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一万年_宝巨【完结】(682)

阅读记录

  “有没有计算一下成本,挖通这一座山需要多少钱?”

  “挖通一个隧道,造价大概一米距离就要五万金券。要把这座山挖通至少是四公里的距离,两亿金券吧……”

  众人面面相觑,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两亿金券。天文数字啊。

  由造价局给出的数字,两亿大概是所有钢轨,加上一列火车的总造价了。结果只是挖四公里的山就需要两亿金券,这有些可怕了。

  而事实上,不仅仅眼前这座山需要挖。根据尽量笔直的路线来看,一路上还需要挖十个隧道,隧道总长度是在二十公里。挖通这二十公里,铁路就是直线,全长三百公里。

  要是不挖这二十公里的隧道,就需要绕路,长度增加。全长就成了四百二十公里。增加了整整一百二十公里的路线。

  泉城郡,杜太平听到汇报之后也有些懵了:“增加一百二十公里的长度,那么理论上来说,也就增加了行程至少一个小时二十分钟的路程。但是挖了二十公里的隧道,需要花费超出预计的十个亿!”

  办公室秘书长苦着脸:“十个亿啊。这铁路造价也太高了吧?”

  “不是铁路造价高,是挖隧道造价太高了。挖还是不挖?你发一份电报去九州科学院,请李院长定夺吧。”

  “那李院长要是说不挖呢?”

  “他说不挖就不挖了呗。”

  “那李院长要是挖呢?”

  “那……尽量说服他,让他不要挖。十个亿的金券,拿来干啥都够了。”

  “……”

  第486章:盾构机

  九州科学院。

  “李师,有泉城郡的电报。”

  “说。”

  “线路勘探人员说,从崂山到泉城郡,直线全长是三百公里,但是却需要挖通十座山,开凿十个隧道。隧道总长度在二十公里,造价十个亿。如果不挖隧道绕行的话,路程长度增加一百二十公里,按照时速估算会增加一小时至一小时二十分钟。这个隧道,挖不挖。”

  李真沉思一会儿,问道:“十个亿二十公里……挖通二十公里需要多长时间?”

  “挖隧道主要还是靠人工,工人主要是使用凿子和锤子一点一点敲下来的,一个隧道工程需要两千个工人,分别从两头开挖,在中间点汇集。要是二十四小时不休息,轮班倒换的话,两边一起进展,大概一天能挖半米长。要是请来更多的工人,十个隧道一起开挖,最长的隧道是五公里。那如果没意外的话……”

  李真呐呐一声:“二十七年?”

  “咳咳……”

  气氛沉默了下来。

  好多人都只是去计算要用多少钱,偏偏就没有去算要耗费多少时间。

  在多数人的感觉中,隧道嘛,挖就是了。估计几天就挖出来了。

  但是仔细去算一算你才会知道,挖隧道这是多么浩瀚的工程,一截五公里的隧道大概计算一下,竟然要挖二十七年。不仅仅把外人吓住了,把李真也吓了一大跳。挖二十七年,就只为了节省二十公里的路?怎么算,怎么不划算啊。

  “李师,那怎么办……”

  李真眨巴眨巴眼睛,反问到:“那你觉得呢?”

  “我……这。不挖。”

  “那不就对了。去回复电报吧……等等。”

  李真连忙又叫住了电报员:“要不这样吧。先饶,先把铁路通了,两边开工,一边铺设绕路的铁轨。一边挖隧道。现在不挖,难道以后也不挖么?这隧道还是得挖。”

  “真挖啊?”

  “挖。”

  “……”

  泉城郡,杜太平收到李真的电报,心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还真的怕李真去挖隧道。十个亿的造价着实是恐怖了一些。但是看见电报后边,说还是要挖,但是两边开工。

  一边铺设绕路的铁轨先用,一边去挖隧道。

  杜太平都要哭了:“干嘛还要挖啊?十个亿,这谁挖的起啊?根本就得不偿失嘛。”

  办公室秘书长看着电报沉默了一会儿说:“天子,李院长应该是在为以后做准备吧?”

  杜太平点头:“我知道。你看地理图,崂山到泉城郡的直线距离一通,整个东洲的距离全都缩短了一半。沿途的郡县全部受益。这就是为以后做准备。高速公路现在用不上,几十年,或者十几年之后肯定是用得上的。只是这投资和收获不成正比,十个亿的金券,这谁能承担的起?”

  “其实也不用十个亿啊,天子可能没想到这一点。不一定是立马就要掏十个亿,十个亿是估算出来的总费用,但是这么长的时间,每年大概只是需要支付一两千万金券。十个亿是分十几年,几十年付清的,这我们还是足以承担。”

  杜太平闻言猛然醒悟了过来,对,自己是着相了。十个亿肯定是拿不出来,但要是分期付款就可以了。

  再次重新拿过东洲地图看了看,片刻后,杜太平一拍板:“那就挖。但既然这是要搞大工程了,就一次搞大一点吧。也别崂山到泉城郡了,直接打通。崂山,经过潍坊、青州、泉城、聊城、安阳、焦作、八龙城。直接一锤子买卖,把东洲和中州打穿吧。同样是挖,同样要用这么多的时间,那干脆直接就彻底打通吧。”

52书库推荐浏览: 宝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