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更加地感觉我莫名其妙,不过他没有再追问,而是立即就开始教我如何使用这个绳子。
这种用绳子做的索道非常的难爬,其实要过去只有两种方法,—种是走钢丝一样从上面走过去,另一种就是从下面倒挂着。显然我们只能选择第二种。
我们有登山的装备,可以把自己扣在绳子上,这样可以省去抓住绳子的力气,如果我们要休息,可以放开双手让那只登山扣吊住我们。
小花是第一个,因为他体重轻,他一边将蛇药抹到绳子上,一边往里飞快地爬。
十分钟后他已经在另一边落了下来,然后闪了两下手电。
然后我踩着那具被我烧得皮开ròu绽的古尸,爬到轴承上,小花的伙计帮我把登山扣扣在绳子上。
背上的伤口火辣辣地疼,不过小花给我上的糙药里有麻药的成分,这种疼痛并不是无法忍受的。我咬牙定了定神,然后开始攀爬。
爬动比我想象的要省力,最主要的问题是绳子的晃动,只要我的动作稍微大一点,绳子就会以一个非常大的幅度开始晃动,所以我没法以连续的动作进行,我只能爬几步,停一停,爬几步,停一停,让开始的震动停下来。
手电被我咬在嘴巴里,照着fèng隙上方吊着的长石,古老的石头凝固在那里,我看不到更高的地方,但是能隐约感觉那些陈旧的铁链,我尽力不去想任何东西。
没有蛇掉下来,我很快爬到了小花觉得奇怪的地方。
手电凝聚光圈照去,就发现在fèng隙的中段,有一段地方确实没有悬挂着长石,而是很多皮革一样的东西。我去过皮革加工厂,我几乎能肯定那些应该是某种东西风gān的皮,看颜色,非常的古老。
我没过多停留,而是继续前进,十几分钟后,我看到了小花的手电光在很近的地方照向我,对我道:“下来的时候小心。”
我转头去看他,就看到他站在fèng隙的出口处,手电光扫过之下,我竟然发现他脚下似乎是湿的。
小心翼翼地解开扣子从绳子上跳下来,我几乎立即就滑倒跌进了水里,在这fèng隙的尽头竟然是一个水潭。
我被小花扶起来,就发现这里闻的水没到了我的膝盖,而且地面不是平的,整个地面是一个漏斗一样的斜面,用手电照she能看到这个石室中心的地面非常深,而四周很浅,同时我也看剑,在石室中心的水下,有一个巨大的东西。
水非常清澈,但是凉得吓人,我必须咬紧牙关才能忍受那种刺骨的感觉,我小心翼翼地往下膛着,一直走到水没到腰部,就能完全地看到那东西的真面目。
那真是一个无法形容的物体,我只能肯定,那是青铜做成的,一眼看去,像一只巨大的马蜂巢。
因为不规则的表面除了紧致古老的花纹之外,还有无数的孔dòng,这些孔dòng中都有铁链连出,通到水下石壁上的孔中。而从轴承上连过来的几条铁链,也连在这个奇怪的巢上的几个dòng内。
“我的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一个古老的密码模块。”
“这几条从轴承处延伸过来的铁链牵动着这里面的消息机关,只有一条铁链是启动正确的解码的,其他的都代表着错误。”我数了一下,一共是五条铁链从那边延伸过来。
我非常的惊讶,因为我从来没想过在中国的古代,会有这么成熟的模块化技术。在中国最有名的原始模块技术就是活字印刷,模块技术是可以超越地理限制多次使用的,显然,这里的机关可以用在任何的地方。
我一下就想到了闷油瓶那边,张家楼的后人设置如此巧妙的机关,四川和广西,两边的地质状况、天气、各种因素都不一样,所以要保证设置在两边的,互相有联系的机关能够足够稳定,千年之后都不会损毁。
因为整个机关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子孙,无论是哪里的部分先出了问题,都可能造成他们子孙的死亡。
如果是普通的工匠,只能利用巧妙的技术,根据两个地方各自的条件尽量设计适合两边的机关。但是那在古代是不可能使用的,因为当时的工匠完全没法算出几百年后是什么qíng况,所以,按照各自的地理环境设计的机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而模块化的东西就不同,它可以保证在任何的环境下,你这个东西放到哪儿去用都是一样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KFC到哪儿吃味道都一样,活字印刷保证一套字版重复多次的高质量使用。
“那又如何”小花不是很明白。
我道:“古人有从实用xing质考虑问题的习惯,比如说,以前的印刷术一本书必须刻一个整版,使用完了就不能用了,有个古代出版商觉得很烦,于是发明了活字印刷,这样他可以开除一半的雕刻工匠,只留几个最好的备用,不会有人为了模块化而模块化,古人的模块化都是预见到大量重复的劳动而作出的调整。”
如果这里的工匠使用了模块,那么我能想到的原因是,他们不想针对所有的环节分别来设计机关,那么,非常有可能,这里所有的机关,和在广西那边的机关,使用的都是这种蜂巢一样的东西,如果闷油瓶敲开那些石头,他可能会看到和我这边一样的东西。
张家楼的设计者他们在选择好了张家楼的建筑地之前,就设计好了一切,并且做好了这些机关,这样他们只要选好地方,然后砸几个dòng,把这些模块安装进去就行了。
“我有点知道你的意思了。”小花显然要比胖子更能理解我的思维,“我靠,这有点小牛bī啊,你是说,张家楼,是在移动的。”
我点头:“模块化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拆下来整个带走,你看样式雷,看其他的各种痕迹,这里的铁器铁链,但是只有这东西是青铜的,说明在历史中,那些张家祖先的棺椁换过不止一个地方,所谓的张家楼,肯定只是他们最后一次。”
