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阴间的快递_孙铭苑【完结】(417)

阅读记录

  “你这就不知道了。普通的刀剑根本不需要在这地方买卖。能来这地方的人,都是一方富豪,现在看来还有一些预约的客人。”谢星河说道:“而铸剑世家的先人曾经声称,为了要求自己的刀剑最有灵性,一般不欢迎杂七杂八的人进门。我们这可能——进不去。”

  谢星河话音未落,我就听到站在门口的男人对我们招呼道:“几位也是来看名剑开锋仪式的么?”

  我一听,卧槽,还有名剑开锋的仪式,这么叼。原来刚才那人拿出来的是这东西的邀请函啊。

  可是我们显然没有。门口的那人听说我们没有被邀请,便说道:“不好意思,这两天我们暂时停止刀剑买卖,今天是名剑出炉的时间。”

  “什么名剑?”我好奇地问道。当代还有人要铸造什么名剑么?干啥用,杀鬼啊?

  那人并不搭话,而是礼貌地让我们滚。

  闫至阳此时说道:“慢着。我想见你们的族长,南宫先生。”

  “哦?恐怕先生这几天没空。”那人回绝道。

  “如果他看到一样东西,也许就有空了。”说着,闫至阳突然从背包里摸出一样东西递给那人。

  我凑过去一看,只见他递上去的正是那个青铜盒子。没想到铸剑世家的人还研究铸造别的东西??

  这盒子闫至阳并未交给老道,居然是带在了身上。

  看门的一看那盒子,神色怔了怔,不过虽然他看出这玩意儿不是一般的东西,却也说不出青铜盒子的名堂。

  那人沉吟半晌,说道:“几位,这件事我做不了主,希望各位等等,我去问问少主。”

  闫至阳点头道:“可以。”

  那人于是将青铜盒子给带走了。我看着他离开的背影,问闫至阳:“我说,他就这么拿走了,万一不还给你怎么办?”

  闫至阳说道:“这么大的铸剑世家,不会好意思去做这种下三滥的事情。”

  “但愿啊。”我叹道。

  于是我们在外头等着。等待的过程里,我往里头看了看,听到有叮叮当当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

  铸剑,做刀都挺扰民的,当年朱棣私造兵器,养了一群鸡鸭在院子里为了掩饰兵器的声音。突然地我就明白了这铸剑世家把大宅建造在深山里的原因。

  过了一阵子,那人拿着青铜盒子走了出来,显然神情恭敬了许多:“几位请进,我带你们去找少主。”

  我一看这玩意儿好啊,倒是挺管用,比请帖好。于是我们四个跟着那男人进了院子。

  进院子之后,我瞧见四下里的房间居然都是开着门的,而且里头并非摆放着家具,而是很奇特的作坊一样的地方。

  我觉得好奇,便问谢星河,这些地方都是干啥的。

  谢星河解释说,铸剑的基本方法是铸造,铸造一件剑大体上有五道工序。这沿途的最初的几个房间,分别是进行这五个工序的场地。

  首先,第一是制范,即制作供浇铸用的型范。剑范多用泥塑造,然后放入窑中经火烘干,再加修整,质地似陶,故称泥范或陶范。所以第一个房间的许多匠人也正在做一些形态各异的剑范。

  而铜剑器形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规整而谐调、匀称而美观,则决定于制范是否精细。制范还要为以后的装饰打下基础,如剑体上铸出的花纹和名文,都必须预先在剑范的内壁上刻镂出阴阳相反的纹路。这都是学问。

  第二个作坊里的人就忙的是调剂了。剂即剂量,指剑中的金属各成分的比例,古时写作“齐”。熔炼之前,须根据合理的配比规律,这是决定一把剑性能的关键环节。

  古人铸剑既无先进的熔炼设备、纯洁的原材料,又无精确的测试手段,匠师们在这种情况是经过长期实践,摸索总结出了金属的配比规律,所以优秀的匠人手艺非同一般。

  第三个作坊的匠人则是开始熔炼,然后观察火候,判断是否熔炼成熟。《考工记》对此有较详记述: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黑浊气是原料上附着的木炭、树枝等碳氢化合物燃烧产生的。黄白气主要是熔点低的锡先熔化而产生的,同时,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其他元素挥发出来也形成不同颜色的烟气;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温度升高,铜熔化的青焰色有几分混入,故现青白气;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温度再高,铜全熔化,铜量大于锡量度,一进只有青气了。而且,焰色纯净,表明原料中的杂质太多气化跑掉了,剩下残渣可予以去除;然后可铸也。销炼成熟,可以浇铸了。

  上述次序,也是古代匠师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后来人们用“炉火纯青”喻功夫纯熟,就源于这里。

  为了提高青铜合金的质量,工匠们还对铜锡进行多次熔炼,以进一步去除杂质。《考工记?栗氏》所记“改煎金锡”,就是指更番,重复煎炼。

  第四个作坊里的人则浇铸将熔炼成熟的金属液体浇灌入剑范,俟其冷却、凝固,剑就成形了。

  然而铸后加工范铸出来的剑仅是一个坯件,表面精糙,故卸去铸范后,还须进行修治加工使其表面平整光滑,然后就是装饰,如在铸成的花纹沟槽中镶嵌琉璃、绿松石,或嵌错红铜丝、金丝、银丝,甚至进一步在器表刻镂花纹。

52书库推荐浏览: 孙铭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