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给我了一个任务,就是去不算太远的乡下去采访一件事情,至于乡下那边,社里领导已经都安排好了。
“你这趟去,是要你写一篇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稿子。就在石秀村那边,上个月月底我就和那边联系好了。这不,那边也催我了,你收拾一下下午就去吧。”
我一听领导突然的安排,始终也转不过弯来:“咱们这大冬天的嘛,能采访到什么呢?”
领导摆摆手:“哪儿啊,你小子一看就是城里长大的,不知道现在冬天也能种蔬菜吗?”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过来:“噢,咱们是采访菜农。“
后来领导告诉我,别以为能当天去当天回,关于报道要写的详细,毕竟这也是上面给的任务。要我在那里住个三五天的,不过看在冬天交通不便,社里派车接送。
这也着实让我郁闷了一阵,本来说好这几天陪着安佳琪去滑雪的,看来又泡汤了。开车回家收拾了一下东西,就打车回了社里,然后吃过午饭就等着被“下放”了。当然,不能忘记给父母和安佳琪打个电话,告诉他们这几天我的去向。毕竟这乡下的信号没有城市里的好,如果到了之后再打电话,恐怕会遇到点麻烦。
“嗯,知道了,等你回来再去滑雪吧。听说乡下挺冷的,你多穿点。”
听到安佳琪这样说,我心里还真挺舒服的,虽然我和她依然是可恶的普通朋友。因为我始终觉得和安佳琪还没有到“坦白”的那一步。
那天下午,社里的司机小陈送我去的。一辆半新不旧的商务,虽然天气阴冷干燥,不过车里让人觉出几分干燥和温暖。路上,我们闲聊了很久。我没有在车上睡觉,因为作为一个司机我也是明白的,如果车上没有人同正在开车的司机说话,而是睡觉的话,容易让司机犯困,发生危险。
所以,四个小时的路程就这样闲聊。其实,石秀村到城市的直线距离不算远,不过因为山路崎岖,所以要多走很多路。
到了石秀村,我发现这里比我想象的干净许多。挨家挨户的院子都很规矩,看起来都是像过日子的人家。其实,看这里的路就能看得出来,不是都说看一个地方的穷富就看这里的路吗?村子里的路都是石路,就算穷能穷到哪儿去?
小陈把我送到了村长家,然后就离开了。
在车上,透过车窗。我就看到了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抽烟袋的村长。村长见车到了,赶忙出来迎接。小陈告诉过我,他和领导来过一次,所以村长认识他。小陈放下我就匆忙开车离开了,告诉我四天后来接我。
村长把我引进了院子。他看起来也就五十多岁,黝黑而憨厚的脸,他扣了扣烟袋,然后对我说:“你这次来啊,算得上是我们这的稀客啊!赶紧进屋坐!孩儿娘!赶紧收拾收拾吃饭!”
这村长一说,我还真觉得饿了,毕竟经过了四个小时的颠簸。
应声走出来的是一个看起来很精明能干的妇女,围着围裙走了出来。见到我进来了,赶紧对我说:“哎呀,客人这么快就来了,快进屋坐,我们这农村也没有啥好吃的,都是些土特产。”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搞的很不好意思,赶忙进了屋。透过玻璃,我能看到整个院子,院子有四间屋,看来老村长是和自己的儿女住在一起的。村长告诉我说,他姓郭,是石秀村的村长,两个儿子和自己住在一起。
果然,没过多久,他的两个儿子就骑着摩托车带着各自的媳妇回来了。刚进门不久,就听郭村长大声对大儿子说:
“铁蛋儿,小顺儿没说想不想他爷爷啊?”
郭村长的大儿子听他父亲这样叫他,便红着脸说:“爹,有客人在,咋还叫我小名呢。小顺儿在他姥姥家和他弟弟玩得欢,我和媳妇儿回来的时候他都顾不得……”
郭村长听过之后美滋滋的笑了笑嘟囔说:“这小王八羔子。”
看来这小顺儿应该就是郭村长的孙子。
没多久,就开饭了。坐在炕上,盘着腿,稍微有些不习惯,不过我还是被那种热情所感染。郭村长的两个儿子儿媳也非常热情,全家人其乐融融。而郭村长则不停地说,公事不急,来村里办事得先吃好喝好,说着还拿出自家酿的酒给我喝。
我对于不熟悉的酒很容易醉,所以也没有敢喝多,酒过三巡之后,郭村长开始和我交谈这次采访的事:
“是我们村的常福。他种了西红柿发了财,也没少给咱们村做好事。全村不少人都在扣大棚,我家也有,但是全村就数他挣钱多。整个石秀村的路,都是他出钱修的。”
说着,郭村长大口喝下一口酒,看起来豪爽的很。
夜食(2)
听到郭村长这样讲,我觉得这个叫常福的人,应该算得上是个不忘本的人。郭村长接着对我说:
“还请你好好给咱们村写写,好好报道报道,咱们这石秀村也算是山清水秀,种的都是绿色食品!来,喝酒!”
说着,郭村长敬了我一碗,我赶忙也喝下一大口。但是郭村长的话好像没有说完,而且突然变得神神秘秘的:
“不过啊,我和你说,这几天你住在常福家的时候,晚上就好好睡觉,不管有什么动静,你都别……”
52书库推荐浏览: 冷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