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是幻觉?”我驻足原地,感觉身子在微微发抖。这绝不是冻的。
无法解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这里充满了玄妙的机关不成?
“怎……怎么办,”她几乎要睡着了,“千万别睡啊,我们出去,这就出去。”
迫不得已,只得带着她离开。
送靳雪盈回家大概是下午四点左右。
回到家时,张泯正在等我。他说要带我去一个地方,那里有我想要的东西。
于是又急急忙忙的和张泯走了。一路上我迫不及待的问他,到底有什么新线
索。
他说以前报道此次事件的《汇报》记者奚老先生有一些当时保留下来的照片。
这个老记者现在退休在家里写作。张泯说明来意,他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关于那次事件,老先生至今仍记忆犹新。因为工作几十年,第一次遇到这种
惨剧。
“哎!几十年,这件事就这么不明不白的销声匿迹了……”老先生忆转轻叹
着。“记得那天社里接到采访任务后,忙活了整整一天呐!”他又感慨到。
“那您知不知道这火灾是人为的还是灾害?”我没头没尾的问着。
“没人会知道啊——”老先生听及此又长叹一声。
说着他拿给我所有1977年《汇报》对此次事件详细图文报道的照片。他说这
就是当时事件发生后他亲自拍下的。
张泯推测,资料袭击事件很可能和那次事件的记实照片有关。如果资料记载
有蹊跷之处,那文字资料很可能没有任何价值。
照片都是被烧毁后残垣断壁的景象。我仔细的一张张看着这些照片,噫嘻着
看不出任何可疑。就要心恢意冷的时候,最后一张照片驻留了我的目光。墙上挂
着的东西是……
“老先生,您家里有电脑可以扫描照片吗?”我急迫的问。
“可以,有的。”
照片被不停地放大着,几乎每放大一倍,我都觉得墙上挂着的东西眼熟。那
虽然模糊却似曾相识的轮廓好象……当图象放大到一定倍数,我渐渐肯定了——
这条项链……不正是在地道里画像上挂着的那条吗!没错,那颗黑色的眼泪石……
……难道她真的没死?
“老先生,这张照片有没有刊在报纸上?”我想进一步证实资料被神秘销毁
的可能性。
“有,这张照片几乎所有的报社都刊用过。”
原来如此。看来学校事件一定和她有关!这条项链一定和她有关,她想销毁
一切,从而让任何人都不会想到她还活着。可这一切又为什么呢?除非放火的人
是她。
第十五章
这个冬天显得格外的冷,自从下了那两场雪——不,是自从发生了这事件之
后。这一年就要过去了,视野里顾及到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节日喜气色彩。不知
从何时起,人们已经潜移默化地习惯了过西方人的节日——圣诞节。西方人喜欢
生活在赋有浪漫色彩的世界里,依靠自己的想象满足自己。很小的时候,听过关
于圣诞老人的故事,在圣诞节的那天夜里,他会送给你你想要得到的礼物。长大
后才知道这只是一个美妙的童话。
就要迎接新的一年了,是不是应该去医院看看同学们呢……可是医院现在设
了专护区,似乎成了禁地,闲杂人等不许探望。
12。13今天是周末,妈妈带来了二姨家的小妹。她活泼至极——其实那已经
不能置身活泼的行列了。刁蛮任性飞扬跋扈,典型的娇生惯养型。她总是欺负我,
而我又不能和小辈一般见识。当哥哥的自有当哥哥的烦恼。她闹的我心烦,无奈
之下,决定去找陈涛和李先呆会儿。
本来觉得坐21路公共汽车去的,还省事,到站就离他俩的家不远了。谁知这
破车坏在半路了。车上的人大多都赖着不走了,较劲的就为了退那一块钱的车费。
其中甚者更是和乘务员大打出口,骂的你死我活,吐沫星子四处乱飞。我下车后,
没办法只好拦了一辆出租车。这对我来说是奢侈的。
李先也在陈涛家。他俩可好,彼此相距不足五分钟路程。
这一次着实没有白来,黑暗开始再次笼罩了。
就在昨天,两人都收到了同样一封信。陈涛拿给我那封信:米黄色的信封,
手感很薄。信封正面邮戳:府冥街1-11977﹒11﹒20;背面邮戳则是:俯冥街
1-11999﹒11﹒20。没有写邮编。落款地址是:市花莲区俯冥街1120号。没有落
款人姓名。
两封信中都这样写着:
我的朋友,在这一天我将失去一个我最爱的人,同时也将得到一个我最爱的
人,你说我是该高兴呢还是悲伤呢?
如果你收到信,一定要告诉我好吗?按照这个地址尽快寄给我吧——记住,
一定要回信,不然神灵会诅咒你的!
1977﹒11﹒20
1977年寄出的信,1999年收到?花莲区?俯冥街??这到底是哪里?在这里
生活了20年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个地方……信上的日期都是同一天,却又时隔23
年……
我冒着冷汗哑然无声。
学校的两次事故都是发生在11月20日……
52书库推荐浏览: 海角的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