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_骁骑校【完结】(444)

阅读记录

  于是征南行省右丞范文虎召集众将议事,商讨退军事宜,范大人坐在虎皮大椅上,头戴金盔,身披金甲,这不是真正的金属铠甲,而是宋代常用的纸甲,用绢布和纸张锤炼而成,坚固轻便,表面上涂着金漆,阳光照耀下jīng光四she,虎威凛凛,但在姬宇乾的眼中,范文虎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纸老虎。

  “久攻不下,还是回师澎湖补充粮秣再来讨伐他们吧。”范文虎说道。

  一众将领无不点头称是,他们大多数都是南宋降将,倒不是孬种,只是攻打老东家总有些心理障碍,老大说退兵,那就退呗。

  姬宇乾出列道:“大人,万万不可,宋军已经乏了,一鼓作气冲进港内,这场仗就赢了,如若中途退兵,咱们的士气就泄了,再而衰,三而竭,这仗就不好打了。”

  范文虎眯fèng着眼睛看着姬宇乾,笑吟吟道:“本帅没看出宋军乏了。”说实话,他很瞧不起这个布衣出身的副手,但姬宇乾深得忽必烈大皇帝的宠信,又是北人,在地位上比自己这个南人略高一等,皇帝下旨让他们二人协力同心,未尝没有制衡自己的心思,所以还得以礼相待。

  将军们也纷纷发言,支持范文虎的决策,他们的理由很充分,淡水不够了,弹药也不多了,宋军的大pàoshe程远威力大,咱们的战船gān不过他们,反正就是不想拼命。

  姬宇乾的怒火在一点点积累,他深知范文虎的套路,专业坑队友数十年,远征日本的十几万人他都能坑进去还自己毫发无伤,这十万水军jiāo给他算是白瞎了,能打赢的仗都能打输,自己废了十一年的时间,不是陪范文虎这种人耍的!

  他耐心解释,我们困难,宋军更困难,他们的大pào虽然犀利,但是连续发she会导致炸膛,如果我们不计伤亡的猛攻,只要冲进港内和宋军贴身近战,pào台就失去了作用,只要有一千jīng兵登岸,胜算就有了八成。

  范文虎根本不爱听这些,装模作样思考了一阵,还是决定撤军。

  姬宇乾隐忍下来。

  元军水师无功而返,连夜撤退前往澎湖。

  入夜之后,一个黑影从船舷外侧爬进了范文虎的座舱,在右丞大人的茶壶了洒了一些无色无味的药粉……

  范文虎起夜的时候口渴,抓过茶壶灌了两口,倒头睡去,这一睡直到次日晌午也没起来,姬宇乾大人带着众将前来请令,亲兵们一直挡驾,最后实在挡不住了,姬宇乾等人急火火的闯进来,这才发现范文虎陷入了深度昏迷。

  主将失去了指挥能力,姬宇乾顺理成章的接管了水师,元军还没开到澎湖就直接掉头,再次向高雄扑来。

  文天祥等人万没想到元军这么快就杀了个回马枪,而且来势汹汹,一改保守战法,不计成本的往港内猛冲,三座pào台十二门火pào都打红了pào管,依然阻挡不住元军的进攻。

  姬宇乾一招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范文虎麾下众降将并不畏惧他,但却深深畏惧姬宇乾背后的忽必烈和大元朝,在砍自己脑袋和牺牲将士xing命两种选择下,他们毅然选择了前者,qiáng令战船决死冲锋,为此杀了不下十几个抗命的中级军官。

  元军在付出五十艘战船,数千条人命的代价后,终于冲进了高雄港,身穿纸甲的士兵乘坐小艇登陆,宋军以弓弩火铳攒she之,沾了海水的纸甲不但qiáng度没有降低,反而韧xing更足,箭矢不能穿,他们挥动弯刀和宋军杀到一处,海战终于转为陆战。

  ……

  望着港内漂浮的尸体,姬宇乾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一将功成万骨枯,但他没有任何怜悯之心,这些人本来就该死,即便没有死在高雄,也会死在公元1281年远征日本那一场战役,死的人多了,人命就变成了数字,变成了游戏中的NPC,他不在乎。

  元军成功登陆高雄,他们兵力众多,整个舰队有十万人,除去水手和pào兵,能上陆的步兵也有一半,南宋的人口也不过三十来万,可战之兵不足五万,双方暂时势均力敌,各占半个城市,展开殊死的巷战,逐街逐屋的争夺,每天死伤惨重。

  但是随着海峡对岸源源不断的援兵和物资抵达,胜利的天平在向元军倾斜,高雄城东一处烧得焦黑的院落是宋军的前沿指挥所,文天祥和张世杰在此指挥作战,而陆秀夫则护着皇帝逃进了深山,至于陈宜中,早就滑脚溜了,只是在逃往占城的路上被元军堵截战船击沉,全家尽丧鱼腹。

