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自己也曾经说过,他自己为了不让自己的文笔钝化和应付生活所需的餬口之资,他不得不到处争取工作,只要是能够登上报章杂志的版面和后来的集结出版贩售,不管是长篇连载或是短篇作品,他都会卯足全力去写作。而且各方面和各样式的题材都肯写,虽然一直不能够在市场上得到许多读者的认同和肯定,但他自己确实是用心的在创作。应该说当时在“十年磨一剑”的东野圭吾并不是很合格的作家,应该只是作者或者是单纯的写手而已。因为他只是埋头写作而没有去注意市场上读者的反应,等于qiáng将自己的作品要推销给读者,失败则是必然的结果。如今台湾书市充斥着东野圭吾的作品,其中不少都是他个人努力的痕迹,却也常常是一些东野圭吾没有真正自我的作品。
在一九九八年出版的《秘密》一书,于一九九九年改编成电影,进而使他摆脱了“一刷作家”封号。虽然为了延续作家的命脉和为了餬口度日而创作了不少风格、形式各异的小说,但是另一方面却一直秉持着推理小说创作的初衷,维持自己作品解谜的本质。这些作品最近在台湾大量被引进和翻译,读者在欣赏之余也可以注意到东野圭吾一直在迎合市场需求之余,也会偷渡几本自己喜欢带有正统本格味道的推理创作,《假面山庄杀人事件》这本书就是其中之一的此类作品。这种兼顾理想和现实的方式,虽然有读者不太能够接受东野圭吾这种有些迎合市场风cháo的写作方式,但是人家总是要吃饭不是吗?就像我的本业,在现今的台湾医疗环境下,也面临了“救命输给救丑,医人不如医狗”的状况,若是这qíng形一直存在下去,医师也就不得不抛下尊严,进而变身成为药品、营养品、健康食品和医学美容手术的掮客和推销员了。一样都是为了大环境所迫,也就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不得不如此。所以,请读者不要苛责东野圭吾当时这样为五斗米折腰的大量创作。
回到《假面山庄杀人事件》这本书,对于一些本格推理迷而言,这将是一个莫大的惊喜,因为东野圭吾竟然挑战了古典本格推理中最让读者兴奋的题材:“bào风雨山庄”!容我稍微解释一下“bào风雨山庄”,这是由古典本格发展出来的一种题材样式,一般是指推理小说发生的场景或地点因为某些天然或人为的因素而与外界完全隔离,像是身处于bào风雨袭击下而孤立无援的山庄,此时对外的电话或网路通讯会完全中断、无法去联络外界、获得援助,同时在场者也陷入了无法逃离的状况。通常此时就会进而发生杀人案件,由于场景完全因上述因素被中断隔离,所以必须得经由当时在场的所有人物尝试去解决事件,也就是解谜并且自救,找出凶手以防再有人受害。当然此时受害者的死亡时间或凶器上的指纹、血型等法医学条件通常不能让人得知,纵使在场有法医或医生,因为器材所限制,仍然会比较不jīng确。英国推理女王阿嘉莎?克莉丝蒂的《一个都不留》即为此方面的代表作。也有人称这类题材为孤岛杀人,因为《一个都不留》就发生在孤岛,但是其实并不限定在孤岛,而场地只是更加扩大,变数相对的增加而已。
这种题材的魅力只要是推理作家其实都很难去抗拒的,因为是作者和读者之间头脑体cao对抗形式的极致表现。另外,因为最初阿嘉莎?克莉丝蒂创造的形式太完美,所以写“bào风雨山庄”题材的推理小说,就是对先行者的致敬和对自己的挑战。横沟正史的杰作《狱门岛》就和《一个都不留》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直接致敬的则像夏树静子的《有人不见了》、西村京太郎的《杀人双曲线》,甚至西村京太郎还玩了类似创意的《七个证人》;而绫辻行人的《杀人十角馆》和《杀人迷路馆》就玩了两次不同的把戏来考验读者;岛田庄司也有《斜屋犯罪》挑战这个题材。甚至连台湾本土推理作家林斯谚都以短篇的《雾影庄杀人事件》和长篇的《雨夜庄杀人事件》、《冰镜庄杀人事件》数次挑战此类形式。这么多作家挑战,最主要的原因就像本土推理作家冷言说的,“bào风雨山庄”真的是太刺激、太迷人了,每个推理作家都很难抗拒它的诱惑。
东野圭吾的《假面山庄杀人事件》正是基于和以上作家类似的心态去挑战此类“bào风雨山庄”形式的题材,但是如何同中求异就是考验作者的功力所在之处。作者在这本书中竟然是把侦探数量最大化,连外来的绑匪竟然都成为侦办凶杀案的一名侦探,不仅是“bào风雨山庄”形式中以前常见的──人人是凶手或被害人而已,更进而变成了“人人都是侦探”,确实少见。而《假面山庄杀人事件》既然尝试要挑战如此古典的题材,东野圭吾当然不能只是炒冷饭而已,纵使诡计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却要让人猜不着才是最高境界;至于本书题目的真正意涵,也是在最后让读者看完的时候才能恍然大悟。同时,最后结局就因为作者又再一次来个终极大逆转,因此所揭露谜团的真相绝对完全出人意料之外,而读者此时才会发现原来又被作者摆了一道,却也不得不佩服地承认这本书真的是相当的jīng采有趣!
