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探_ 辛陨御【完结】(634)

阅读记录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之后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扬州,隋亡。萧后携隋炀帝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玉玺,聊以自慰。贞观时期,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隋炀帝孙杨政道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之后不久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传国玺就此失踪。”

  “传国玉玺最后一次在历史上出现是在北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而朝野有识之士多疑其伪。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时人有画蛇添足之讥,其实徽宗似有淡化传国玺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宋靖康时期,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金国掠走,此后便销声匿迹。”

  “之后历史上对传国玉玺有很多的推测,元朝后伯颜曾将蒙元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当时说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之后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蒙古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到了明清两代,曾有人进献所谓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而未采用。至清初时,紫禁城藏御玺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即被称作传国玉玺。而乾隆时,清高宗皇帝颇好考据,钦定其为赝品。但权且以假当真,聊以充数,亦无深究者。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初期,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此传国玉玺复不见踪影。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至今仍无下文。就此,玉玺失踪于世,皇朝至此完。历经两千余年风风雨雨、扑朔迷离,传国玉玺数隐数现,最终湮没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我终于一口气说完了传国玉玺的由来,之所以记忆如此深刻,是因为我和蓟子洋曾经一度认为我们手里的钥匙就是藏匿传国玉玺的宝库的钥匙,因此做了不少的研究,现在看来倒是全盘推翻了。

  “真是没有想到。”我感慨道,“历代皇家辛辛苦苦追查的明玉宝印,历经历史的浪潮,原本以为早就已经被毁于历史长河之中,没想到在这里,竟然重现于世了。”

  第四百一十四章 死楔

  从古法琉璃的匣子,到垂棘的夜明珠,再到传国玉玺,我们隗家地下宝库不过才露出了如此冰山一角,就已经如此惊人。

  “阴阴,这东西太好看了,就这么摆着招灰多不合适,我觉得你应该想个法子,把他们拿出来,摆在家里,那才上档次呢。”大哲嚷嚷说。

  “我看还是摆在这里招灰的好,带回家里,人多口杂,只怕到时候招的就不是灰了,而是招灾了。”一直现在人群最后面的慕容铮突然开了口,不过只有我知道,现在和我说话的应该是老鬼蓟子洋。

  “慕容说的没错。”陆大叔也同意,“这些个宝物虽然价值连城,但是其实也是历史上引发无数战乱的根源,让它们安静的埋在这地底下,只怕也是一种好的归宿。”陆大叔说。

  “我觉得你们说这些都是废话。”闵澜在一边不客气的说,“你们刚才不是说这和什么琉璃匣子里面有机关么?说不定放在此处的两样东西,你们隗家的先祖根本就不想让你们拿走。”

  闵澜这话倒是说到了点以上,确实我们现在对这两个装着珍宝的匣子不敢妄动,我对机关一类的并不在行,可是陆大叔和云希明又看不到那些古怪的鬼骨,实在是让人头疼。

  “说到这机关,我倒是有点兴趣,丫头,如果不急咱们可不可以稍加研究?”李荆大叔问。

  “大叔,就算您不这么说,我也要先研究一下,等我们走进宝库里面,背后却有两个装着机关的神秘匣子,让我背后受敌的事情我可不做。”我说。

  “我也是好奇,要不是阴阴,你把那个东西的样子画下来,我们看看吧。”云希明说。

  “王娜姐,给我…”我的话还没有说完。王娜姐就把纸和笔递了过来,我笑着接过来。“王娜姐,如果以后你不在我身边,我肯定会不适应的。”我说。

  “哎呀。说什么话呢。”王娜姐害羞的说。

  “自从有了王娜姐这个秘书,阴阴已经退化了,基本上就快要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了。”大哲说。

  “那我就不明白了,你明明没有王娜姐那样的秘书,为什么也会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闵澜立刻反击回去。大哲又吃了瘪,默不作声的躲到后面去了。

  废话不多说,我拿过纸和笔,开始小心翼翼,仔仔细细的描画起来,不过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并不简单。

  首先的一点就是我并不擅长美术,虽然小的时候美术课成绩不错,但是那也只是停留在简笔画的阶段,眼前的这个构造。涉及到透视的效果,立体成像,根本就不是一个美术初学者可以模仿出来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辛陨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