  两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对视良久,眼神中充满了落寞与悲凉,本以为老天保佑,大宋得以在海外苟延残喘,没想到老天爷其实是和他们开了个玩笑。

  “或许是天意,不该赶他们走。”文天祥突然顿悟了,“吾等触怒了上天,应该有此一劫。”

  “何不派船去麻逸求援。”张世杰道。

  文天祥凄然一笑:“就算他们愿意出兵相助又如何,前láng后虎,赵氏的江山总归是到头了,你我受皇恩浩dàng多年,怎能将孤儿寡母jiāo到一帮乱臣贼子手中,即便是降,也比秽乱宫闱来的体面。”

  张世杰也是个要脸面的人,何况现在的qíng况再艰苦也不如崖山之时那么绝望,他咬牙切齿道:“丞相所言极是,咱们谁也不求,大不了带着皇帝远走海外,去高丽,去日本,去占城都行。”

  战斗还在继续,巷战的第十天,南宋方面已经打得jīng疲力竭,火药也用尽了,在一次激战中,张世杰身先士卒,身中乱箭战死沙场,元军用火pào发she劝降书,上万张劝降书如同雪花般飘落在宋军阵地上,很多人投降了,文天祥兵败被俘。

  陆秀夫见大势已去,趁着夜色带着赵昺和十余从人乘船出逃,一叶小舟向南进发,目的地麻逸。

  天亮了,陆秀夫不经意的回望流求方向,惊愕的发现元军战船追来,急令水手快快开船,可是他们船小帆弱,速度远不及元军的三桅船,眼瞅着就要追上,陆秀夫长叹一声:“天亡大宋。”背起赵昺就要投海自尽。

  前方出现一片帆影,陆秀夫揉揉眼睛,隐约看到宋字旗号,是麻逸的援兵到了!他百感jiāo集,热泪盈眶。

  来的确实是刘彦直亲自率领的援兵,他们全军出动也只有五十艘战船,与元军追兵展开激烈的海战,炙热的pào弹呼啸飞过,在互she了数百pào之后,元军水师败走,陆秀夫背着赵昺爬上了刘彦直的战船。

  陆秀夫将皇帝放下,以衣袖掩面:“愧不敢见太师。”

  刘彦直没搭理他,扶起了赵昺:“不好,皇帝中弹了!”

  赵昺背上一片嫣红,他心脏位置中了一发开花弹,已经死亡。

  “太师,救救官家!”陆秀夫大惊,扑通跪倒。

  刘彦直摇头:“神仙也救不了官家了。”

  第五十二章 台风眼

  赵昺幼小的躯体已经冰冷,他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却承担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复兴之责任,数十万人的坚持与希望,现在他死了,大宋的复国计划也成了泡影,陆秀夫等人之前所有的努力变得毫无意义,心灰意冷的大宋左丞相蹒跚着走到船舷边,忽然一个猛子扎了下去。

  海上风高làng急,等把人捞上来已经晚了,陆秀夫的生命多延续了一年,依然死于投海自尽。

  两具水淋淋的尸体并排躺在甲板上,崖山之战挽回的历史在这一刻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众人脱帽致敬,难过不已。

  对于宋朝最后一位皇帝的遗体如何处理,大家的意见一致,那就是实行海葬,他们找了两块木板,把皇帝和陆秀夫的遗体摆在上面,覆盖上大宋的战旗,由十六名水手抬着,从船舷一侧滑入海中,所有船员行注目礼,全舰火pào一起开火,为最后的皇帝和忠臣送行。

  送走了赵昺和陆秀夫,是向前还是后退成了争执的话题,两日前穿越者们听说流求遭到元军舰队入侵的消息后就进行了一次争论,最后的结论是倾巢出动,驰援流求,但还是来晚了一步,没能救下皇帝,那么继续进军就失去了意义,大宋已灭,gān戈寥落,于事无补。

  坚持进军的只有党爱国,他义正言辞的qiáng调这是从人道主义出发,大宋遗民能救多少算多少,说的口沫横飞,声泪俱下,只换来刘汉东一句反驳:“你不就是想去救老相好么。”

  党爱国一怔,理屈词穷,继而道:“好吧,我承认这是原因之一,你们不愿意去就算了,给我一艘船,我自己去。”

  这种为爱qíng耍光棍的行为并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同qíng和支持,就连他名义上的父亲,实质上同一个人的党还山也不愿意发声,气氛有些尴尬,党爱国高亢的语调也降了下来,低声道:“我不愿意我的孩子当鞑子的俘虏。”

  身为领导者的刘彦直终于做出决定:“好,就给你一艘船。”

  舰队中最快的一艘船连同五十名水手jiāo到党爱国手里,给他一艘船当然不是为了和元军正面硬抗,而是偷偷摸摸的登陆流求,打探消息,顺便将杨太后救出来,当然能不能达成所愿就看造化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骁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