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世界找诡:散客月下四海奇谭_散客月下【完结】(23)

阅读记录

  “科学家说什么我不懂……”黎叔打了个哈欠,说,

  “明早我要去南沙,你有空跟我来看看好了。”

  黎叔是博鳌一号的老船长,有超过三十年海上作业经验。

  (二)屠龙

  跟渔船出海不是闹着玩的,与在海滨浴场戏水可不一样。

  出海头三天,我吐得七荤八素,什么也吃不下。接下来又在舱内睡了一天一夜,再上甲板时,总算看到蓝天碧海——此前我看到的都是一片炫目。

  第七天,船到南沙海域,黎叔指挥众人开始作业,我则掏出相机四处“叭咔叭咔”……其实也没什么好拍的,放眼四周沧海茫茫,镜头里只有海天加一线。

  “黎叔,有龙!”突然,甲板上传来一阵惊呼。

  我问询飞速赶去,渔民机械起网机正在悬在半空,渔网兜着半兜杂鱼,一条蛇形生物在杂鱼中挣扎。阳光照耀下,鳞片闪耀银光。

  渔网托到开口舱,凌空张开,片片磷光倾泻而下。

  还没待我看清形势,一条人影飞速扑进鱼堆,仔细看时,只见黎叔手持一只尼龙袋,照着一个生物的脑袋猛地一下罩上去,然后从口袋里取出一根绳子,飞速扎紧袋口,再从后腰拔出一把小刀在那家伙的脑后脖子处划开一个口子,刀锋一挑,挑出一根血淋淋的线头来,紧接着弯腰一口咬住线头,一挺胸,拉出一道血线。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看得我目瞪口呆,以至于都忘记举起相机。

  这期间,那生物一直在挣扎中,四只爪子乱抓,就在我终于举起相机对准黎叔时,那生物大尾巴横面一甩,爬的一下把我的相机打脱,呈弧线状飞落海面。

  顾不得管相机,我两眼紧盯着黎叔的行动。

  当黎叔最终站起身来时,门牙上咬着的血丝已经拉长的一米多,而那生物再也无力甩尾,四只爪子软软摊开在鱼堆上。

  黎叔将那生物拖到甲板上,我这才真真切切地看清楚:是龙,的确是龙。

  龙长约两米,粗壮若蟒蛇,四只龙爪若鹰爪,比鹰爪粗,身体遍布银色鳞片,只有颈部与后脑连接处有一线无鳞地段,黎叔就是从这里下刀,抽出了龙筋。

  龙瘫软在甲板上,黎叔取下龙头上的编织袋,对我说:“看看吧,这就是龙了。”

  虾眼、鹿角、牛嘴、狗鼻、鲶须、狮鬃、蛇尾、鱼鳞、鹰爪——传说中的“九灵合一”。

  黎叔将龙翻了个个儿,龙肚如鱼肚,洁白柔软。

  黎叔再次操刀,开膛……我赶忙拦住:

  “别破开,带回去制作标本。”

  周围人都笑了,黎叔没理会我,一刀划开了龙肚。

  一位渔民兄弟向我解释说:“留不住的,再晚几分钟,整条龙都要变成水……还制作标本呢,呵呵。”

  果然,开膛之后,血淋淋的内置刚落到甲板上,马上化成一汪清水,顺着甲板流如海中。

  黎叔剥皮去头切掉尾部,所有剥离出来的部件全在一瞬间化作清水,刚取出的龙肉也如冰块遇火般开始融化。

  早有人捧来一大盆碎冰备着,黎叔将尚未融化的龙肉搁进冰中,盖上盆盖,这才站起来,长吁一口气。

  “明白了吧?这就是一般人见不到龙的原因,慢一点,就白忙了。”

  擒龙过程如风驰电骋,的确不是一般人可做得到的。

  那天船上的午餐是清水滚龙肉片,说实在的,龙肉味道与龙虾没多大区别。

  吃龙肉时,我问黎叔:“龙不是海神吗?怎么也能吃?”

  黎叔说:“海神?没听说过……拜龙王的都是你们大陆人吧,我们只知道龙也是一种鱼,不太好抓,没法卖钱,所以一般捞到都放走的。”

  仔细想想,的确是这样,海南虽然有个“龙王庙”,但并不是海南岛本土产物,也不是古庙,而是近几年旅游开发的产物。

  (三)龙迹

  海因茨-凯泽教授家的客厅、楼梯过道墙面上挂满镜框,全是他个人游历世界的照片。

  做建筑的人就有这好处,可以跟着项目周游列国,一般人每到一处,都与当地风景合影一张,凯泽的喜好有点特别,他喜欢与当地人合影,而且,展示出来的都是他与普通百姓的合影,没官员也少见业内专家。

  “毕竟,我们是为人而建屋嘛。”教授解释道。

  仔细浏览世界各地的一张张面孔,很有意思,每个人的生存环境都被表情写在脸上。一脸自鸣得意的一定是美国小伙儿,霸气十足的是俄罗斯大叔,英国淑女满面假笑,澳大利亚少女的笑容就明显就憨厚得多,非洲黑人一般都是一脸不情愿,阿拉伯大汉表情都很敦实。有一名身着黑色绅士服装的法国老头,看上去挺有派头,但我猜他是旅游景区的服务员,一问教授,果然,巴黎香榭舍大街上赶马车的……瞧那两眼,谄媚得冒泡。

  一张泛黄的老式彩色照片牢牢吸引住我的目光。

  那是年轻版的海因茨-凯泽教授,清瘦挺拔,不留胡须;照片是他与一位亚洲小姑娘的合影,身后是摆满手工艺品的日式贩卖柜,卖的都是一些玩具龙,有中国龙也有西洋龙。

  我取下另一个镜框,画面上是老年版的凯泽教授,满脸银须修剪得整整齐齐,与眼前这位教授一模一样,想必是近三年内的留影。

52书库推荐浏览: 散客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