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盗墓生涯_道门老九【完结+番外】(591)

阅读记录

  “别说废话行不?你说的我还不知道。”张萌实在受不了胖子的废话,当即愤怒的骂了一句。然后看着旁边足有一人多高的石人,好奇的摸了一下,朝赖子问道:“赖子大哥,我看你似乎很高兴,难道这糙原石人还有什么说道不成?”

  “说道?当然有说道,而且还是对我们有利地说道。”赖子双目眺望,辨别了一下众人此刻的方位,这才说道:“你们知道石人的来历吗?”

  “这糙原石人有什么来历?”听见赖子的话,一旁的小楼问道。

  “不……不……不是这糙原石人。”赖子连忙摆了摆手说道:“我说的是石人的起源。”

  “是不是陪葬品?”听赖子在说到‘起源’的时候故意加重了音量,一旁的Lady娜微微一笑。

  “对,对,太对了。”赖子连忙点头道。

  众人不解的看向Lady娜,以Lady娜的学问,这种异域的东西,不大可能了解吧?

  看到众人疑惑的表qíng,Lady娜笑了笑,淡淡的解释道:“糙原石人的记载确实有很多。我们华夏历史中,关于石人的记载虽然很少,但也并不是没有,中国古代的陪葬品大多是陶瓷、金饰,所以很少人会注意其他陪葬品,但在商代后期的女英雄妇好墓内,就曾出土过高约有十公分的男xing奴隶石人。哦,对了,我记得它现在就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哦。”张萌点点头,难怪赖子会提到石人起源,看来这石人还并不是糙原人特有的。

  “石人在古代,被称之为翁仲!翁仲就是秦始皇麾下一位臂力超群的战将。以现今的发现来看,石人大多分布在欧亚糙原,不过自从商代以后,随着青铜器的出现,石人就少了起来。不过几年前,考古学界在新疆阿尔泰山脉附近,发现了大量的糙原石人,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现存最多的糙原石人。”Lady娜说完看了看众人,道:“当然,还有很多史料,我们都还没有技术解读。”

  “原来如此。”

  见Lady娜没有其他的解释后,赖子笑着摇摇头,说道:“虽然在我们汉人族群,自从青铜器出现以后,就逐渐取代了石人,但后来还是兴起了一阵石人热。”

  “哦?”看着赖子信心满满的样子,张萌连忙问道:“是哪个时期?”

  “元末明初。”赖子笑道:“你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张萌来了兴趣。

  “石人一只眼,挑动huáng河天下反!”听着赖子的话,一旁的赵三、刘唐似乎同时想到了什么,不约而同的说出了口。

  “哦?”看到赵三和刘唐的反应,张萌问道:“你们也知道?”

  “嘿,岂止知道,这个故事就是明朝的起源。”趁着休息,赵三又抽起烟杆,见刘唐也知道,当下指了指刘唐说道:“我说叶家的赤发鬼,你就给他们说说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还是三叔来讲。”刘唐很早以前就知道了张家六扇门的威名,所以赶紧毕恭毕敬地说道。

  “让你给小辈们讲就讲,哪来那么多废话?”赵三笑道。

  “那行。”看到张三如此慡快直率,刘唐当即清了清嗓子说道:“说起来,这跟古时候的谶语有关。”

  “谶语?”

  “就是流传的民间段子,童谣,最后应验了。”胖子举了个例子说道:“咱们在昆仑山的时候,不是说起过秦始皇时期的那颗陨石吗?陨石上刻了字说:说人死地分,结果秦朝传到秦二世手上就灭亡了,这就是谶语。”

  “哦。”张萌点了点头。

  “这位胖兄弟说的正是。”刘唐笑着拍了拍胖子的肩膀说道:“当年元朝统治者残bào不仁,根本不把汉人当人,老百姓后来实在活不下去了,就起义,组成了赫赫有名的红巾军。红巾军的统领韩山童,明朝太祖朱元璋也是红巾军的一份子,他们觉得自己的实力小,早晚会被元蒙消灭,才想到一个借助天降谶语的办法。便派人在连夜在huáng河边埋了一尊一只眼的石人,还派人到处传播一句童谣叫:石人一只眼,挑动huáng河天下反。人们见石人只有一只眼,以为元蒙早晚会灭亡,最后被这个迷信说法激发了老百姓的反元热qíng,纷纷投入红巾军,最后终于推翻了元蒙政权。”

  “也就说石人对明朝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张萌点点头,说道:“但为什么,他们会认为一只眼的石人是不好的预兆呢?”

  听到张萌这么问,赖子才继续接过话题,说道:“这就得转回石人的起源来说了。”

  “嗯?”

  “石人的发展其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汉人墓xué陪葬文化;另一部分就是糙原的石人文化。”

  “说了这么半天,才转到正题。”此时已经把石人都检查了一遍的胖子撇了撇嘴,似乎对这些糙原石人已经胸有成竹,不过他却摆起谱来。

  “呵,你总算有长进了。”赖子指了指胖子,问道:“那你说说,你从这些雕工上看出了什么?”

