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道事_南无袈裟理科佛【完结+番外】(167)

阅读记录

  两人招呼倒也热切,但是听到陶真人这般一说,我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敢qíng这络腮胡巨汉竟然还真的是中央huáng老口中的那个黑暗组织大头目啊?

  若是如此,这两人的立场就算不是对立,想来也不会有多和睦了。

  不过尽管如此,两人却在我面前表现出了极大的风度来,并没有说大打出手,反而稍微地拉开了一点儿距离,接着彼此都扬起了右手来。

  这手一举过额头,立刻平白无故地起了一道旋风,将我们周遭的人都给屏退开去,接着那炁场凝固,逐渐成形,竟然是凭借着双方之力,将此处的空间给隔绝开来。

  如此完毕之后,天兵天将指着我,得意地说道:“这小子修行的是魔功,这算是入了门道,天下间魔功修至巅峰的人,有,但不多,我算是其中一个;第二,我七年前曾经见过这小子,这就是缘分,不信你问他?”

  掌教真人扭过头来看我,在这样的大拿面前,我也不敢说谎话,努力表达道:“是,当初我在五姑娘山上,曾经见过王公一面,不杀之恩,还未谢过。”

  我如实道来,那人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浓厚的笑容来,陶真人也不恼,沉吟一笑:“如此说来,你们还真的是有缘啊。”

  天兵天将一挥手,嘿然笑道:“那是自然,老陶,正道中人大都表面一套、背面一套,虚伪得很,但你是少数表里如一的人,也还算是讲道理,我很喜欢。既然如此,你还不赶快让开,我好带我的小徒弟离开,想必不出多时,他必定能够继承我的衣钵,并且发扬光大……”

  天兵天将伸手过来,然而却被掌教真人给挡住了,那人的眉毛一扬,便有些发怒了,哼声说道:“怎么,难不成你还想qiáng拦不成?”

  陶真人摸了摸胡子,平静地笑道:“老王,你说你与他有缘,却不曾问过我?”

  天兵天将瞪着眼睛说道:“怎么,难道你还能掰扯出什么来吗?”

  陶真人不再与他言语争锋,而是扭头过来看我,温言说道:“二蛋,你说八岁便开始学习道经,那么我问你,是谁jiāo予你的?”

  他温和的话语抚平了我忐忑不安的心思,深吸一口气,我讲起了当年在五姑娘山上与李道子、老鬼、小白狐儿与胖妞的事qíng来,待我讲述完毕,天兵天将并不服,cha言说道:“教你的是那岩壁之上的老鬼,跟李道子并无关系,你拿这事qíng来讲他早就拜入了茅山门下,当我好骗是吧?”

  “非也,非也!”陶真人低头,接着猛地一抬起头来,朝我喊道:“二蛋,你且看看我是谁?”

  我闻声抬头,只见陶真人的脸上,竟然凝固了好几分,眉目之间,竟然……天啊,我整个人都变得无比的激动起来,感觉天上仿佛掉下了一块大馅饼,直接将我给砸中了,脑海里面突然浮现出了某年某月某一天,石壁上的石脸笑嘻嘻地对我问道:“二蛋,二蛋,你想学道么?”

  天啊,原来这茅山的掌教真人陶晋鸿,竟然就是当年在五姑娘山上的老鬼!

  我激动得难以自已,用尽全力地大声喊道:“老鬼!”

  这一声喊出来,我热泪盈眶,感觉这些年经历过的万般委屈,全数都涌上了心头来,那掌教真人朝我伸出了双手,我当下也顾不得什么礼仪和尊卑,直接扑入了他的怀里,大声地哭嚎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听到天兵天将在我身后轻轻叹了一声:“世间机缘,还真难料,没想到你们竟然还有这般因缘,我到底还是晚了一步。罢了、罢了,你们师徒团聚,俺在这里就是个灯笼,左右都不自在,那个姓huáng的家伙盯了我老半天,不走就难走了,回见了您!”

  他说到最后一段话的时候,声音已然飘忽悠远,而我听到掌教真人朝着远处拱手说道:“慢走,不送!”

  天兵天将远走,掌教真人这才将我分离,看着泪眼朦胧的我,温言说道:“二蛋,茅山封门十五年,我从不出外,不过却能神游远走,当年李师叔瞧你与我有缘,特意呼唤我前去,为你奠基。不过当年万事皆难料,因为某些因果,我也不能提前告知于你。你需要历练,磨砺心xing,方才能够在这世间继续走下去,所以这些年来,我和李师叔都没有管你。不过你已经十八岁了,再拖下去,恐有变故——你可知茅山重启山门,为何会安排在今日么?”

  我刚才哭得太过放肆,将掌教真人胸口的衣襟染湿了一片,此刻看见,有些不好意思,一边擦眼泪一边问:“为何?”

  陶真人微微一笑,平静地说道:“因为你要满十八了……”

  一句话说得我泪如雨下,这些年一个人漂泊流离的孤独感终于一下子找到了归宿,然而支吾半天,却不知道如何称呼面前这一位茅山的掌教真人。他瞧出了我的为难,拍了拍我的肩膀,微微笑道:“跟我走吧,清池宫中已经准备了拜师大典,诸人皆已准备,刚才之所以不选你,却是因为李师叔的主意,我还奇怪,原来是邪灵左使在这儿的缘故呢。”

  他拉着我的手,宽厚而温和,又有婴儿般的细腻,有一种父亲的感觉,我整个人都有些飘飘然了,而就在转身的那一刻,有一个人却拦在了我们前面来。

  那人正是符钧,一个要么拜师、要么跳崖的少年,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决绝,我听不出有任何作秀的痕迹在。

  心诚纯真。

  陶真人瞧见了他,嘴角微微一翘,温言说道:“孩子,你刚才和他的话语,我已经听到了。诚然,这世间之事,很多都是靠先天的根骨和出身决定的,不过却还有一种qíng况,那叫做人定胜天,只要意志够坚决,心思够纯粹,一样能够修得真我。孩子,你告诉我,你以后依然能够保持现在的心态么?”

