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乐儿和哭儿一见面,便有似曾相识之感,一时又想不起来,俩人一见倾心,但互相又不好说出来,只好恋恋不舍分手而去。
这一天,乡亲们相聚在一起,商议如何逃荒,如何躲过这场灾难。正谈着,讨饭婆一瘸一拐地来了,默默地坐在了乐儿的身旁。
乐儿也不嫌弃她,只是劝着:“老婆婆,我们也没吃的了,你到别处讨去吧!”
讨饭婆微微笑道:“俺不讨饭了,俺有的是吃的,你们也不用逃荒了。俺是来做媒的。”
讨饭婆这么一说把众乡亲都说楞了,这老太婆是不是在说疯话?
讨饭婆见大伙不明白,又接着说:“俺给乐儿和哭儿做媒,俺把为乐儿陪嫁的喜饼都做好了。”
她这么一说,乐儿羞得低下了头,哭儿也羞红了脸。
众乡亲明白了,这姑娘、小伙是没比的般配,大家都一致赞同,可是这喜饼,老太婆是在说瞎话,这荒乱年头,到哪弄喜饼去?
讨饭婆看着众乡亲疑惑的眼神,乐呵呵地说:“善良的人们,你们家里再苦,也要拿出小麦面给我,乐儿和哭儿的母亲,还用坐月子的身体给我磨面,我实在太感动了。”老婆婆说着流出了眼泪。
讨饭婆用手抹了抹泪水,继续说道:“你们给的一切,我都留着,你们的麦面我作了一千个喜饼,你们给的小麦,我分给你们做种子,你们的好心,已得到好报。”说着用手一指“你们看”。
众乡亲一看,岠嵎山上高高的一张张饼摞在那里,不远的山头还有一个米缸。
讨饭婆站起身来,看看太阳,大声对乡亲们说:“今天咱们就为乐儿哭儿完婚,将来他们要在朝廷做事,他们会光宗耀祖,你们将来会丰衣足食。”说完,用讨饭棍一指,一桌桌宴席出现在眼前,各种菜肴飘出香气,乡亲们开怀畅饮,乐儿和哭儿挨个敬酒,饮酒间,山上的千层饼云朵般地纷纷飞起来,一个个落入吃饭乡亲的怀中,说来也巧,参加吃饭的人,每人得四张喜饼,而山上的千层饼还不见少,一袋袋小麦种籽也落到桌旁。
乡亲们欢喜异常,都向讨饭婆表示感谢,可当他们找讨饭婆时,连个人影也没有,抬头一看,西天圣女站在云朵上,只见她笑微微地说:“善良的人们,你们会有福报的!”
青龙潭
从前,有个村庄,这里四面环山,绿树相抱,给小村子增添了神秘感。
村庄里有一个小孩叫常龙,小常龙生得聪明伶俐,对啥事都好奇,深得父母和庄里人喜爱。
小常龙爱玩,常常到附近的山上去玩耍。
附近的山叫岠嵎山,这座山上生长着各种野果树,常龙在山上总是摘一些野果,带回家里给父母品尝。
有一天,小常龙因一时贪玩,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家了。他边哭边在山上乱跑,可怎么跑也跑不出这山沟沟。
就在这时,来了一位小男孩,头上扎一撮小樱头辫,穿着一蓝色的小兜肚,小家伙圆圆的脸蛋,瞪着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他上前拉住小常龙的手,关心地问:“你是不是找不着家了,我送你回去。”
这小孩就带着常龙,攀过七拐八弯的山路,把常龙送回家里。
第二天,小常龙到山里去玩,又碰上了这位小男孩,俩人开始在一起玩着唠着。
小常龙问:“你叫什么名?家住哪里?”
小男孩答:“我叫青龙,家住这山上不远的地方。”
小常龙用手挠挠脑袋,好奇地问:“我总在这山上玩,怎么没看到人家?”
小青龙答:“我家住在水下,你看不到的。”
小常龙听了青龙的话,似信非信,但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
小青龙每天带着小常龙在水边玩耍,每当来到水边,只要小青龙轻轻喊一声,水里就会有小虾、小蟹、鳖和小鱼等从水中游来,跳上岸和他们一起玩各种游戏。
时间常了,小青龙对常龙不再避讳,答应领小常龙到自己家看看。
青龙领着小常龙来到岠嵎山的一水潭边,并把“避水诀”教给了小常龙。小青龙走进水潭,只见水分两旁,让出一条小路,常龙跟在后边走了进去。
小常龙被这里的情景惊呆了,这里有奇特的绿树、花草,用水晶石塔砌的楼阁,屋顶镶嵌着贝壳,精巧别致,道路是用珍珠铺成,院墙是用各式珊瑚垒成,楼房外的街道上行走着各种鱼类、虾类、蟹类等。它们对小常龙特别热情,还给他吃一种透明体的胶冻一样的东西,吃到口里清凉芳香,感到神情气爽,浑身有劲,临出水潭前,小青龙一再叮嘱,不要和大人讲,如果讲了,会给它们带来灾难。小常龙铭记在心,告别了小青龙。当他刚走出美丽的小院,回头一看,什么也没有,只是一潭清水。
天长日久,小常龙的父母开始产生了怀疑,便追问小常龙整天在干什么。
小常龙总是摇头,不告诉父母实话。
这天早晨,小常龙吃了点饭,匆匆忙忙离开家里又向山上走去。
常龙的爸爸跟出了村庄,悄悄尾随在儿子后边,看他到底干什么去。可是他跟着跟着,眼看着孩子走到水潭边不见了。爸爸哭喊着跑回村里,大喊着:“快救小常龙呀!我家小常龙掉进潭里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浬鎏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