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岠嵎_浬鎏洋【完结】(22)

阅读记录

  方家到处找儿媳,四处都无踪影。

  疯僧升入空中,现出了斗战胜佛的原形。

  百姓们如梦初醒,纷纷跪拜。

  方家看到墙旮旯那堆旧衣鞋,竟是闪闪发光的金元宝。

  只听斗战胜佛大声对方家说道:“你家儿媳是蛇精,你们有病,都是它在作怪,你们看,它已被定在八卦炉下。”随后又对百姓们说道:“你们切记,不论穷富,一定要永保善良本色,乐善好施,这样才会使你们永世幸福,那八卦炉是吉祥的象征。”说完,飘然而去。

  金蟾岭

  古时候,在黄海之滨有一座岠嵎山,这里古木参天,兽禽成群,是一个美丽富庶之地。

  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勤勤恳恳,男耕女织,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

  可是好景不长,这年突然发生了虫灾,一条条的大绿虫子把满坡的庄稼和满山的树叶吃个净光,人们的生活陷入贫困之中。

  老百姓在痛苦煎熬之时,便纷纷到山中的玉帝阁求拜,望天庭救民于苦难之中。

  玉皇大帝闻知此事,极为关切,便召集众神商讨救民之策。

  王母娘娘献策说:"这个事好办,让我手下的金蟾仙女下界,定会制服害虫。"

  金蟾仙女领命,下到凡间。

  在岠嵎山森林里住有一户人家,一个叫李昆的农民领着父母过生活。李昆年方19岁,尚未婚娶,因家庭困难,也无心过问婚姻之事。

  李昆忠厚善良,孝敬父母。夏日里蚊虫很多,在睡觉前,总把父母屋子的蚊子赶走打净,自己才去睡觉。冬天,睡觉前又先把父母的炕烧热。有好吃的东西总先捧送给老人。

  父母也爱子如掌上明珠,为了孩子的婚事,老两口整天愁眉不展。

  李昆老实巴脚,整天不声不吭下地干活,见人说句话也脸红。他还特别喜欢动物,下地干活时,常把受伤的小鸟,兔子等拿回家里救治,等伤养好了再放生。

  一天他正干活,发现一只奇特的大蛤蟆一动不动地趴在草棵里,李昆用手扒拉来扒拉去仔细一看,发现蛤蟆的一双后腿折断了。他心疼的把蛤蟆捧在手里,活也顾不得干,跑回家去。烧了点热水给蛤蟆洗腿上的伤口,进行了包扎,养了几天,蛤蟆的双腿长好了,能自由地跳动了。

  李昆把蛤蟆又放回了山里。

  和李昆同住在山里的张老三,整天游手好闲,不干别的,专门干套兔子打鸟之类的事,特别遭受虫灾以后,他跑山更勤了,在山上见啥打啥,打啥吃啥。除了不吃人,山上的飞禽走兽几乎让他吃遍了。那天他逮住一只蛤蟆,想尝尝蛤蟆的味道,他打断了蛤蟆的双腿,刚要抓到手里,那蛤蟆一跳,先逃掉了。

  这天他慢悠悠地在山野间行走,尽管山上树叶被虫子吃光了,但草长得很茂盛,张老三用心的在草丛中搜寻着,希望发现个野兔什么的,他发现了那只偌大的蛤蟆,上前一下子抓住,拎着后腿回家去。

  张老三和李昆是邻居,有什么好吃的有时也请李昆品尝,这次又把李昆请来,是让他尝尝蛤蟆的味道。

  李昆一走进张老三的家门,看见那蛤蟆放在厨房的地上,后腿被紧绑着,眼中流出了泪水。他蹲下来仔细一看,正是自己救的那一只蛤蟆,心不禁咯噔一下。

  张老三磨好了刀,要杀蛤蟆,李昆上前拦住说:“三哥,您先慢着。我想和您商量一下,我爹妈做梦都想尝尝蛤蟆肉,您能不能把这只蛤蟆送给我?”。

  张老三知道李昆是个大孝子,爽快的答应说:“你咋不早说,我给你多抓几只,好吧,把这只拿去吧,你要不敢杀我给你杀,收拾后好回家下锅炒就行了。”说着就要动手。

  李昆急忙提起蛤蟆说了声:“不用了,我回家自己杀。”转身走出门去。

  回到家里,李昆把蛤蟆又放了。

  事情也怪,那天李昆到山上去砍柴,又发现这只蛤蟆被夹在岩缝里,几乎要奄奄一息了,他小心翼翼地搬开石头,把蛤蟆捧回家,细心调养,蛤蟆终于又活了过来。

  从这以后蛤蟆再也离不开李家了,他刚把蛤蟆送回山上,回家刚跨进门坎,那蛤蟆已等候在门口。

  由于父母身体不好,他一边到山上干活,还要早早回家做饭。

  这一天他回到家,看见锅里热气腾腾的,他心中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呢?

  正在疑惑之中,从屋里走出一位姑娘,挽着辫子,低着头,羞红了脸,圆圆的脸蛋一笑俩酒窝,那身材,容貌,刺得李昆的心一阵慌乱地跳动。

  他稳了稳神,惊疑地问:“你是——”

  那姑娘含情脉脉地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你三次救我,我要终生报答,伺候你一辈子。”

  说着低下了头。

  李昆处于惊慌失措之中,被弄糊涂了。心想,我从没救过姑娘啊!

  那姑娘象在自己家一样,笑咪咪地说:“还愣什么,快叫爹妈吃饭。”说着摆上一桌宴席。鸡鸭鱼肉样样齐全。全家围在桌旁,两位老人喜笑颜开,病也好了。

  李昆顾不上吃饭,心中一直犯嘀咕:“这鸡鸭鱼肉哪来的呢?这人到底怎么回事?想来想去,越想越糊涂,草草地吃了饭。

  这姑娘干活利索,屋里屋外忙个不停,对爹妈更是关心倍至,洗洗涮涮,洗头洗脚,把老头、老太太伺候得服服贴贴。

52书库推荐浏览: 浬鎏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