──【推理评论家】杜鹃窝人
【52书库将分享完结好看的种田文,甜文,宠文以及各类宫斗文等,找好看的小说就来52书库https://www.52shuwu.com/】
序幕
“那是我从小的梦想。”朋美说。她在说这句话时双眼发亮。
“我并不反对,你喜欢就好。”
第一次听她提起这件事时,樫间高之并没有反对。朋美把双手握在胸前,欣喜地说:“啊,真是太好了。”
他们正在讨论婚礼的事。
双方家长已经同意他们的婚事,要求他们自己决定婚礼的事。
朋美的父母建议他们明年秋天举行婚礼,高之也有这样的打算,一年左右的准备时间比较充裕,但朋美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
“因为我已经等了这么多年。”
她主张要在chūn天举行婚礼。
高之没有理由反对,但提出了现实的问题。
“时间这么匆忙,可能订不到婚宴的场地吧。距离chūn天只剩下半年而已,我之前听朋友说,至少要在一年之前预约。”
“那是因为大家都想在很高级的饭店举行婚礼。”朋美说。
“不是高级的地方也一样,而且,如果不是有一定水准的场地,对宾客太失礼了。我家无所谓,但要顾及你父亲的社会地位。”
“我最讨厌甚么社会地位。”
朋美说完,调皮地笑了笑,抬眼看着高之,提出了她的要求。
“不瞒你说,我想去一个地方举办婚礼。”
“那就早说嘛。”
高之苦笑着。
朋美希望在她父亲的别墅举行婚礼。别墅附近有一个鲜花围绕的白色小教堂。
“小时候,我曾经看见新人在那里举办婚礼,虽然不是特别华丽,但简直就像是绘本中的世界。”
所以,她希望自己也能够在那个教堂结婚。
高之同意了她的建议,朋美就像是谈论梦想的少女般,谈论着适合在那个教堂穿的婚纱。
但是,当这个话题告一段落时,她垂下眼睛,小声地说:
“没想到我有机会说这些事,真的好像在做梦。因为不要说在那个教堂结婚,我甚至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结婚。”
“你在说甚么啊。”
高之笑了起来,但朋美的眼神很严肃。
“我是认真的,如果没有你,也许我根本没办法活到今天,”然后,她又接着说:“全都是托你的福。”
“你在说甚么啊。”
高之又重复了刚才的话,但这次他的表qíng很严肃。
朋美少女时代的梦想,正顺利地朝实现的方向进行。由于无法在别墅举办婚宴,教会也很小,所以无法宴请太多宾客,只能邀请亲戚和少数几位关系密切的朋友参加。朋美的父亲希望他们回东京后,重新举办婚宴,朋美起初不太愿意,但在高之的说服下答应了。
所有婚礼的相关事宜都由他们两个人自行张罗,朋美的积极有效率令高之惊讶不已,她一手包办了各方面的安排,以及和教堂之间所有的洽谈事宜。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距离婚礼只剩下一个星期了。
一切都很顺利,一切都在幸福的轨道上。他们只要跷着脚,就可以到达幸福的目的地。
但是──
这天,高之一如往常去上斑。他开了一家小型录影制作公司,公司刚成立时,以制作企业内部进修用录影带和教材录影带为主要业务,最近陆续受托制作电视和音乐方面的录影带,在录影带这个行业中崭露头角。
高之和同事开会时接到了那通电话。年轻的女工读生接起电话后转给了他。
“樫间先生,有你的电话。是森崎女士……是朋美小姐的母亲。”
“看吧,”其中一名同事说道,“这种时候,新娘的父母都会沉不住气。”
高之接过电话,“我是樫间。”
但是,电话中没有听到对方的回答,对方似乎努力地在克制内心的qíng绪。高之察觉到qíng况似乎不太寻常。
“喂?发生甚么事了?”
高之又问了一句,朋美的母亲哭了起来,终于把压抑在内心的qíng绪宣泄了出来。她在哭泣停顿时说:
“高之,朋美……朋美她死了。我刚才接到警方的通知……她的车子坠落悬崖……”
说到这里,她泣不成声。高之拿着电话,呆然地站在原地。
朋美这天去了教会,要进行最终的确认。她在回程时发生了意外,从教会前往高速公路途中的山路上,因为方向盘cao作失误,撞上护栏,直接冲下悬崖。
高之向同事说明qíng况后,立刻冲出事务所。其他同事全都说不出话。
车祸发生时,有人看到了那一幕。据目击者说,看起来不像是方向盘cao作失误,更像是完全没有打方向盘。当地警察分局jiāo通课人员根据目击者的证词,研判朋美很可能在开车时睡着了。虽然也不排除自杀的可能xing,但没有人认为将在一星期后结婚的朋美有任何理由要自杀,高之当然也无法想像。
守灵夜结束后,高之向朋美的父母深深地鞠躬道歉,因为自己把所有的事都jiāo给朋美处理,才会造成今天这样的结果。她应该是劳累过度,才会发生意外。朋美的父亲拍了拍高之的肩膀,用沉痛的声音对他说,最好不要这么想。朋美的母亲只是不停地流泪。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野圭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