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卫上山的时候在家里留了一套工具,张仪没费多大功夫就和巫老太婆把工具找齐了。见工具齐了,巫老太婆催着我们上山寻她儿子。
我说:“前几天,顿顿喝面糊汤就腌的萝卜干,我这身上提不起劲来。现在催着我们去,肚子都是空的,人没救到,还要把我们自己搭进去。”
我这话确实没瞎说,在外风餐露宿许久,又几次受伤,体力和精神都透支的厉害,好不容易找到落脚的地方,大鱼大肉没吃着,天天咸菜稀汤。之前住人家里生怕别人一个不高兴哄我们走,现在情况反过来了。还不能吃点好的了?
“仙姑,你么意思?”巫老太婆有些病急乱投医,又叫我仙姑了。
“洞子里阴气和湿气很重,我们要吃点有阳气的补一补。你找一只公狗,最好年岁大一点的,我们吃了好不惧怕洞子里的邪物。”
巫老太婆连连点头答应。
农家冬天腌制的咸肉现在拿出来炖骨头汤,三个小时文火煮下来就有滋有味了。自家的土鸡蛋炒着碎木耳。几个小菜摆在我们面前,如同招待贵客。当然最棒的要数我要的狗肉煲,乡下的狗满山跑,一两岁的小公狗皮肉又紧实,有嚼劲还不老。
张仪先抄起筷子夹起一筷子炒鸡蛋站起来,伸长手臂先往我嘴里喂。我笑眯眯的回应,见张仪眼巴巴的等着喂我,这幸福感一下子就上来了,迅速蔓延至全身。
伽陵非常响亮且不合时宜的哼了一声。
我一瞄狗肉煲,眼尖看见了一样东西,立即夹住塞进伽陵的碗里,虚情假意地说:“你也补补。”
伽陵先是一愣,待看清了我夹到他碗里的东西时,一脸嫌弃地说了四个字:“虚不受补。”
张仪好奇的往伽陵碗里望,随后一撇嘴。
只见伽陵的碗里是一整只我给他夹的,没有切开的狗鞭。
吃过丰富的晚饭以后,我们各自准备,背上背包,装上自己带来的所有东西,打算出发。
如果真有通道直接通大阳山,那我们肯定是不回来了。我腰里挎着砍刀,张仪拎着粗麻绳,我们两个打了先锋。巫老太婆说自己是当地人,一定要给我们当向导,其实她也怕我们借机溜掉,我和她再三保证,我们会老实进洞的。不过,看样子她还是信不过我们,一定要亲眼见我们进山洞。
伽陵拖拖拉拉走在最后,虽然心里不大愿意,但兜里还是鼓鼓囊囊塞满了他准备好的东西。
我们一行四人悄悄走过人家,走过田地和荒地,进了山中。这山并不险峻,也没个名字。这个季节,山上的草木还未全部凋零,所以还是个绿油油的山包。
张仪在前面走着走着,猛然一回头,接着就是高叫:“有狼。”
巫老太婆倒是不怕,说:“几十年没见着狼咯。”
我定睛一看,原来张仪说的是狼的那一双绿眼睛,只是草丛里飞起的两只萤火虫而已。
巫老太婆看样子对这山非常熟悉,很快就赶超我们走在了前面。山里人走山路就是和我们不一样,连个手电都不用打。我们在后面打着手电筒,还只能深一脚浅一脚的勉强跟上她。她和我们不一样,她救子心切,在我们吃吃喝喝的时候她在边上什么都没有吃,嘴上还燎起了火泡。这几天的巫老太婆就像过了好几年,老的很快。
耳边听着草丛里寒虫在有气无力的嘶鸣,这边叫几声,那边回两声,并不是一个寂寞的山区夜晚。我们逐渐走上坡在上山,回头望去山上已经笼罩一层薄雾。伽陵一路都皱着眉头,显然不喜欢夜里会打湿人衣服的薄雾。
行至不多时候,巫老太婆开始领着我们往更深的林子里钻。这里离村子没多远,但若是没有村里人引着想要轻易找到这里是很困难的,要费一番功夫。怪不得有些逃犯能在山里藏身十几年。
作品相关 第六百六十五章 山路十八弯
不知道走了多久,周围很多小土丘和坟包似得。路上磕磕绊绊,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伽陵逐渐从开始的拖拖拉拉地走在最后到反超我们直接跟在老太婆后面,他嘴里还叽里咕噜的,不知在说些什么,像是在念经。
张仪逐渐落在后面,说:“还没到啊?”
巫老太婆怕张仪不耐烦,一个劲地念叨:“快了快了,仙姑再耐些心,马上到了。”
又往前走了几步,张仪又问了一遍,巫老太婆还是这样回答。我留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只想到一个词,山重水复,这鬼地方都看起来一样,这巫老太婆要带我们转到哪里去呢?
往前的路越来越难走,我们要一路披荆斩棘,拿着柴刀开道。张仪又问了一会,巫老太婆答她,有金子的地方能不隐蔽吗?
这地方挺出奇的,大白天的就算带着地图来也未必能找到。我感觉我们一直在走一样的路,有种落入全套的感觉。
山上除了枯败的草和树就没有其他的,巫老太婆还说,这里就是挖坟掘墓的都不会来。
我听着有些刺耳,不过也没说什么,只加紧了脚步。
巫老太婆盯着一棵树看了很久。那棵树的主干上有刻痕,那是村里参与挖金子的人做的标记。她又仰头对着天上的星星月亮定方向,然后回头对我们说:“到了,就在这里了。”随后,她一铲子下去,清理起地上的伪装。
52书库推荐浏览: 宓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