小花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我又发现了一个婆婆让我带上你的原因,某种程度上,你也有点小牛X。”
我咧咧嘴巴,心说这些话怎么听怎么像他之前根本就不想我和他一组。
我蹲下去,用手电照着下面的东西:“我想,样式雷只是一个承包商,他们帮所谓的张家,修建了张家楼来安放那些棺椁,但是他们没有参与更多。”
“雷思起晚年是慈禧时代的事qíng,大清国的金山银山已经花完了,雷氏家族庞大,jiāo游广阔,不管是友qíng赞助,还是接了私活,都可能让他们出手帮助张家修建新的祖坟。”
“是的,也许张家每次修建祖坟,因为这些古楼都修建在非常诡异难以进入的地方,所以不得不寻找当世最好的工匠。”
“那,如果他们当年在元末明初的时候,说不定和汪臧海都有联系。” 小花道。
我点头,非常有可能,只要这个家族真有那么深远的历史。而且我相信,随着jiāo通工具的发展,这两个地点会越来越远,也许最初的时候,这个放置“钥匙”的山dòng和张家的群葬地只有一山之隔。然后慢慢变成了一个省,再是四川到广西的距离,如果张家后人还在,那么下一次可能要移到国外去了。
这也解释了我的另一个疑惑,我一直没法判定,这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朝代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一些东西经过多年的翻修,会留有好几个朝代的印迹,基本无法判断。
“不说这些,你这么牛X,你能不能猜出,这些铁链中,哪一条才是正确的?”小花问我,“还是说,我们只要一根一根地试就知道了。这里有五根铁链,如果我们拉错了,那么就会启动上面的机关,上面那头猪会被she成刺猬,或者任何可能的机关,但是我们在这里,不会有事。”
理论上只要把五条锁链都拉一下,然后出去就行了,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设置的是什么机关,要是一下有巨石摔下来把我们封死在里面,那就死定了。
“现在一般的密码会有错误限制的,只有错误超过一定的次数才会有惩罚程序,不过古人没有那么仁慈。这个地方也没有被使用得那么频繁。所以,一点弄错了,可能是致命的。我们必须要知道确切是哪一根,才能拉动。”
“怎么搞,小三爷博士。”小花看着我,“我想我可以在老九门里开门课叫《学术盗墓》,让你来讲几堂课。”
我心中好笑,有时候确实好为人师,特别是想通一些事qíng的时候,我总是想自己立即说出来让别人也感受我相同的感觉,以前胖子经常会突发奇想,没人陪我剖析事qíng,但是小花可以,所以我就说得多了点。以前我觉得这样挺失态的,但是次数多了,我觉得也没什么。
我看了看整个蜂巢,就陷人了沉思,想了想我问他:“你们的规矩,是怎么做的?”
“那个怎么说的?模块化?就和你说的,我以前没有见过这种东西。我们一般会很明白地看到那些还没有触发的陷阱,然后破坏掉它。我们的规矩是必须看到消息机关是怎么运作的。所以,如果是我们的做法,我们得敲开这只马蜂窝。”
整个青铜球完全是铸封的,不可能打开,而且这里全是水,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冒险,况且打开之后我们可能会完全破坏掉这里面的运作,就像小时候拆开闹钟发现齿轮掉了一地,再也无法恢复一样。
我尽量让自己浸人水中,小花帮我照明,我去看那几根铁链,它们完全一样,想必无论是机关还是正确的那条链条,都没有被频繁地使用。
“要不要这么想,你看,我们在上面看到的死人,都是死在那些头发手里,我们没有看到有什么陷阱被启动的痕迹。如果是这样,要么就是老九门在这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盗走了那些古籍,要么,是否可以这么认为,这里不会设置非常毁灭xing的陷阱。”小花道。
我明白他的意思,但是现在我什么都不敢去假设:“这不能靠猜,要是他们真的什么都没做呢?”
不可能,我了解老九门,了解那批人,除非,他们在这里遇到了什么非常非常恐怖的事qíng,让他们吓得魂飞魄散,否则,任何的困难都不会让他们停手,而要吓到他们魂飞魄散,我想象不出那是什么qíng况,最直接的证据,是铁盘上那么多血。”
我想想,总觉得哪里不对:“说不通,这么严密设计的机关,肯定会有某种可怕的措施,古代的密码不会太复杂,如果有个人可以一次一次地试错,那很快他就能试出来正确的,那设置这样严密的机关就没有意义了。但是,你说的也有道理,如果只是普通的消息机关,老九门不至于被吓跑,老太太说这里出了巨大的变故,损失惨重,如果只是有几条蛇,或者一些虫子,或者一些飞镖落石,他们那么大的规模,不可能搞不定。”
小花点头:“比如那些黑毛,甚至外面的那些头发,如果是那样的规模——”
“就会发生我在柴达木遇到的事qíng,他们甚至可能会把这些罐子上的黑毛烧掉,然后一只一只小心翼翼地搬出来,密封进玻璃箱,打包送到国家博物馆去,所以,任何实际的威胁,对于他们都不是威胁,就是这里有只恐龙杀了十几个人,立即也会被后来的人乱枪she死,但是这个dòng里的一切,几乎没有被破坏过,他们没有使用任何野蛮的方式,为什么?”
52书库推荐浏览: 南派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