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因为这句话,才奠定了扶苏自杀的惨淡结局。
秦始皇三十五年,侯生,卢生相互讥讽,评议嬴政的暴戾行为,并因此逃亡秦国而遁走。嬴政听说这件事之后勃然大怒,于是命令御史逮捕并审问当时秦国所有的儒生。当时嬴政光是亲自判处违法犯禁的人,就足足有四百多人,随即,嬴政下令将这些人生生活埋。
之后昭告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此事,以杀鸡儆猴,惩戒后世。当时扶苏竭力反对嬴政焚书坑儒的举措,多次上书劝谏秦始皇说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全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而如今父亲用这样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我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希望您能够三思。
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也就是因为扶苏屡次劝谏,因而触怒了当时正在气头上的嬴政,从那之后嬴政便有意疏远扶苏,甚至派遣自己从未习武的儿子前往上郡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
就连我都没有办法否认,公子扶苏的仁,是真仁。
秦始皇三十七年冬天,嬴政当时巡行天下,行至沙丘时病重,嬴政自知命不久矣,当即命令赵高写遗诏给扶苏,遗诏内容是让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赶快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从这件事其实也可以看得出来,虽然嬴政当时疏远扶苏,但是其实对于接班人,他还是很看好扶苏的。
当时遗诏已经存封好了,只是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送走,也就在这个时间,嬴政暴毙而亡。秦始皇死后,赵高和丞相李斯跟胡亥密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同时伪造一封遗诏赐给扶苏,列举扶苏和蒙恬的罪过,命令他们自杀。
使者将遗诏送到上郡给扶苏的时候,扶苏看过遗诏内容,当即便走入内宅,准备自杀。蒙恬也曾阻止扶苏,蒙恬虽然一介武将,但是手握三十万大军驻守边疆,头脑自然不会太差,这时不说别人,光是蒙恬自己都不相信嬴政会赐死他。
不过当时也就是扶苏的一句话,改变了当时的秦国,跟后来那句电视剧里曝光率颇高的台词差不多:“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只不过这里的君臣,换成了父子。
扶苏死后,其实当时大秦民众是不知道这个贤德的公子扶苏已经死了,所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反抗秦二世暴政的时候,陈胜说:“天下受暴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该由他继位,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就因为扶苏屡次规劝秦始皇的缘故,秦始皇就派他领兵驻守外地。现在传闻扶苏并没有罪,秦二世却把他杀害。百姓都听说扶苏贤明,却不知道他已死。项燕原是楚国的将军,多次立下战功,爱护士兵,楚国人都拥戴他。楚亡后有的人认为他已死,有的人认为他逃亡躲藏起来。现在要是我们冒称公子扶苏和项燕,向天下人们发出起义的号召,应该有很多人响应。”
能让起义军都佩服的人,这样的人怎么看……都配得起公子二字。
“似乎,你很认识我?”扶苏看着我,指了指自己的眉心,一身红袍,穿在他的身上格外的相配。
“公子扶苏,谁人不识?就算是两千年后,我也是记得的。”我笑了笑。
“恩……公子扶苏,当初我娘给我取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希望能够像扶苏树一样将我的恩泽遍洒大秦,只不过……呵呵,世事难料。”扶苏摇了摇头,惨白的面色浮起一丝微笑,没有丝毫苦涩。
我好奇问道:“你现在都不知道,那诏书是假的?”
扶苏转身,一抹猩红长袍宛若实质:“我怎么会不清楚?从那诏书到我手中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自己应该死了。”
“我不能理解。”
“我不死,大秦就要死很多人,我虽然有蒙将军的三十万大军,但是赵高……他有我弟弟。一命换一命,我觉得很值得。”
扶苏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有些颤抖,只是仍然柔和,一如清风
第549章 十层
扶苏身上的猩红长袍,衬着他削瘦的身材,轻轻的摆动着,这个年轻的男人似乎天生就带着儒雅跟颓唐这两种气质,优雅的就犹如是中世纪落败的欧洲贵族。
低调而华丽。
“为了天下而死,不是为自己而死。值得吗。”我皱了皱眉,虽然扶苏说的话我都能够理解,但是我唯独理解不了的就是他视自己的生命于不顾。虽说天下事大,但是当时如果是他当上皇帝,也许后来就不会有陈胜吴广,也不会有那么多死去的秦军。
“其实只是一命换一命罢了,我扶苏还没有为天下人牺牲自己的那个觉悟……”扶苏转过头来,一脸的笑意。
“在这里能够跟公子扶苏见上一面,我倍感荣幸。不过我想现在我要出去了,因为我还有别的同伴在等我,后会有期。”我摇了摇头,跟公子扶苏拱了拱手,就准备拉着顾辛烈离开这座墓室。
“你出不去。”
“恩?”
听到扶苏这句话,我如临大敌,什么叫我出不去,难不成这扶苏准备在这里斩草除根?
“若是能出去,我就不会在这里被关上两千多年了。可能赵高李斯他们也是害怕了,所以才设置了这么一个机关,将我困在这里。总而言之,这扇门,你打不开。”扶苏苦笑一声,扭头看着墙壁里面的那曼妙女子,声音轻柔。
52书库推荐浏览: 时白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