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面纱_南诏无月【完结】(37)

阅读记录

  两个和尚面面相觑:“没有,什么都没有。”

  这时,负责井边勘验的两名警察走了进来,也不说话,低着头开始测量死者与两位僧人的鞋印。

  不久,其中一人大声说道:“报告何队,井边提取的脚印样本只有三份,虽然大小不同,但全是僧鞋的印迹。通过对比,我们得出结论,脚印分属于弥陀寺的三位僧人。”

  何队不语,几秒钟后,他突然问道:“你们有没有看过井下?水面上有没有漂着纱巾之类的东西?”

  “我们仔细查看过,水面上什么都没有。”

  何队又点起一根烟,来来回回在柴房里踱着步子。这么说,并没有第三者在场?那么,青木大师难道是自杀?可是,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和尚,为什么会平白无顾地自杀呢?而且,他和观音洞里的女死者的死亡时间只相差两个小时,二者之间会不会存在着某种联系?

  第一卷 死神来了 第五十七章 遗诗之谜

  如果有联系,青木自杀前会不会留下什么线索?

  想到这里,何队又向净心提出新的问题:“你师傅通常都呆在哪里?”

  “他一般不出寺,除了睡觉,白天都在正殿。”

  “他居住的禅房在哪?”

  “就是竹林对面那间。”

  “你有钥匙吗?”

  “有的。”

  “小李,你随鉴证科的小赵跟净心师傅去禅房,找找看有没有什么遗书之类的东西。小高和法医小林留下守护尸体,鉴证科的小胡跟我一起去正殿。”

  当何队走出柴房的时候,向黄志勤三人招了招手,便头也不回地带着警官小胡向前面正殿走去。

  此刻,天色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

  殿内,香已烬,铜缸内的灯火却依然明亮。弥勒佛像笑容可掬,然而四人此时却丝毫也笑不出来。

  环顾四壁,东边角落里那个摆满白纸条的木架子吸引了何队的注意,他走过去,随便取出一张纸条,粗粗一看,便知是一段签词。他将纸条放下,又回身拉开桌内的抽屉。

  一叠画满奇怪字符的黄纸立即令他心神一动,不用再看第二眼,他就能完完全全肯定,这些符纸与观音洞中拾到的符纸同出一源。

  看来,韩若冰真的来过这里,符纸很可能是青木老和尚给她的。然而,短短几个小时之内,这两个人为何全都死于非命?

  韩若冰为什么会孤身一人去那个出险的观音洞?是否和青木大师有关呢?难道是青木让她去的?

  正当他冥思苦想之际,田甜突然惊叫一声:“你们看,墙上有字啊。”

  众人同时抬头,只见木架旁的白墙上,工工整整地写着一首黑墨挥就的五言诗。

  这首诗共计二十字,诗文如下:

  “水漫金山路,

  人面不知处。

  图穷匕首现,

  萧萧无边木。”

  何队凑近细瞧,只见墨迹颜色新鲜,似乎刚刚写上去不久。

  那么,写诗的人是不是青木呢?

  “何队,何队,你们在里边吗?”外面传来警官小李的声音。

  “我在这儿,进来吧。”何队回应。

  脚步声近,小李和净心和尚先后走了进来。

  小李快步来到何队身边:“何队,青木的禅房已经看过,没有找到有价值的东西。这边怎么样?”

  “喏。”何队将嘴一努,示意两人留意墙壁。

  “啊呀,是我师傅写的诗啊。怎么突然跑出一首诗来?”净心满脸惊讶地喊道。

  “你能确定这是你师傅的笔迹?”

  “是的,没错,师傅的字我相当熟悉。”

  “那这首诗不是早先就有的吗?”

  “没有,绝对没有,今天我和师弟下山前还没有呢。一定是师傅下午写上去的。”

  难道是遗书?

  何队心头升起一丝希望,他继续发问:“净心,那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

  “我?”净心一怔,“我怎么会知道呢?这首诗我从来没见过。”

  何队失望地叹了口气。他回过身,仔仔细细又将那首诗从头至尾看了几遍。突然,他一击掌,叫道:“我知道了,青木是自杀的。”

  所有人全都愕然,一再追问下,何队详详细细地开始说明:“你们看,诗的前两句‘水漫金山路,人面不知处。’意思好像是说,大水淹路,有人不见。水淹?难道不正是预示着青木即将溺水吗?同时,他的徒弟们不是找不见他了吗?第三句“图穷匕首现”似乎暗藏杀机,很明显,青木是告诉别人他快要死了。第四句“萧萧无边木”更是一派落木萧琐之气,似乎是老和尚慨叹年华迟暮,渐有悲观厌世之意。如此看来,青木留诗在墙,是不是要告诉世人:我已年迈,前景无依,立意离世,投水身亡?

  第一卷 死神来了 第五十八章 意外变化

  众人恍然大悟,而田甜却不置可否地皱起了眉头,掏出手机,她将这首诗一字不落地存了进去。

  何队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分析有理。从青木遗诗看来,他是悲观厌世,投井自杀的,应该和韩若冰的死没什么必然的联系,看来,可以以自杀结论来结束此案了。

  “收队。殡仪馆通知了吧?两位师傅守护好尸体,等下他们会来人移尸。小高,回去将案件报告整理出来,以自杀结案。”说完,何队开始拨打自己的手机:“喂,你们观音洞那边怎么样?已经回局里了?好的,我们马上回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南诏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