  符钧重重地点了一下头,接着伏地便拜:“我意已决,求真人收我为徒,引我参悟天道!”

  “修道之路漫漫,多一些人,也未尝不可。”陶真人点了点头,接着手一抄,大袖一卷,将拜倒在地上的符钧给抄起来,一边一个,带着我们朝着山崖上方的大门飞去。

  我紧紧握着陶真人的手,便感觉即便是临于半空之上,也没有半点儿惊恐,心中安定无比,感觉自己飘飞而出,那巨门在身后关闭,化作无形,而后四周的空气陡然一清,肺叶舒张,左右一瞧,发现我居然出现在了另外一座山峰之上,这山峰奇峻,往下是漫长的山梯长道,而峰上,则有一座巨大的道宫群落。

  道宫正中为清池宫,此刻先前的一众人等皆以拜过了师父,分立其后,唯有一个马脸少年孤独站在一旁,陶真人放下了我和符钧,接着腾身上了正位,旁边走出一个青衣长袍的老者来,递了三柱香烛给他,而他则恭恭敬敬地拿着香拜祭殿上的三清和祖师,躬身说了一番中规中矩的祷告。

  我瞧见那个递香的老者,却正是天下闻名的符王,青衣老道李道子。

  我心中震撼,而这时陶真人也祭奠过了先祖与上天,回身朗声说道:“我陶晋鸿今年已然六十有余,自觉德行不够,修为稀松,故而从未有过传人,今时神州震dàng,百废待兴,正是弘扬我道门之时,勉力收尔等为徒……”

  我们堂下三人皆拜倒在地,口中高呼道:“徒儿陈二蛋、符钧、杨坤鹏,拜过师父!”

  如此拜师结束,茅山掌教真人陶晋鸿,从此之后,便是我陈二蛋一生的师父。而后三代弟子一齐拜祭先祖完毕,诸位子弟皆朝着我拱手喊道:“拜见大师兄!”

  如此三声呼唤,震耳yù聋。

  第十三章 世间再无陈二蛋

  祭拜完先祖,还需要拜见诸位师长。

  茅山道宗,源远流长,上演千年,时至如今,轮到我师父这一代执掌,但他的上一辈,还有几位宿老存留,如传功长老李道子、守山老者尘清真人、散人周俊利,这都是名列十大长老之列的,当然还有许多只修真、不修行的宿老,他们皆在山中搭一糙庐,体悟天道,却也不会出来理会世事。

  除此之外,还有一名长老在把守茅山宗通往世间的真正大门,故而无缘参加此次盛典,只得作罢。

  此番开山收徒的有七位尊长,再加上周遭的一些长者,我们皆需一一拜过,因为我被认定为第三代弟子的大师兄,故而需要带领大家,逐一相见。

  此间礼仪颇有讲究,不过我到底还是在外历练多年,倒也不会怯场,执礼长老在我旁边耳语一番,也能够行云流水地做下来。待到拜见传功长老李道子的时候,我的身子几乎是快要折到了地上。

  因为我知道,就是这个不苟言笑的老人,改变了我的一生。

  直到今日我方才知晓,道门收徒这里面的讲究,而正是他,当日以千里传音之术,请得陶晋鸿——哦,不对,我师父,从此之后,我生命中除却了父母之外,对我最亲的人——前来,给我奠基,引上正途。

  世间万物,皆有因果,而李道子则就是我之所以能够站在这里的缘由,叫我怎么能够不感激涕零呢?

  拜过掌门以及十大长老,执礼长老雒洋又带着我们见过了其余的二代弟子,特别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杨知修。在此之前,我曾经在金陵有见过他,一个人,一双ròu掌,便将横行金陵、凶名赫赫的集云社大档头朱建龙给直接生擒,我永远记得他在办完事qíng之后,脸色平淡地说道:“茅山宗,杨知修,知识青年的知,修正主义的修。”

  举重若轻,高手风范显露无疑,也正是那个时候,茅山宗的qiáng大,方才最终深入了我的心中。

  此人是杨小懒的哥哥,也是虚清真人的关门弟子。

  在传说中,他是除了我师父之外,唯一备选的掌门人选——茅山人杰地灵,高手大拿层出如云,成为此间的掌教真人,那可得有天大的手段,方才能够执掌其中,能够被考虑成为掌门备选,便可以瞧得出他的资质和根骨。

  事实上,他也是十大长老之后,最受推崇的茅山二代弟子。

  今日茅山宗开山收徒,整个气氛庄重而严肃,然而即便如此,我依旧还是忘不了自己的初心,在仪式的空隙,我找到了小颜,此刻的她是英华真人杨影的弟子,而她旁边还有两个女孩,一个比我小一两岁,叫做程莉,还有一个女童,叫做张欣怡,小颜给我介绍了她们,然后欢乐地喊道:“陈大哥、哦,不,大师兄,天啊,想不到你真的过来了,你竟然被掌教真人收为徒弟了,而且还是我们的大师兄……”

52书库推荐浏览: 南无袈裟理科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