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杀猪禁忌
那院墙中杀猪的声音非常响亮,猪儿的哭喊和人的叫骂声此起彼伏,让院墙外的赵青山听的真真切切,听的馋虫大动!
赵青山知道,这猪肉,今天肯定有他的一份,绝没跑了。
也许有人会奇怪,为什么别人家杀猪,却有赵青山的肉吃呢?这就要中国旧社会农村的“杀猪”禁忌聊起了。
原来在过去,农户人家杀猪,是有许多讲究的。
在旧社会的中国农村,因为战乱和贫穷的关系,生产力非常低下,普通人家没有多余的粮食剩菜养猪吃肉,那个时候的猪,除了“大户”人家以外,普通农民常常是几户人家合养一只猪的,只盼着年根上杀来吃肉,好改善一次大家的伙食。
也因此,杀猪是很隆重的事情,甚至有专门的“仪式”。
普通人家杀猪时,都要用猪“禁脔”祭祀天地祖宗,信佛信道的还要请和尚念“往生咒”,肉熟之后,还要把猪肉多少分一些给乡里乡亲,互相祝贺一番,真的和过年一般。
这种杀猪分肉的仪式,叫做“分福”,也就是表示要和乡里抱团,有福共享,有难共当的祝愿。
而大户人家杀猪“分福”,往往更是慷慨。
通常大户人家杀猪时,都会专门搞一盆猪下水和猪血豆腐,为的是有邻里或乞丐上门讨要时,分给大家一碗,一来讨个彩头,二来团结邻里。
知道了这些,也就不难理解赵青山闻“声”而“动”的原因了。
眼下,赵青山面对的大宅院,瓦房碉楼林立,朱门影壁森严,显然是大户人家无疑,虽然是灾荒之年,但是人家杀的起猪,就说明这户人家“不差粮”。
赵青山想当然的以为,自己只要拉的下脸来,进去说几句好话,那么分一碗猪下水或者血豆腐来吃,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如此想来,赵青山又如何能按耐住他内心的饥饿呢。
于是,赵青山便抢先几步快走,来到那大宅紧闭的门院之前,急忙扣了几下门,就准备说好话,要猪肉了。
片刻之后,那紧闭的朱色大门开了一条小缝,一个端着土枪的黑衣男人探出半个身子,警惕的看着赵青山。
赵青山立刻装着笑脸道:“恭喜发财,今闻您家分福......”
可还没等赵青山说完话,那黑衣男人便不耐烦的挥了挥手道:“滚蛋,滚蛋!你这叫花子,没有你的肉,赶紧走人!”
持枪男人的话,如给赵青山吃了颗火栗子般不是滋味。
他滚烫的言语卡在喉咙里,心中愤愤着。
大户人家杀猪分福是祖宗留下来规矩,虽然现在是荒年,但从黑衣人脸色口气上也的看出这户人家绝不缺粮食。他们连这么点儿施舍都不愿意给穷人么?成心看着大家饿死不成?!
赵青山这个人,天生一副侠义心肠。他也很喜欢用“仁义”为标准,衡量天下之人。
有仁义的,他就对这些人敬重有佳,会千方百计搭救报答,没有仁义的,赵青山可就不那么客气了,他不但会扒皮抽筋,而且还会落井下石呢。
况且,现在是“生死存亡”的关键。眼看着这吃肉的机会,赵青山又如何能够轻易放过呢。
于是,赵青山“欲擒故纵”,前脚和门卫打了个哈哈,离开之后,后脚便快步来到了这间深宅大院的围墙之下,紧接着施展轻功,爬上墙头,顺着杀猪场地上漂来的“血腥”味,遵循而去了。
他打算在屠户封刀存肉之后,找机会偷出几块肉来,赖以活命。
起初,一切都算顺利。
赵青山自幼习武,会山东弹腿的一流功夫,而且他还和同乡一位武师学过套换名“燕子沾”的轻功,那功夫据说为梁山好汉时迁所创,练成之后,飞水过墙如履平地,是一种专门用来进家入宅的“技能”。
仗着燕子沾和山东弹腿两项绝技,赵青山如入无人之境,三下五除二便飞檐走壁,来到那杀猪的“场地之前”,从房檐上居高零下的俯视着那场地正中的景色。
可谁知道他一看之下,险些从房檐上惊掉下去。
原来,此时的院子里并不是在杀猪,而是......在杀人呢。
适时,赵青山看的清楚,那杀猪场子上站着五六个彪形大汉,人人手持带血的鞭子砍刀,大汉身后还有一张八仙桌和太师椅。
那太师椅的正中,此刻正坐着一位满脸胡茬,鹰钩鼻子的老者。
老人端坐期间,正对着前方捆绑在两根木桩子上的人冷笑着。
赵青山顺着老者的目光,将眼睛死盯在那两根绑着人的木桩子上。
此时,那碗口粗细的木桩上正绑着两个活人,居左的一位已然鲜血淋漓,肠肚外漏,奄奄一息,居右的一位身穿长衫,眼带圆片眼镜,似乎书生模样,也以是皮开肉绽,不忍直视。
而那些杀猪般的叫嚷,就是从眼镜男子的口中发出的。
叫嚷声中,那稳坐在太师椅中的如鹰老者冲眼睛男笑道:“你不要哭了,等把你这同谋活剐了,我就痛快送你上路!”
圆眼睛男闻言,立刻哭喊道:“不是我们,没偷东西呀!”
“哼”,老头子袖口一甩道:“人赃俱获,你狡辩什么?!”
52书库推荐浏览: 蟋与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