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看着身边的吴七,想着他才二十二岁,怎么那行为举止就跟特务头子似得,他究竟是什么人?他在干什么?真的是要找什么东西吗?可这跟雾乡有什么关系?那地方说起来就跟迷信传说中的一样,什么东西能丢到那去?还为找失踪了好几个人。
但因为想到这,老唐就忽然记起以前听那当地老人说过的关于雾乡的事,似乎这雾乡还是因为一伙胡子才变得那么诡异离奇。
这一百多里地,他们得走到晚上才能到,中途也没什么地方可以休息,所以就一直赶路没停下来。老唐的烟是一根接着一根,这路上除了春风之外就是他鼓出来的烟味,最终在天色将黑的时候,总算是到了一个名叫扒头林的地方落了脚。
今天他们都穿着公安制服,所以说话比较容易,随便敲开一户人家的房门,就能以走访的名义进屋去坐着,那老乡都赶紧上茶水伺候,生怕怠慢了这公家人。
他们在天黑前进了一户老两口家中,看模样家里头挺穷的,就是靠种地的老实人,见公安来了都有些战战兢兢的。老唐进屋之后就笑着那老两口说:“大叔大娘,我们是四平公安局的,来这查个案子,跟你们没有关系,只是这天黑了想在你家落个脚歇息一晚上,随便给个能睡觉的地方就成,麻烦了啊!”
那老两口估计得有快七十岁,两个人加在一块牙齿估计都没老唐一排多,在昏暗的屋中用那两双浑浊的眼睛看着老唐和吴七,赶紧点头说:“成!成!这没多大事,住吧住吧!”
吴七抬头看着屋内低矮的房梁,跟着老唐就往里头走,随便找了两个小凳子就坐下来,见那老两口有些局促的站在一边,那老爷子过了一会才想起来,要给他们倒水喝,吴七就想站起身拦住他,不想折腾老爷子。但却被老唐抬手给挡住了,低声对他说:“不用说什么,他们这样才能自然点。”
吴七想想之后就没动,等着接过水后,老唐开口问道:“大叔,正好我们暂住一夜,我想问你点事行不?”
“行,啥事?我知道的都告诉你。”老爷子蹲下来点着头。
老唐接着说:“那什么,你们知道雾乡吗?”
没想到这句话让老两口都是一愣,老爷子皱着脸说:“你们是不是来查那菜刀团的案?都这多少年了,还有啥用啊?”
“菜刀团?哦!底儿摸天!”老唐赶紧给小本掏出来,翻开了几页之后就明白了。
老爷子有些惊讶的看着老唐说:“哎!你咋知道那底儿摸天的?我都好几十年没听过了,从哪些胡子被雾里头东西杀了之后,就没人在提过!”
第九十七章 雾乡
东北的土匪就叫做胡子,之前提到过大部分的胡子都是太穷了被逼上倭寇的,不是说人家就想当胡子打家劫舍,没有这样的,可这话却又不能说的这么绝对,因为有些胡子那心是真黑手是真狠,拦路劫财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不光劫那些走商的尖头,还去抢原本就多少口粮的鸡毛店。这鸡毛店是乡下村屯的意思,这句黑话就形容的很妙。
扒头林是一片原始森林,森林环绕在湖泊和大沼泽地周围生长,犹如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更是一个绿色的死亡警告。穿越过森林之后那看见的就是无边无际的沼泽地,虽然动物种类比较多,但人迹罕至,附近的人从来都不随便进入那沼泽地中,因为这片被森林环绕包围的大沼泽地有个外号,叫做雾乡。
乡咱们都知道,有乡下乡村乡镇这些意思,可这个雾乡先前提过好几次,却并不是乡镇的意思。说每年开春的当头月,有那么十几天时间这扒头林中间的大沼泽地就会被一阵浓雾所笼罩,雾气不会穿过森林,最远也只会出现在林子边缘,再往外到那平坦的地势后就会消失掉。
附近的水土不错,适合作物的生长,那扒头林周围有不少的村子,大规模的开垦出农田种植庄稼,那大沼泽地中的雾气也就是开春的意思了,最开始就是这样,直到有一年两个孩子在扒头林附近失踪之后。这个沼泽地才开始展露它的恐怖。
那是很平常的一年,具体是什么时候那没人能记得清了,只是大概是清朝末期快要到民国的时候。前一年年雨水多。冬天的雪又大,开春之后扒头林里照常就起了雾,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雨水太多了,这雾气居然透过了扒头林一直扩散到周围的村子中,雾气浓厚的几乎站在对面都看不清楚人,出了村子基本上就迷路了,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而且这雾气浓厚的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所以那些天附近村子中的人都躲在自己家里不出门。都管这叫做“避头祸”。
可孩子他哪懂这里头的事,年纪小贪玩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雾,那些孩子都疯个不行,要出去玩但大人不让也就算了。可有的孩子太调皮了。家里头的人一时没看到,那就自己偷偷跑出去了,三两结伙在村中浓雾里玩躲猫,那家伙玩的都不亦乐乎,最后不知是哪个孩子说看见了个黑兔子跑过去,大耳朵看起来好玩,孩子小就追过去瞧热闹,结果他们离开了村子在雾中迷路了,到处都是一片白色。脚下地势平坦根本就无法分辨方向,竟就这么一直的走进了扒头林中。
那孩子没了家里头大人肯定得出来找,就在那扒头林附近把几个人孩子给找到了。但有两个孩子没了,据其他小孩说那两个孩子追大兔子进了扒头林中,其他孩子胆小就没敢进去,就在原地坐着哭,等到大人来了就给接走了,但那几个走进扒头林中的孩子再就没出来过。
52书库推荐浏览: 灯深烛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