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父亲的笔记_宓婠【完结】(147)

阅读记录

  齐雨箬还是不放心,“这可不是一般的粽子,当了水鬼又受了诅咒……”

  老周说:“再磨磨蹭蹭的天都要亮了,她就算今天晚上不下去,危险也不会少一分。我们两个还剩下多少时间?”

  齐雨箬听到老周这么说,有些火了,他说:“你为什么总对钟淳有意见,她现在是我们的队友。”

  我离老周近,看到老周因为齐雨箬发火没有说话,但是他嘴唇动了动,我看见他的唇语在说:“猪队友。”

  我整理了一下衣服,检查了一下照明用的手机和佩带的小刀,就往洞口走去。

  往前走,我才觉得我走路如同风摆荷叶一般飘摇不定,走过高高低低的土块的时候,显得笨手笨脚。

  洞窟狭小,非得我这样苗条身段的人才能进出灵活。莫非这墓是专门为我挖的?我闭着眼睛,一大步跳入半米深的洞里。

  齐雨箬在我后面说了一句什么,大约是小心啊。我也没听清楚,就弓腰缩背地踏上了向下的斜坡。

  埋头一进入洞中便觉得外面的那点黑暗和洞里比较根本不算黑,洞中真是伸手不见五指。

  我赶忙按亮了手电筒APP。

  周围一个男人的声音把我吓了一跳,原来齐雨箬在外面使足了劲在喊:“如果觉得憋闷了,没空气了,赶紧往回跑。”

  这个齐雨箬越来越人如其名,变得婆婆妈妈的。喊这么大声也不怕有人听见。

  我拿手机对着洞口照了照,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看见,算是做了回应。

  前面走了没几步就出现了一个弯道,我往里拱了拱,可算挤进去了。真不知道他们当初是怎么挖得,挖得这么窄小,叫人怎么进出。

  挤过一个弯道以后,下面的斜坡坚固并且平整。起初空间逼仄,但是越是往下越是宽敞,很快我就能直起腰来,大手大脚的往前走。

  一路倾斜向下,不知道走了多远,没有参照物也估计不了现在是地下多深。眼前突然豁然开朗。

  我发现自己在一间不小的石室里。

  我抬头望着石室,这石室四四方方,四周的靠墙的地方放了整齐的四个大箱子。石室的正中间是一只一人多长,半人宽的大木箱子。这里倒像是一个普通的储藏室。一点不像之前推断的墓穴,连个棺材都没有瞧见。

  我随手打开左手边的一只箱子。箱子的木料已经松脆、变得**,原来连接箱子上的锁链已经锈蚀的厉害,完全不顶用了。我轻轻一拉锁链就断了,锁链上挂着铁锁的锁芯也崩落,弹到地上。

  我打开箱子,箱子上扑扑拉拉的落下许多的灰尘。我用手挥舞着驱赶灰尘。这灰尘呛人厉害。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古人说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进来这么久了,我居然没明显的闻出来在外面闻到的那种腥臭味。

  打开箱子,原本以为里面会有些稀奇的玩意。只不过是一些瓷碗、瓷瓶之类的东西。我看了看瓷瓶,上面描绘了一枝常见的代表富贵的牡丹,牡丹的花朵色泽鲜艳,叶脉的部分描绘细腻。花瓶的通体都是红色。这些民国瓷器的风格和晚清的瓷器看起来区别不大。瓷碗上是珐琅彩,胎面不够光滑均匀,胎质比较疏松,釉质单薄,色彩偏白。

  我看了一箱子的瓷器,有灯笼瓶、观音瓶等等摆设物件,也有杯盘这类成套的餐具。都是比较一般的东西,估计运上去也就卖给古玩城收明清旧货的店铺。

  我怕看走眼,仔细的看了瓷器的胎质。这种瓷器和现代的风格已经很接近了。瓷器上绘画的都是花鸟、山水一类,现在的一些瓷器上也常绘画有这些东西。不过比起早就亡了的大清朝的瓷器上的绘画花样,民国的绘画细腻,颜色清淡,算是比较轻巧玲珑。

  这一次就算是全部运回去了,对我们来说收益也不是很大。毕竟民国离开现在不足一百年,并且世面上流传的物件不在少数,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值钱了。

  我又打开左边第二个箱子,里面是成匹的布料,有棉麻也有丝绸,大多保存完好。

  我倒是觉得这些布料的价值比瓷器要高不少。这些丝绸摸上去,非常柔软,色泽艳丽,丝绸上织绣的花纹居然浑然天成,看上去就像是原本印在布料上的,而不是绣上去的。那些匀落细腻的针法,巧妙的绣出一朵一朵盛开的牡丹。富贵的牡丹虽然俗气,但是这些技巧高超的美丽纺织物品却处处透着不凡。

  只是这些东西现在都见不到了,放在一百年前不论是活泼奔放的蜀绣、还是温婉大气的苏绣都是极其平常的事情。这种古老的绣花工艺现在大多已经失传。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现如今的绣工只能将一根丝线劈成24股,已经是极限了。但是在解放以前一根丝线可以劈成48股甚至更多。绣出的花纹比现今要细腻多。

  如今时代变了,蚕吐出的丝线的质量都比以前下降许多。没有好的蚕丝何来好的丝线,有些纺织的技巧注定要灭绝。所以这一箱子里的物品价值反倒超越了前面一个箱子。

  我的手搭在箱子上。见周围没有危险,这里只是一个无人的石室,我心下放宽不少,也没了害怕,一件一件的看着这些古旧的器物,忘记了齐雨箬还在外面等着我。

  我为了仔细看清楚这些布料的纺织工艺,便把丝绸放在地上。自己席地而坐,用手机的光亮扫射这这些东西。

52书库推荐浏览: 宓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