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妖 缢鬼 老宅秘闻_秦廷敬【完结】(5)

阅读记录

  纪母张氏和其母曹老夫人坐在那里闲叙,旁边坐着张梦征和舅母卫氏。

  纪晓岚又对张梦征说,“楼下那院子为何废弃?自幼记事起就一直上锁。”

  张梦征说:“度帆楼下东面的院子与这楼并不相通,这院子可往南通到佟家花园。那花园未废弃时三面环水,林木翳如,曾经有个守园人每到晚上就鬼叫什么‘树叶儿青青,花朵儿层层。看不分明,中间有个佳人影。只望见盘金衫子,裙是水红绫。’后来那守园人也不见了。健亭兄曾说他以前与朋友结伴读书时,去佟氏花园修禊,扶乩问仙云云。自从佟氏搬走之后又经刘氏,不久也搬走了,总之啊就是闹鬼。”

  晓岚听得佟氏花园的“佟氏”二字,便想此处定然少不了一段历史。有族人以满洲佟佳地名为姓,至前朝起佟氏在辽东便是望族,太祖后来入赘佟氏,至康熙帝时佟氏加入满军镶黄旗,因此使得佟氏成为满清八大姓之首,也称佟佳氏。

  曹老太说:“说这些做什么?怪吓人的。妄言神灵是要遭报应的。”

  “就是的,说这些做什么,怪不吉利的。”纪母张氏口上虽然这样说,但是还是止不住地说“那宅子里吊死过好几个女人,经常半夜闹鬼,后来还常有狐仙出没。”

  纪晓岚说:“狐仙?狐惧人更甚,所怕的有五种人,第一种是凶暴的人,戾气能够震慑住妖魔的邪气;第二种是茅山法师,能够降伏收妖;第三种是神灵,第四种是有福之人,第五种是德才兼备之人,其中狐妖最怕的就是第五种。恰我就是这第五种,所以平生都不曾见过什么狐妖。”

  卫氏岔开话题,说:“昀儿,那吃饭时术士所变戏法你必定知道怎么耍弄得,不妨讲来听听。”

  纪昀说:“那自然,变杯戏法必是以硬纸片或薄木板伪作杯口状置于绢下,真杯乘机藏于袖袍中,尔后挥之即去。另有事先准备一杯,杯口覆油纸或鱼膘,使杯中酒不能洒出,藏于袖兜中,乘机藏于绢下,道具是常见的瓷杯,不过是手法快罢了。至于变鱼,文鸾以为如何变得?”

  文鸾说:“我记得健亭叔曾说‘书房门平日始终锁着,钥匙由他独自拿着,一般人无法进入。僮婢如果没有得到允许,也不敢擅自进入。’”

  张梦征问:“那又如何呢?”

  纪晓岚说:“你是说此话语前后有所矛盾?”

  文鸾答:“是的。”

  卫氏又问:“怎么个矛盾法?”

  文鸾补充说:“假如书房的门平日始终锁着,钥匙由老太爷拿着,一般人无法进入。那么又怎么称得上是‘僮婢如果没有得到允许,也不敢擅自进入’呢?没有钥匙必是无法进入,也就无所谓‘敢于不敢’的事了。”

  纪母张氏不解地问:“那么又如何呢?”

  文鸾说:“无论老太爷在不在书房,奴婢们都不敢擅自进入,也就是说,老太爷不在时,门也有时是未上锁的。”

  纪昀说:“你说术士趁书房门为所时溜进去放好了鱼盘?”

  文鸾反问,“难道不是这样么?”

  纪昀说:“话虽有理,我却不以为是如此。”

  曹老太问:“昀儿以为若何?”

  纪昀说:“《诗经》中早有‘饮御诸友,炰鳖脍鲤’。‘ 脍鲤’乃自古传统名菜,隋炀帝时已传至淮扬,至唐时讳‘鲤’(鲤李同音)改称‘脍鱼’,又称‘鱼脍’,传入日本。到宋时重文轻武,因科举尚‘鲤登禹门’之意,文人竞食之,达到最盛。随谪居岭南的文人相传,如今流至粤广,但渐式微。自我大清开朝以来八大菜系中北方菜系只剩得鲁菜一家,成为宫廷宴膳主体,秦豫两地菜品也被鲁菜吸纳,鱼生也成为正宗的鲁菜,以‘鲫’寓‘吉’也。至南方,则食鲥鱼。

  术士向仆人打听得知此事又暗中窥视盘子模样,打探得知寿诞时值必做脍鲫,故先将一盘鱼生事先置于其中书柜中,盘也是仿比着款式从街上新卖来的,并装以鱼生。本以为桌上也会用盘装,孰不料厨子竟以碗盛,此疏忽一也。之后趁人涌入书房时,从袖中取出盘交予助手,又取桌上盛杂物之碗换成佛手柑,混入人群偷偷摆于书案,以圆术士说辞。

  以橱中鱼生鲜泽看来与桌上那碗相似,倒不像放置太久,或隔至多不足半夜。据我推测应该是清晨时分置于其中。而书室门早已严锁,又一时难以开启且不可破坏,书室只有一窗,断然是从窗口将鱼碟送入屉中。”

  卫氏惊呼:“怎么可能!?”

  “是呀,怎么可能?”,张氏附和。

  “秦时已有《吕氏春秋》载‘慈石招铁,或引之也。’,抽屉上针痕此疏忽其二也。”

  (《吕氏春秋》原文为慈,通磁。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磁字也常通作瓷。作者注)

  纪晓岚解释说,“我推测术士手下必有一精通吹射之人,从窗缝隙间以细竹筒装一枚羽尾细钢针吹至书柜铁环拉手左右,且略高于铁环末端,针尾系有‘细线甲’,若不中可引返再射直至射中,此物与婆罗洲土人狩兽涂毒吹箭武器相似。待射中时,以另一铁环穿过此‘细线甲’末端,另将磁石牢系于此铁环上,另一根‘细线乙’绑在此铁环上,窗高而屉低,拉直‘细线甲’松开铁环则铁环顺势滑落至屉上铁环,两者相互吸附,然后拉铁环上的‘细线乙’使得屉上铁环平立起。既而从窗缝中伸入一纤细‘竹竿甲’,‘竹竿甲’首端似鱼竿且有‘细线丙’与铁钩,‘细线丙’比通常鱼竿上的线要短数十倍,接近时,铁钩被磁石吸附,然后转动‘竹竿甲’数圈使‘细线丙’紧缠在铁环末端,向后拉动‘竹竿甲’,抽屉自然被拉开。

52书库推荐浏览: 秦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