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被他这么一说,觉得很有道理。
忆王孙叫他跟着自己,慢慢往前走,可是走了100步的距离,那东西依然还在前面。目测来看,这个东西好像离他们也不远,应该很快就能够到,所以屏风觉得,他们马上就能得到它。
忆王孙对他说:“这就是我找你来的目的了,你看这个葫芦,我们不动,它也不动,我们一动,它也跟着动起来了,就好像有生命一样,好像能会窥视我们的存在。”
屏风问他:“现在怎么办?”
忆王孙说:“我有个办法,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屏风说:“说来听听。”
第151章 追逐、葫芦
忆王孙的想法是这样的:这个葫芦会跟着一个人的脚步动,如果屏风不动,忆王孙移动,那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操作的,忆王孙对屏风说:“你在那里别动,我往前面走,同时观察它,看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屏风点了点头,站在原地不动,忆王孙往前面走。
忆王孙往前面走了100步,看到那个葫芦,还是刚才的大小。如果葫芦也是跟着他往前走的,那么屏风看到的,应该是一个已经变小了很多的葫芦。
忆王孙回头对屏风说:“你现在看的这个葫芦怎么样?大小有没有改变?”
屏风回答道:“没有什么变化,就感觉它没动。”
这时,忆王孙汗都冒出来了,这是怎么回事情?葫芦不是天上的月亮,要是抬头看天上的月亮,你动它也动,你走它也走,无论你在地球上的哪个地方,只要抬头看他,都是那样的大小,它会因每个人的动而动。
因为地球离月亮太远了,在地球上移动的距离,对这么远的距离来说,微不足道。
可是这发光的葫芦,距离不可能像月亮那么远,也不可能像外面的小山丘一样,这山洞就这么大,葫芦也大不到哪里去,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屏风渐渐明白忆王孙在做什么,他是在寻找一个答案。
葫芦只有一个,不可能有分身之术,葫芦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想到这里,忆王孙就感到很失望,不过随即,他开始兴奋起来,要是能够得到它,就更能说明价值。
要是这葫芦好像是一颗星星,或者像太阳,能有这个发现,说不定这个东西就可以以他命名,她就可以名垂青史。
一想到这里,他的胆子就大了起来,对屏风说:“你赶紧过来,无论如何,今天我们都要一看究竟。”
说到这里,金阳忍不住插了一个嘴:“那里没有危险,忆王孙子怎么死的?”
屏风顿了顿,说道:“我还没有讲完,还请你继续听下去。”
忆王孙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觉得那可能是海市蜃楼,不过海市蜃楼一般在沙漠的,这里是山洞,空间这么小,怎么可能发生那样的情况。
忆王孙这次去,是带了手电筒的,他先前之所以没有打开,是因为他之前也来过,对这个地方很熟悉。而且,打开手电筒,周围就太亮了,葫芦本身不是太亮,容易掩盖葫芦本身的光芒,导致看不见。
现在终于看到了,走了这么远的路,葫芦近在咫尺,要是今天不把它拿出去,岂会甘心?
打开手电筒,山洞里面顿时亮了起来,他朝葫芦照去,果然和他想的一样,葫芦的光芒陡然暗了很多。
手电光照在葫芦上,他才看清楚了一些,原来那真的是个葫芦,挂在旁边的藤萝上,这样看过去,离他们不是太远,心里安心了很多,总算是看到这么个实实在在的东西了。
藤条的一端,是连接在这个葫芦上的,另一端挂在山洞的顶上,从上面垂下来。上面黑乎乎的,手电光打过去,只能看到一个大概的轮廓。
这样看过去,山洞的顶端似乎有很多杂草和树叶之类的东西,忆王孙定了定神,难道刚才不是葫芦在动,而是上面的藤条在动?
这样一想,还是有些道理的。可动归动,每个人看到的距离是一样的,那又该怎么解释?当下,他也想不了这么多,拿到这个东西再说,管它有什么谜团,只要带出去,放在家里,研究个十年八年,就能搞清楚了。
忆王孙对屏风说:“你快跟上。”
屏风一听,见事情有眉目了,赶紧走过来,两人商量了一下,用手电筒在前方照了照,山洞里面有些杂草,但总体来说还是很平坦的,没有什么阻碍。
他俩商量好后,突然朝那个地方飞奔,葫芦好像是受了惊吓一般,向山洞里面飘去,果然是那根藤条在牵引着这个葫芦。
到底是在葫芦拉着藤条在移动,还是藤条拉着葫芦在移动,就分不太清楚了。葫芦移动的速度,和他们向前移动的速度差不多,总是隔着一段距离。
他俩跑着跑着,虽然已经气喘吁吁,可目标就在眼前,怎可轻言放弃?他俩使劲地跑着跑着,在里面转了几个弯,葫芦顿时停住了。
忆王孙兴奋极了,自言自语道:“叫你别跑你还跑,太不给我面子了,你倒是跑啊!”
他说这话的语气,就如同小时候父亲打他时候的样子。葫芦立在那里不动了,忆王孙慢慢走过去,靠近葫芦,现在它近在咫尺,已经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它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刘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