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结束后,我与君君在剧院附近一家咖啡馆里坐了一个通宵。
女孩告诉我:“我在美国进修,我的老师是奥赫斯家族的后裔,他是个犹太人,上个月我离开美国到德国求学,临行前老师邀请我去他家里,说是他父亲有事拜托我。
“他父亲竟然会说中文,一聊才知道,六十年前,他家人为逃避纳粹迫害,经上海逃亡美国,曾在上海住了一年多……
“辛格先生说,他年轻时曾希望请一位中国女孩到维亚纳听歌剧,但世事变迁,他已经找不到那女孩了,就送给我一张票,以聊平生之憾。”
我震惊莫名,颤抖着摸出那张纸片,推到君君面前。
君君小心翼翼地捧起那张发黄的纸片,眼睛忽地瞪大:“这是威尔-奥赫斯家族的永久性专席票啊,你怎么会有的?”
我笑了笑,从包中掏出那本在机场买的《一幅肖像》,翻开其中的一页指给她看:
“维也纳稍有名望的人都会在国家歌剧院或维也纳交响乐团拥有长期订票,这些固定坐席一代又一代被沿袭下来,已成为一种社会等级的象征,为了获得一张在维也纳被视为最低等级的‘单座’票,有些人得通宵排队,而另一些人的座位已预定了一百年。”
是的,冥冥中,我猜对了,那张纸片就是威尔-奥赫斯家族预定了一百年的专席票。因此,那晚我才走进了维也纳歌剧院,完成了夙愿。
君君盯着那本书良久,最后抬起头,朝我微笑。那是我一生无法忘怀的笑容,她轻轻地,一字一句地说:“我,就是这本书的译者……”
回国后,我马上去往周家嘴见白氏老人,不料,老人已经在三个月前与世长辞了。
君君后来成为了我妻子。
(散客月下 2008-11-27 北京)
女妖的歌声
音乐传奇故事。
酷似恩师的中国学者,挪威森林中的异邦美男子……少女的初夜将会献给谁?
(一)到意大利学歌剧
十三岁那年,韦珍香就立志要到美国学唱歌。她在电视里看见那些表演“美声唱法”的演员羡慕不已——那些姐姐穿的衣服实在太漂亮了。
进城上高中以后,韦珍香才知道,原来所谓“美声”不是“美国人的歌声”而是“完美的歌声”,美声唱法的故乡不在美国,而在意大利。
十六岁那年,韦珍香确定了人生目标——到意大利学唱歌剧。
帮助韦珍香确立人生目标的是艺术学院附中的音乐老师钟亮亮。
那年“三月三”,钟老师进龙胜山里“赶歌墟”,被珍香姑娘高亢亮丽的嗓音折服。
农历三月三,是广西壮族的重大节日,青年男女对歌求偶,比机智,更比嗓门。那一年,十四岁的壮乡中学初二女生韦珍香当选为全县歌王。
难得一见的好苗子啊,完全具备花腔女高音的生理基础。
钟老师找到了小珍香的父母,鼓励他们送孩子去读艺术学院附中。
得到钟老师鼓励,小珍香学习非常努力,中考考出个好成绩,家里穷,没钱供她读进城读书,钟老师给掏的生活费。
为了帮助小珍香实现出国求学梦,钟老师还专门帮她请外语老师补课,学英语,也学意大利语。
小珍香也很争气,十七岁,在全国中学生歌咏大赛中拿到一块金牌,高中还没毕业,好些艺术院校和文艺团体都想为她预定未来。
韦珍香毫不犹豫拒绝了,她执著于一个目标,高中一毕业,就到意大利学唱歌剧,目标定位是——意大利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
十九岁,高考前夕,韦珍香得到一个机会——香港歌剧院要排演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导演在内地找主唱演员,遇到了钟老师。
正巧,《茶花女》是珍香学习意大利语演唱时的功课,一面试,导演非常满意。
壮族姑娘普遍个子不高,珍香却是个另类,发育之后,珍香身高居然突破了一米七,完全符合西洋歌剧对演员的身高要求。
“放弃高考,在香港演出,距离意大利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又近了一步。”钟老师果断地为珍香做出了决定。
钟老师的决定非常正确,意大利政府每年会给香港地区几个政府奖学金名额,用于资助那些在音乐、美术等领域的艺术人才去意大利进修深造。
《茶花女》演出成功,珍香得到了去意大利的政府奖学金名额。
是意大利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是声乐艺术的天堂,天堂的最大特点是——高路入云端,天外有天。
老师对珍香的培养目标是——最好的花腔女高音。
花腔女高音就是能在高音区不断变化声腔花样,炫耀技巧的演唱方式。除了换气技巧,肺活量和耐力之外,肉嗓子要可能达到音域的最高极限。
艺术是没有极限的。但人的生命有极限。
(二)女妖传说
哲木友子死了。
声乐系的东方学生不少,东方学生也比西方学生肯用功,西方学生下课后都忙于谈恋爱,东方学生都在努力练习……即便如此,成绩还是不如西方学生。
哲木友子是日本人,日本人特别急功近利,学声乐,一般每人只跟一个老师,友子交双倍学费,拜了两家师门,上午、下午分别跟不同老师上课,晚上自己还加一课,本以为这样的努力可以加速超过意大利人,不料因劳累过度,一命呜呼。
52书库推荐浏览: 散客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