同的人的手里,欧阳周敬当年帮过封鹤舟,那欧阳陵现在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才对。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有没有逻辑问题要有我再改~_(:з」∠)_
求留言嘤嘤嘤!
下次更新很可能要到周四or周五……我又懒得用存稿箱既然都写出来了gān脆今天就二更好了!(满脸血
☆、第二十五章
既然如此……不,也不能这么说。
如果现在欧阳陵的安全有所保障的话,那她就不会不和母亲通电话来通报自己的平安。宣瑛说过欧阳陵每次出门旅游都会在晚饭之前的时间里跟自己打一通电话,那这就应该是她们母女之间的默契,一旦习以为常的事qíng没有发生,那宣瑛自然就会感觉到不妥,在联系不到欧阳陵的qíng况下,她很可能就会选择报警,实际上她也这么做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顾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