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诡记_柳暮寒【完结+番外】(440)

阅读记录

  ☆、第329章 第一个故事

  我见他终于肯跟我说实话了,心里大喜,疾道:“随便先说哪一个,只要让我知道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行了”。

  刀木禾笑了笑,说道:“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知道了天茧的秘密,你会改变你的心意嘛?或者说,你会改变此行的目的嘛?”

  我虽然没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我大致也能猜出他话里所想警告我的东西。平心而论,我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就是一个赤-裸-裸的凡人,有七情六欲,有私心,为人也很懦弱,没什么远大的目标,更没有什么害人的心思。而我这次来,我唯一的目的就是救人,我只想把淑情从天茧里面救出来,我就好了。至于其他的东西,我实在不愿意再去了解或者触碰,我只想这一切的一切,都彻底结束,再也不要有下文。

  我当即将我此行的目的告诉他,我只想救人,其他的事情我宁愿什么都不知道,只想好好的过完这一辈子。刀木禾微微点头,笑道:“不错,不愧是刘利的儿子,只可惜,你爹命不好啊”。

  我欲言又止,想了半天,还是没能说出口。刀木禾看出我的心思,问道:“你想知道,你爹是不是还活着?眭”

  我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刀木禾摆了摆手,说道:“不急不急,容我先把我该和你说的故事讲完,再和你说说你爹,怎么样?”

  我表示同意,于是连坐的姿态都改端正了,我突然有些好笑,想起小时候,最喜欢听我妈给我讲故事了,那时候年纪小,基本上讲的故事都忘了,但是现在想想,说不定花容在我小的时候,便把所有事情的真相告诉了我,只是我不知道而已罢了。

  想到此处,我突然有一种想穿越时空的想法,说不定一早就能知道最后的结果,就不用我这么麻烦了,而且还间接害死了这么多人,简直是天-怒人怨,死不足惜赠。

  刀木禾咳嗽了一下,说道:“我先和你讲第一个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古老到再也没人知道它的真假,不过我们所有的冲突与矛盾,都来源于这个古老的故事”。

  南新在一旁笑道:“什么故事,还传说,你倒是说说,让你南爷我鉴定鉴定真假”。

  刀木禾说道:“远古时期,人类刚刚进入了文明了,在四川这片土地上,便有一个神奇的国度,他们的首领叫蚕丛,于是历史上便称他们为蚕丛古国。这一点你可了解?”

  我点了点头,关于这一点的研究,我们已经调查了太多的资料,该知道的我们都知道了。

  蜀王国的开国始祖是蚕丛氏,西汉杨雄的《蜀王本记》有云:“蜀之先王者蚕丛氏。”蚕丛氏最初是从岷江上游兴起的,其故地在叠溪,蚕丛死后就葬在这里,名蚕陵山,为此汉代曾在叠溪设蚕陵县。据吴卓信的《汉书·地理志补注》引《成都记》的话说,这里就是“古蚕丛氏之国”。清代镌刻于巨石上的“蚕陵重镇”四大字至今犹在,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在传说中,蚕丛氏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后裔。《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今雅砻江)。昌意娶蜀山氏女。”此句话的意思是说黄帝的儿子昌意分封在今雅砻江一带,后来娶了蜀山氏的女子为妻。

  《说文》解释“蜀”字,就是“葵(桑)中虫”的意思,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野蚕。因山多“蜀”,所以称蜀山,生活在这里的古代部落便称为蜀山氏。以蚕作为族名,说明古代蜀人很早就训养桑蚕了,所以蜀山氏又被称为蚕丛氏。

  那么这一婚姻又如何与古蜀国联系起来的呢?《华阳国志·蜀志》有比较完整的叙述:“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子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这里也承前人的说法,称黄帝之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然后繁衍出一支蜀人。虽然远古神话般的传说令人捉摸不透,但也体现出一定的历史真实。著名民族学家李绍明在《古蜀人的来源与族属问题》一文中说,“黄帝时尚处于氏族部落阶段,氏族实行外婚,黄帝的氏族与蜀山氏氏族通婚,从而构成一个部落的内婚关系,而这一部落繁衍出蜀族这一新的支系完全是可能的事。”

  在这段文字中,同时也较为明确地指出了古蜀国与夏、商、周的时间跨度相同,这样古蜀国的历史便可追溯至公元前21世纪至16世纪。上文提到的“武王伐纣,蜀与焉”这一参与中原王国的军事活动,在《尚书·牧誓》中也有记载:周武王联合各部落征伐商纣王,在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举行的誓师大会上,列举参与的部落就有“逖矣西土之人,庸、蜀、羌……”。

  据古史记载,当在西周晚期周室衰落之时,古蜀国的首领由“侯伯”进面称“王”。据《华阳国志·蜀志》称:“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为纵目人冢也。”这一段文字,对探寻古蜀国那段失落了的文明很有意义,它不仅指明了蜀侯称王的时代,而且记载了蚕丛时代以石为棺的风俗。这种风俗随着古蜀国的消失而消失,但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的在岷江上游地区的考古发现,又复苏了人们对“死作石棺石椁”的记忆,为今人探寻蚕丛氏来至何处、走向何处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52书库推荐浏览: 柳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