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楼_黎照临【完结】(767)

阅读记录

  话题扯远了,说这些,其实只是想让大家知道一个道理,但凡是有些影响力的宗教形式,他能存留下来,就证明它是有些独到的地方,就像先秦的诸子百家,几经沉浮过后,只剩下儒家这一脉,但是,这能说明儒家的东西就是唯一正确的么?我看不是。

  佛道的事,叽叽喳喳地争论了很多年,最后也没有一个结果。

  渐渐地,修道之人认识到了佛教的存在的价值,佛家的人,也承认了道家的神仙体系。

  而对于我们来说,佛家也好,道家也好,只是技术手段和思想理念不同。

  我们要做的事情,其实是一样的,所以,林九叔跟一些和尚的关系非常好,有那需要超度的,没有罪孽的亡魂被送过来,他也会在征得对方家人的同意的前提下将东西送到庙里超度。

  因为,佛家的人慈悲,对待这些鬼魅的态度也相对柔和,有些事,让他们来做确实比我们自己来要好些。

  在佛道之外,有一些流派,最早的时候,我们会非常不屑地将它们统称为“邪门外道”,萨满教,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在正统的修真的道士眼里,我们这些不修炼内丹却专门研究符箓的人,也一度被人当做“邪门歪道”嗤之以鼻,但是,这么多年过来了,渐渐地,不也相处得很好么?

  蒙古人信奉着的萨满教,跟东北的萨满教大体相同,但是,也有一些小的区别在里面。

  他们觉得,人的灵魂,和**是分离的,这跟我们的理念不一样,我们都觉得,人死之后,魂归升天,魄下于地,正常的都这么走,有怨气的,魂魄就不能按照正常的方式离去,会淤积在体内,跟着身体,久而不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鬼”。

  鬼这种东西,有很多类型,最常见的,都是跟着尸骸走的,人埋在哪里,它就跟在哪里,可以离开,但是不能离开太远,除非通过某种方式让它的灵魂依附在某些物品上,这个物品,也可以是人。

  但是,萨满教的人对灵魂的理解,却跟这些不太一样,他们认为,绝大多数情况下,人死,灵魂就会脱离,剩下的东西就是躯壳,真正的灵魂会离开身体寄托在一种“驼毛”身上。

  换句话说,这种驼毛,才是他们要祭祀的本身,所以,大部分这种牧区的牧民对人死之后残存的肉身都是没有太过感情的,这种观念,也就造就了一种中土人士和不理解的丧葬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野葬”。

  “野葬”跟“天葬”类似,是一种很回归自然的丧葬方式,不同的是,“野藏”比“天葬”柔和些,据说,的这种丧葬方式的流程是这个样子的:人死之后,以某种巫师通过特定的仪式将尸体洗礼一下,然后,将尸体脱光衣服清洗干净,收拾妥当之后,包上白布拉到特定的野外区域,找地方一扔。

  这种地方类似过去的乱葬岗,有很多野兽出没,扔完尸体之后大家就回去等。

  等个三两天之后重新去找尸体,如果这尸体被狼啊,野狗啊,秃鹫啊,猛禽啊,这类的东西吃得差不多了,那,大功告成,这说明他的灵魂已经回到天上去了,吃的越干净,他的福气就越大。

  可如果他的尸身没有被动过,那,这就麻烦了,除此之外还要用黄油一类的东西涂抹他的身体,吸引那些野外生物前来享用。

  看到这里的时候,知道的人嗤之以鼻,没听说过的就觉得怪怪的,因为,在中土人士看来,损毁尸身,是大忌,甚至,我听说,在个别地区,至今依然偷偷地施行着土葬的方式。

  建国初,强制实行火葬,有那想不开的为了能赶上最后一般土葬的机会,还纷纷搭着伴儿地上吊自杀,一时间,也被奉为奇谈。

  其实野藏也没啥,跟天葬比起来,野藏算是比较柔和的。

  这时候,有人可能想问,什么事天葬呢?

  天葬啊,跟野藏一样,是一种回归自然的丧葬方式,流行于藏族地区,蒙古也有,但是少些。

  弄这个的,人在死了以后会被放在高台上,然后,有专门的人将其**,有那小刀,一块块地将人的皮肉片下来,内脏啊,骨头啊,总之,能**的地方一片不留。

  这样做,就是为了方便那些吃腐肉的类似秃鹫的生物吃着方便,因为,藏传佛教认为,割肉喂鹰,是佛陀那种有着极高的道德涵养的人才有觉悟,是一种非常积累功德的行为。

  干这活儿的人,一般被人称为“天葬师”,我认识一个,真的,这人常年就跟死尸打交道,一见到肉就恶心,一摸到滑腻腻的类似油脂的东西也会觉得很恶心。

  当然了,成吉思汗毕竟是一代天骄,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喂了狼狗什么的,他是有陵寝的,而且很大,传说中,在埋葬他的时候,除了万马踏平的之外,还有一些额外的保护措施,就比如植树种草之类的。

  一般来说,这种负责消除痕迹的人,最后没有一个可以活下来的,而那些皇族子嗣用来检查工程的方式也很特别。

  因为找不到明显的地标建筑嘛,所以他们在离开陵寝所在的位置之前,会找了一只母羊,然后当着母羊的面将羊羔宰杀,等要回去的时候,就将常年圈养不让出去的母羊从羊圈里头放出来。

  母羊担心羊羔的安危,一出羊圈便一路小跑直奔事发地点,到了地方,原地哀嚎打转,有经验的人一看,就能看出皇陵的大体位置,借此,来判断陵寝的隐藏方式是否妥当。

52书库推荐浏览: 黎照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