  “我知道你为什么要说明朝石人的故事,但圈子兜大了。”胖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指了指身后的石人说道:“看这粗放的线条,明显是游牧民族的雕工……”

  “你既然看出了是游牧民族的雕工,为什么不仔细检查一下石料?”赖子意味深长的看着胖子笑道:“其实,雕工虽然是游牧民族的雕工,但这里面有几块石头的材质却并不是北方的石头,只有在中国的西南方才有这种石料。”

  “你的意思是说?”胖子犯起了嘀咕。

  “刚开始我也以为找到了蛛丝马迹,但这个蛛丝马迹有疑点,至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也不清楚。”赖子摇摇头,见张萌等人并不理解,当即说道:“还是把话题往回说,糙原石人文化经历了匈奴、突厥、肃慎、契丹、蒙古等各个游牧民族,却从没有中断过。”

  “为什么?”小楼问道。

  “我想,应该跟糙原一直盛行的萨满文化有关。”一直在逗海东青的青雉,少有的说了一句。

  “萨满?”张萌不解地问道:“这又跟萨满教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糙原石人和鹿石,就是萨满教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仅是对英雄的崇拜,也是对祖先的崇拜。”赖子笑道:“当然也有种说法是原始社会后期,母系社会转变为父系社会,而引发的生殖崇拜。”

  “那眼下这个算什么?”被赖子说糊涂了,张萌直截了当的问道。

  “看石人的雕工,应该不是匈奴、突厥、契丹时期,正如胖子所讲,很有可能是元蒙时期的糙原石人,如果是元蒙石人,就应该跟Lady娜所说的墓xué有关了。”

  “嗨!”听到赖子这么说,胖子摇摇头,撇嘴道:“说来说去,还不都是陪葬品。”

  “那也就是说不论是华夏民族还是糙原民族,他们都将石人当做墓xué陪葬品的一部分是不是?”张萌抓住重点,隐约觉得赖子说这么多有关糙原石人的事,肯定不会那么简单,这里头很有可能关乎着他们要找的那处墓葬。

  “其实也不全都这么解释的。”

  “嘿,管他什么作用不作用的。”胖子道:“说了这么多,你不就是怀疑,这附近有元蒙时期的墓葬吗?”

  见胖子点明,张萌也恍然大悟的看向赖子,轻声问道:“难道这里就是我们要找的成吉思汗陵寝?”

  “怎么可能!”听到张萌和胖子的话,一旁的Lady娜说道:“如果这么简单就找到了成吉思汗的墓xué,那国家岂不是早就发现了这里面的秘密?”

  “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听着Lady娜的打击,张萌看向赖子,他的耐心已经被赖子消磨殆尽。

  “非要解释的话,我的直觉告诉我,眼前这些糙原石人一定跟成吉思汗的陵寝有着莫大的联系。”赖子很少说些无凭无据的话来佐证某件事qíng,但今天的赖子却很反常。

  看着神qíng笃定的赖子,张萌和胖子有些不解的对视一眼,然后彼此摇了摇头。

  “这样会不会,太儿戏?”就在张萌、胖子不解的时候,一旁的叶九也开了口。

  “嗯……”赖子沉吟一会儿,抬腿往那群糙原石人的方向走了走,一边走还一边说道:“至于是不是太过儿戏了,我们看看这些石人的雕工不就明白了?”

  闻言,胖子赶忙追了上去,说起来,他们这群人中,对壁画、文字的研究,还真只有胖子一个人最擅长。

  胖子一边跟着赖子往前走,一边小声说道:“我说赖子,你用下分金定xué术,不就知道这附近有没有墓葬了吗?”

  第0848章 杀人石

  “不能用分金定xué术。”赖子停住脚步,表qíng有些为难地说道。

  “为啥不能用?”胖子嚷道。

  “还不是因为这些石人……”赖子叹了口气。

  “跟这些石人有个屁的关系啊!”胖子不解地问道:“快把你的罗盘、金针拿出来测测。”

  “你也说了是罗盘、金针。”赖子也不掩饰自己分金定xué术的诀窍,而是一边辨别着这些糙原石人的方位,一边说道:“我怀疑这些石人还有另一种作用。”

  “切,又说回来了。”胖子没好气的摇摇头。

  “什么作用?”后面追上来的张萌问道。

  倒是赵三老谋深算的想了想,说道:“赖子,你是怀疑这些石人作为陪葬品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警示或者庄重。而是借用这些石人的材质来gān扰你们这些摸金校尉的分金定xué术?”

  “三叔不愧为六扇门的人。”赖子点点头,说道:“虽然看这些石料应该不是磁石,但跟我们之前在昆仑山遇到的玄武岩很像,这种岩石虽然不比磁石来的厉害,但也会严重gān扰到罗盘、金针的方位。”

  “靠!”听赖子这么一解释,胖子白眼一翻,踹了一脚旁边的糙原石人:“刚才看你那高兴的神态,还以为这回找到宝了呢!敢qíng儿他娘的是陷阱、圈套。”

  “嗯,要是没有这些石人,估计以这位兄弟的本事,很快就能摸到线索。”后面的郭胜一路上都没怎么发言,经过刚才赖子一番话,算是真正见识到了这些人的见识。

52书库推荐浏览: 道门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