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是英雄,普林西普却只是个冲动又怯懦的年轻人。”
洗完澡,秦北洋变得清清爽爽,不再是个丐帮大叔,而是如假包换的二十四岁大小伙子。
在京西一座古墓中度过一宿,秦北洋吃饱喝足,拼命呼吸古墓里的气息,这才渐渐恢复了体力。
一个月后,他们沿着庚子年慈禧太后西行的路线,回到了陕西秦岭脚下。这回没有再去白鹿原,而是直接登上太白山。
漫山遍野都是积雪,九色打着头阵,艰难地穿过最后一道峡谷,走过吊桥,回到冰雪世界的山巅。
孟婆依然穿着左衽的太平天国服饰,黑布裹头,迎接秦北洋的归来。
谢天谢地,阿幽下山寻夫的一年多来,太白山平安无事,工匠联盟暂时没有来找麻烦。
回到秦始皇地宫的复制品中,秦北洋拜谒了唐朝小皇子,终南郡王李隆麒的棺椁。当他从黄肠题凑巨棺中出来,阿幽却板下面孔:“哥哥,是你违反了我们之间的约定,请你留在太白山上,这些日子里再也不要离开了。你若是肯听我的劝,没有执意溜下山的话,也不会造成如今的局面。”
“阿幽,我对不起你,我答应你……”
“有请哥哥在三年之内,不得离开太白山。”
“三年?”
“工匠联盟在全球范围内对你发出了必杀令,无论你躲到天涯海角,都会遭到恶人们的追杀,唯有藏身于此才是安全的。”阿幽抚摸着他的胸口,“哥哥,你先在太白山上陪伴我三年,好好过我们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小日子,等三年过去,或许工匠联盟内部又会有大变化。”
“嗯……这倒不是没有可能,我看那三个大执事,各自心怀鬼胎,早晚都要内讧。”
“哥哥,那你答应我了吗?三年!先守着我三年。”
“三年以后呢?”
“三年之后,若是外面风声不那么紧了,只要我同意,哥哥便能自由下山,但可不能长期滞留山下,贪恋外面的花花世界哦……”
“三年后还要你同意?”
秦北洋心中悲戚,自己名义上是太白山的主人,阿萨辛的继承人,刺客联盟的领袖,其实不过是阿幽这个小女子的囚徒。
但他违背诺言在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又是阿幽把自己从紫禁城拯救出来,他必须答应呢。
“阿幽妹妹,这是我欠你的孽缘……”
“哥哥,咱俩谁也不欠谁的。”阿幽搂了搂九色的脑袋,“对了,我在广州见过安娜姐姐了。”
“安娜……你没有对她……”
秦北洋的心悬了起来,几乎就要给阿幽跪下。
“放心!我怎么会害自己的姐姐?他和齐远山在广州过得很幸福,他们有个很漂亮的女儿——她也叫九色。”
到这时,秦北洋不再说话,这是阿幽对他的威胁吗?他绝望地闭上眼睛,倒在秦始皇的地宫之中,唐朝小皇子的棺椁前。
从朝鲜太白山上的古墓真品,回到中国太白山上的古墓赝品,从一座监狱到另一座监狱。
若说有什么不同?唯有九色相伴。
民国十三年,1924年12月。
还有漫长的三年……
第444章 太白山(一)
三年……
阴历的三年,是1080天;公历的三年,则是1095天。
民国十六年,1927年,十二月。这一年,在中国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发生了许多翻天覆地的大事儿,本书不复赘述。
白雪皑皑的太白山已沉入夜色,茫茫云海簇拥下,犹如没入深海的孤岛。只可惜秦北洋看不到。三年来,他被关在秦始皇地宫的赝品之中,从未踏出过墓室门一步,更未曾呼吸过太白山上的空气,未曾见识过秦岭云海上的日出月落。惟其如此,他那充满癌细胞的肉体,才能在古墓之中长久存活下来。仿佛回到十八年前,九岁的他离开天津德租界,被禁闭在清西陵的光绪皇帝地宫。只是父亲老秦早已化为一捧枯骨,埋葬在万里之外的巴黎凡尔赛。当年陪伴他的除了一豆灯芯,便是几十本书册;而今却是鲛人鱼膏的灯火,几百个巨型书架,陈列着数万册古籍,混合着手抄或印刷的油墨气味,以及纸张被蛀虫啃噬的腐烂味……
天国图书馆,藏有一套《永乐大典》。这是天底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宝贝,哪怕庚子赔款的四万万五千万两白银,恐怕也抵不上这一套书。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命内阁首辅解缙总编,汇集古代图书七八千种,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足以证明中国文明未必最古老,但用汉字书写的文明却最丰富,三千年绵延而不绝,别无分店。
《永乐大典》正本仅有一套,传说葬在明十三陵中,究竟是永乐大帝的长陵?还是曾经重修副本的嘉靖皇帝?抑或几十年不上早朝的万历皇帝?无从考证,除非把这些皇帝的陵墓都挖开来。但在这世外桃源的“天国”,怎会有这部早已亡佚的《永乐大典》?据说是在秦北洋出生的那一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存放唯一副本的翰林院紧挨着东交民巷。太白山派人秘密潜入北京,将《永乐大典》副本抢出,世人却以为这本经典已经毁于庚子年的战火。
52书库推荐浏览: 蔡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