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骖道:“我在前带路,你们紧跟着我,小心墓中有机关。”其余两人皆点头应允。于是三人脱掉潜水服,戴上氧气瓶,举着手电筒小心地往前摸去。通过肉眼的观察可以得知,这条被用来制作人墓的鲸鱼的身体显然经过防腐处理,成了一个万古不烂的标本,但是当往前走的时候,三人却感到脚下微硬而不乏弹性,俨如踩在了一个塑胶运动场之上。根据曹骖手中的空气分析仪反馈的数据来看,墓中的空气并不新鲜,千年前遗留下来的浑浊空气以及鲸鱼死后体内散发的异味充斥着整个空间,看来盗墓经验老道的曹骖让大家戴上清新的氧气瓶确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在手电筒弱光的帮助下,几人顺着食道走进了鲸鱼的体内。古墓的设计者不知道出于何种缘故,竟然没有在墓道中设置任何的机关,三人得以顺利前进。估计是跟盗墓的难度有关吧,毕竟从理论上来说,古时的人类是绝对想不到后世有人还可以潜入到远离海岸线的太平洋底下,发现并盗掘这座不断移动且隐秘性非一般的鲸鱼古墓的。
不过鲸鱼体内的通道上还是构建着一些木括等器械,据曹骖推测,这些器械应该是这座活动的古墓能在环太平洋底下稳定地循环遨游一千八百年的缘故之一。
当然,这也仅仅曹骖的个人看法罢了,事实究竟如何,却是无人得知了。
几人一路上不断观察,发现鲸鱼所有的内脏都被挖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整个身体被挖成了许多个独立的空间,每一个空间内都装有一些陪葬品,无非是一些珠宝和精美瓷器之类,此外还有几套腐烂得不成样子的丝衣和几把严重生锈的铁制兵器。
曹骖不知是嫌弃这些器物的腐朽还是出于对曹操的敬畏,这次出乎意料地竟然没有把宝物往自己的囊中送。
在一个胃室内,周思董他们见到了鲸鱼体内的第二处刻有文字的地方。那是一块挺立的石碑,高约1米,宽约60厘米,碑上密密麻麻地用汉隶刻满了文字。
这种字体几乎所有人都能看懂多少,周思董和曹骖等人用手电筒照着,一起解读出了这些字所述的内容。原来这是一个墓志铭,“志”的部分记载了墓主人即曹操的姓名、贯籍、出身、生前的主要事迹以及死后葬于这个海底活墓,随着波流继续巡航天下,云云。
“果然是他,不过对于这座活墓的修建过程和技术却不见点滴记载,真是气死我了。如此神奇的造墓方法若然流传下来,那该是多么惊动人心的事情啊。”曹骖在墓志铭前懊恼地跺着脚。不过尽管如此,眼前所见到的一切相信也足以让他刻骨铭心,再过八辈子也无法忘却了。
周思董不理会曹骖的闷气,继续小声读着下面的碑文。碑文剩余的内容为墓志铭中评价墓主人一生的“铭”,这部分貌似出自墓主人曹操本人之手,或者由他人以他的口吻来写的,全文如下:
逐鹿群雄,三足鼎立,气吞万里,一统中原!
担当身前事,何计身后评。纵观吾之一生,虽有负天下众生,为千夫所指,遗万世骂名,然伟业得立,亦已欣然。唯九州未统,终成大憾。
遥想当年,欲效荆柯,刺贼不成,反遭杀祸。亡命四野,眼见走投无路,苦不堪言。幸而苍天眷顾,颠簸流离,终得存活。
后异军突起,霸据一方。诛董卓,败袁绍,斩吕布,驰骋大地,横扫六合,势如虎狮。问天下英雄,谁与争锋!
古之成大事者,皆须礼贤下士。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秦皇请罪,复得江山。国君好贤,贤才必至。吾于官渡一战,赤足迎许攸,终破袁军七十万之众,一举定北方,下江南。赤壁之争,判察不当,计陷连环,累死三军。吾虽有过,亦为求贤所致,情有可原。
由来君子,多以虚荣。自作枷索,饮恨荒山。殊不知欲成大事,不拘小节。为集权中央,吾不惜背弃道义,与董卓为伍,持天子以令诸侯;为斩除祸患,不顾有违天理,每下城必屠降敌万人。
世传雄杰之士,无一俱精于文武。上溯千载,弯弓射雕兼登阁行骚者,舍操无人。吾诗手笔之大,囊盖寰宇,万古凛然。建安诸子,文采虽扬,犹逊一筹。
吾辈英才,实乃天纵,阳世难逢。赞誉不及,何佞加之?呜呼!悲哉!哀哉!
岂知三国无英雄,若论英雄,当属操耳!
周思董看完以上这些文字,闭上眼睛,似在细细冥想,过了许久,他才睁眼,叹道:“曹操真不愧为名传千年的人杰啊,披文握武,狠毒奸诈,恶贯满盈,却又充满悲情。正如某首诗所言: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人……”
曹骖也忍不住发出由衷的感慨:“是呀,当真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敢恨敢爱,敢作敢为。虽然同是姓曹,但是在他面前我深感自己实在不能比拟其霸王之气。”
肃立一旁的无情杀手冷峻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几分敬佩之色。
三人唏嘘感叹一阵,然后继续挨个空间地进去看。匆匆略过一大堆的陪葬品,最后终于在鲸鱼心脏位置的空洞里面觅到了墓室。只见墓室靠内的位置伫立着一尊铜铸的人像,身披战袍,腰配长刀,瘦小的身躯,矮矮的个子,胡须直垂到胸膛。除了一双眼睛还算是炯炯有神之外,从外表上怎么看,这实实在在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古代将军的形象,这个真是那个震古烁今的历史人物曹操的铜像吗?周思董感到非常纳闷,但是曹骖从专业的角度给了他肯定的回答。
52书库推荐浏览: 江水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