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玉阳这么一说,彰灵他们这才明白了,便跟着参观看了一下聂政衣冠冢。
聂政祠不大,仅有一间大殿,据当地人介绍初修于宋代。大殿中有三尊泥彩塑像,居中为聂政,左右分别为聂母与聂政的姐姐聂荣。居中为聂政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是聂政祠当然得以聂政为主了,而聂政的姐姐是必不可少的人物,要是没有聂荣哭聂政,也就没有聂政流名千古了。
聂政像为坐姿,挺胸昂头满脸红润,真个是侠胆仁义之像,让人看了就肃然起敬。就是少了剑,按理说,聂政持剑闯出了千古义名,可为什么塑像却无他的剑呢?而且春秋战国时文人亦佩剑啊!剑可是身份的一种象征,也是可以用来点缀的!
当卫道一听解说此祠初修于宋代,那么就可以理解了,宋代之时,崇文抑武,所以文人亦佩剑这一多年的传统被压制,男儿的血性也受到打压,所追崇的侠义之风也受挫,取而代之的是手无缚鸡之力,百无一用只知读书的风气。所以宋代之时,聂政这位千古侠客的像没有雕到佩剑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殿前廊散布着数通石碑,无言诉说着历史的久远与多年来古往骚客文人雅士对侠客的敬仰。而其中竖立的新碑上的一段话则是对聂政的评价“聂政一屠夫耳,所以名垂后世者,在其人格。士遇知己,感恩图报,仗剑而行,志在必达……”
据守祠的当地人解说,聂政第一次杀人是在魏国轵城,他第一次杀的是谁,司马迁没写,不过泗涧村的人都说,他杀的是一个地方官,因为官府在征地,量地时,地方官使了黑手段来欺榨善良的百姓。
聂政看不过去,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杀死了阴险的地方官。为了避祸,聂政带着一家人背井离乡跑到齐国。在齐国,聂政还是继续做他的屠夫来养家糊口。
直到后来严仲子听闻了聂政之名,便知己待之,聂政母死,守孝三年,姐嫁之后,方可以士为知己者死。义薄云天!
彰灵听了这解说,他最关心的自然是这一行的目的,便问:“不知可有传说留传下来,聂政杀韩相侠累的是忠义剑呢?还是什么啊?对了!还有另一个故事,广陵散这一曲说是刺杀韩王而不是韩相,到底是谁对呢?”
这可难住了人了!毕竟这是历史古籍记载不全,大多说法都是按聂政是刺杀韩相侠累,而广陵散这一曲中说刺韩王则被人认为极有可能是后代的文人附于风雅罢了。可是在出土的汉代壁画中又有聂政刺韩王的壁画,会不会是汉代的文人附于风雅呢?
可是向导很显然他一定是被人问过了,脸色不变,也很镇定,看得出这略显刁难的问题他作为聂政祠的向导自然是经历得多了,气定神闲地回答:“不管是刺韩相还是刺韩王也好,聂政的忠义倒是真的,他的事迹是真的!在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的精神永存,这不就足够了吗?两个故事无不强调的是聂政的精神!这才是最为重要的!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他的精神啊!”
;
第十三章 遇袭
向导说的这一番话,回答得很巧妙,彰灵倒也没话可说了,表示认可地点点头,不过从向导的语气中,向导也不知道忠义剑。彰灵脸上有失望,低声地说:“可惜!没说到剑!”
向导听见了彰灵的话,他耳朵可真尖啊,不由瞥了一眼彰灵,然后说:“剑?聂政的剑吗?据传是忠义剑!”这一下彰灵可来兴趣了,说:“忠义剑?真的是忠义剑?可有忠义剑的下落?”向导直摇头:“聂政死后据传是随聂政下葬了,有说是在禹州聂政台,有说在我们这里,到底是在哪个地方就无人可知了!”
彰灵眉头皱得紧紧地说:“真的没有下落吗?”向导摇头:“没有!都两千多年了!都没有人知道啊!”彰灵无奈了,本以为能找到线索,可是最终还是一无所剩。常玉阳看着彰灵笑了,似乎在说要是你能随便地就在向导的嘴里问得出来,还用我们这么辛苦还找不到吗?
卫道看了看聂政像,说:“可惜啊!他没有剑!要是这个聂政有他握剑的样子,我们就能知道他所使的剑是什么样了!可惜这祠是宋代所建,偏偏又是重文抑武的宋代!不可能会画上剑的。”
“昔庄子知赵惠文王喜剑,便养剑士,让剑士互相来比试,每年下来互相比试死伤的一百多人,这样三年,国力衰弱,诸侯都打赵国的主意。庄子投赵王所好,身穿剑服,佩剑就是以三剑来规劝赵王。”
“哪三剑?天子剑,诸侯剑,平民剑!便说动赵王。为此赵王三个月不出宫殿看他养的剑士比剑,为此,他所养的剑士尽皆自杀在他们的住所了。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华夏男儿是热血的!只因赵王已明事理,所养剑士尽皆自杀,今人无法理解剑士行为,可在古代却是正常不过,很符那个时代男儿的思维。”
“晏子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也就是突出了那个时候男儿都是重名誉胜于生命的,重诺则轻死。一腔热血可洒长空!像好死不如赖活的思想在他们那个时代是被鄙弃的,而在我们这个时代好死不如赖活,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是盛行的。所以古人的思想不是我们今人以我们今人思想和规则能去理解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不同啊!”
卫道所说的话,其他人不由颔首以示赞成了。常玉阳等倒是对对卫道投来了钦佩的目光,看来卫道懂得真不少。
52书库推荐浏览: 水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