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在山顶中央?”韩江和马卡罗夫一惊。
“是的!圜丘位于中央略微靠北的位置,而真正位于山顶中央位置的恰恰是这口井!”
唐风的结论让韩江和马卡罗夫又惊又疑。“这口井在整个山顶正中央?”韩江和马卡罗夫也重新目测了一下,“差不多,可是这又说明什么呢?”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正好在南北中轴线上。中国的建筑自古就讲究对称,越是重要的建筑,越是在中轴线上。现在我们向北望去,这口井、圜丘和北侧的山峰,三者正好都在南北中轴线上。这是很有意义的分布,是当初建设藏经楼时,就规划好的。”唐风解释道。
韩江和马卡罗夫朝北看看,三者确实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唐风又接着说道:“如果我没看错,北侧的山峰应该比西侧的要高,是整个山脉的最高峰,所以当年党项人在此建造藏经楼,就将藏经楼建在南北中轴线上。那么,这口井在南北中轴线上的出现,不正说明这口井意义重大吗?更何况这口井还是在正中间的位置,地位甚至高于北侧的山峰和藏经楼本身。”
“一口破井地位比藏经楼和山峰还高?”韩江不敢相信。
“中国的建筑自古就是有等级的,西夏的也不例外。每一个建筑,包括建筑之内或附近的山川河流,都是有等级之分的,有的建筑在尊位,有的建筑在次要的位置,有的建筑则在卑位,等级森严,不能越雷池一步。所以有时我们可以根据一处古建筑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它的重要性,进而推断出这处建筑的大小样式等等。”唐风解释了一大通。
“这么复杂,你就不要啰唆了,把我头都搞大了。你的意思我也听懂了,就是说这口井很重要,但和玉插屏有什么关系呢?”韩江问唐风。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口井里有东西。你不信下去掏掏。”
“你不会是说玉插屏就在井里面吧!”韩江往井下看了看说道。
“你先挖挖看!这井现在被土淤住了,要挖开才能看到下面。”唐风一副天机不可泄露的样子。
“这井下面不会有水吧?”韩江面露忧色。
“你刚才不是大胆判断说这么高的山顶不会有水吗?怎么这会儿让你下去,你就担心下面有水了?”唐风讥讽韩江。
“妈的,现在怎么什么苦活脏活累活都我干了,我大小也是个领导干部!”韩江怒道。
“就因为您是领导干部,所以要吃苦在前,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你就要往哪里冲,这样才像个领导干部的样!您放心,这井里没水,没蝎子蜈蚣,也没毒蛇猛兽,奥特曼、小怪兽,统统的没有!”
“是啊!这么高的山上不会有那些东西的。”马卡罗夫也附和道。
“好吧!我下,我再信你一次!”韩江说着,整理好装备就装备下井。
说是下井,其实井一点也不深,韩江的身材钻进井里,就基本上把井口堵住了,他在井里根本转不过身。
韩江艰难地向下挖了几铲,只挖出一些泥土和沙石,什么也没有。唐风一点点将韩江挖出来的泥土沙石过了一遍。当韩江把井挖到两米多深的时候,已经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倒不是因为挖这点土累的,主要是被这狭窄的井憋屈的。
“让韩江上来透透气吧,我来挖!”马卡罗夫向唐风请示道。
唐风摆摆手:“不用,应该快了!”
“你使唤傻小子了吧!我都挖了这么深了,屁都没有!”韩江在井下抱怨道。
“少安毋躁,你是领导干部,要任劳任怨,不要干点活就叫累!”唐风戏谑道。
“这叫干点活?!”
“小心!小心点!”
“你总算还有点良心,还知道关心我一下。”
“我不是说你小心,我是让你挖的时候小心。万一真有什么宝贝,被你给搞坏了,你可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韩江狠狠地瞪了唐风一眼,猛地一铲下去。“嘭--”清脆的一声,让三人的神经猛地跳动了一下,还真的有东西?!韩江忙俯下身,轻轻拂去脚下的浮土,一件玉器露了出来。“是玉!是件玉器!”他兴奋地叫出了声。
“什么玉器?”唐风在上面关切地问。
第21章:金井
“我不知道,反正不是玉插屏。一个长长的,头尖尖的玉板。”韩江在井下瓮声瓮气地说道。
“把它拿上来!”唐风心里虽然早就数,但还是迫不及待地希望看到这件玉器。韩江拿着玉器,爬了上来。
唐风接过那件玉器,斥道:“谁让你上来的?”
“你不是要我上来吗?”
“我叫你把玉器拿上来,没叫你上来!”
“靠!你还真以为你成队长了,你马上接着下去挖!”韩江怒道。
唐风见韩江真的动怒了,忙换了张笑脸:“领导干部不能有点成绩,就骄傲嘛!”
“少废话,这是件什么玉器?也不是玉插屏啊!”
唐风仔细摸索着手里这件玉器,冰凉温润,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只是这气息对唐风的吸引力远没有玉插屏的大。这是唐风多年研究文物培养出的感觉。他端详良久,这才解释道:“这也是用和田羊脂白玉制成的,不过玉质没有我们已经见到的玉插屏好,在和田玉当中只能算中等,不过这在西夏那个时代已经是很好的玉料了;这件东西应该叫玉圭,是古代帝王祭祀时的礼器。古代帝王在祭祀时,把要对上天神灵、列祖列宗说的话刻在玉圭上,然后埋在土中,或是投入水中,以此达到和上天神灵、列祖列宗沟通的目的。”
“你是不是早料到这井里面会有玉圭?”韩江问。
“我刚才对你们已经解释过这口井的重要性。这口井的地位比藏经楼,比最高的北峰还要重要,那么会是什么呢?我联想到中国历史上的祭祀礼仪,便想到了这口井的用途。这其实是口金井,这里名为藏经楼,其实是西夏帝王的祭祀场所。西夏帝王在此祭祀,把要对上天神灵、列祖列宗要说的话,写在玉圭上然后投入这口金井中。”唐风解释道。
“唐风,这上面好像有文字。”马卡罗夫在玉圭上发现了端倪。
“我也看到了,全是西夏文。一共三十七个字--白高大夏国皇帝嵬名谅祚伏乞长生天、山川河岳、列祖列宗,保佑我国家千秋万代,国祚永昌。”唐风读出了玉圭上的文字。
“什么意思?”韩江问。
“都是些吉祥话,是西夏第二代皇帝谅祚向长生天和列祖列宗祷告保佑西夏王朝千秋万代,国祚永昌!你再下去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玉器?”唐风催促韩江下去。
韩江这会儿被新的发现吸引,也不跟唐风计较了,跳下井去。不一会儿,他在井里又挖出了一件一模一样的玉圭,紧接着是第三块玉圭。
唐风仔细查看了几块玉圭,后面出土的两块玉圭与第一块玉质相同,甚至有些纹理还是相通的,由此可以推断几块玉圭是一大块玉料上分割开来的。再看上面的文字,第二块玉圭上写的是:白高大夏国皇太后伏乞长生天、山川河岳、列祖列宗,保佑我国家千秋万代,国祚永昌,没藏氏人丁兴旺,六畜繁盛。
52书库推荐浏览: 顾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