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灵怪谈之驱邪录_隔壁老王【完结】(10)

阅读记录

这时,警察头子突然推门而入,大叫“县长,法师,快……快去看看吧,又有一个兄弟受伤了,跟前几个大不一样啊!”

受伤的警员正躺在家里,一点血气色也没有,身上的阳气已经散去大半,但是却是跟疯子一样,笑呵呵的,一点没有受伤的样子,色眯眯地眼睛直勾地看着前方,嘴里还念叨着:“美人,美人……我来啦!”

师傅眼前一亮,对着警员的肚子就是三拳,警员立刻喷出了黑乎乎地液体,而且这恶心的液体里还夹杂着动物的皮毛,师傅点了点头,然后检查了警员的后背,全是嘴印子,师傅笑了笑,心中的疑云全部消散,摸了摸胡子,说:“呵呵,这是狐仙闹的!”

“狐仙?”县长疑惑地问道。

师傅点了点头,说,正是狐仙闹的,我刚才还特别疑惑,如果那些受伤的警员是被山林精怪所伤的,肯定是伤痕累累,挂着彩,但是他们却毫无受伤的迹象,而是被什么东西放了血,而且身上的伤口很隐秘。这个警员也是,被狐仙所迷惑,不旦被放了血,而且还吸走了真气。你刚才也告诉过我,不少店铺都莫名其妙地失火,被搞得一团糟,戒备森严的警局,莫名其妙地遭到袭击,这不是山林精怪的本性!而是地仙的作风,而且善于捉弄人,迷惑人的地仙,就是狐仙了!

说起着狐仙的历史,不长,也就几千年吧,狐仙在《西游记》里客串过,但是中国最早的狐仙(狐妖)出现在《山海经》,叫九尾狐,《山海经》是这么评价九尾狐的"

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山海经

#8226;;南山经》)"

 

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山海经

#8226;;海外东经》。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一个亦正亦邪的形象(按照正规说法,狐,狸是两种动物,只是人们叫习惯了,统称狐狸,而只有狐有仙气,狸似乎只是是俗物)。《山海经》中的九尾狐,乃是一个能“食人”的妖兽。到后来的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之属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九尾狐则象征子孙繁息(见《白虎通德论

 

#8226;;封禅篇》)。“食人”之传渐隐,“为瑞”之说渐渐出现。但同样是东汉的《说文解字》中,解狐为“祆兽也,鬼所乘之。”可见,狐有灵气(妖气),在数千年前,已是公认。再到后来的唐宋时期,狐已经被人设庙参拜,而且十分流行。唐朝张鷟《朝野佥载》说:“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而到了明清,狐的形象就更加丰富了。九尾狐中最著名的妲己形象,就是在那时出现的(《封神演义》),而《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中,狐仙、狐妖的故事更是举不胜举。“妖媚”、“邪气”、“仙灵”、“神秘”、“狡猾”,可以说是中国人想到“狐”后最明显的感觉。

 

狐仙身手敏捷,而且善用妖法,还能变成美貌的女子迷惑男人,对于那些道行浅薄,自不量力的酒肉道士,狐仙便对其百般捉弄,让其不得安宁,所以惹谁都不能惹地仙,而且不能惹狐仙!

师傅摸了摸胡子,心里已经有了办法

鬼灵怪谈之驱邪录 第十二节 考验

神仙惹不起,地仙就更惹不起了,神仙惹了,也就自己受惩罚,连累不到其他人(要是合伙作案就费了),地仙是在山林中潜心修炼,领悟升仙之道的“小动物”,但是它们毕竟是动物,所以只能修成“半仙”,这些地仙都有自己的喜好,有的喜欢喝酒,有的喜欢肉食,有的喜欢上房睡觉,有的喜欢吃虫子活物,更邪门的是,有的还喜欢闻“福寿管”(鸦片,大烟)味,也就是喜欢“二手烟”,地仙有很多避讳,很多讲究,一旦触犯了,便是要遭殃了,而且还要连累家人,连累后人,一生都要厄运连连,一辈子都不顺。

《仙术秘库》中称地仙为:地仙着,为仙乘中之中乘,有神仙之才,无神仙之分,不悟大道,止于小乘或中乘之法,不克就正,不可见功,惟长生住世而不死于人间,所谓不离于地者,此也,古今来修仙得道者,以此类为最多数,其修道之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数,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时刻,先识其龙虎,次配其坎离,辩水源之清浊,分气候之早晚,于是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七,聚七宝,序八卦,行九洲,五行颠倒,气传子母而液行夫妇也,三田反复,烧成丹药,永镇下田,炼形住世,而得长生不死,以作陆得游闲之神仙,故称之曰地仙。

地仙的性情很古怪,常人是摸不透的,但是地仙从不随便捉弄伤害常人,但是一遇到作恶多端,生活作风不检点的,贪婪懒惰等等有不良嗜好的人,地仙就要当回“闲人马大姐了”(管闲事),狠狠地惩罚一通。地仙的思维很灵敏,而且法力高深,有很高的智商,但是自己偷偷成仙,很是害怕天庭惩罚自己,于是,有的阴阳法师便拜这些地仙为“师傅”,阴阳法师可以借师傅耍耍手艺,受人尊敬。而地仙们也得积点德,当然了,自己的喜好也能得到满足。

52书库推荐浏览: 隔壁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