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细节问题怎么着都行。好了,香槟来了,来gān杯吧。”
在糙薙的喊声之下,三个人的玻璃杯碰到了一起。
“不过话说回来,真是亏得你把那东西给保留了下来呢。”
“什么那东西?”
“就是那只真柴太太拿来浇花的空罐子啊?你之前不是把它给收起来了吗?”
“哦,你说那件事啊。”糙薙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眼皮也跟着垂了下来。
“虽然我也知道你答应了绫音太太替她浇花,但没想到你会跑去买了只浇水壶来。这倒也还没什么,更绝的是你竟然还把它给保管起來了。听内海君说,你把它放抽屉里了?”
糙薙瞟了薰一眼,她却故意把目光调开了。
“这个嘛……直觉呗。”
“直觉?身为刑警的直觉吗?”
“没错。闪为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证据,所以在案件解决之前是不能随意丢弃的,这可是搜查的铁律。”
“哦?铁律啊。”汤川耸了耸肩,喝了一口香槟,“我还以为你是准备留作纪念的呢。”
“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
“我有件事想问一问老师您,不知道行吗?”薰说。
“问吧。”
“老师您是怎么察觉到那手法的呢?如果您就说句‘不知怎么搞的’来敷衍我,我可不答应。”
汤川叹了口气:“设想这东西是不会无缘无故找上你的,而是在经过多方的观察和多次的思考之后产生的。当时我首先注意到的就是那只净水器的状态。当时我亲眼看过,淸楚地记得当时上边落满了灰尘,己经很长时间没被人碰过了。”
“这我知道。正因为如此,我们当时才无法弄清下毒方法的。”
“但我当时就想,为什么它会是那个样子的昵?根据你之前的叙述,我的脑海中对绫音太太形成了一个xing格较真、一丝不苟的印象。而实际上你当时不也是因为她把香槟酒杯放在杯橱外没收起来而开始怀疑上她的吗?她既然是这样的一个人,那么估计她平常是会连水池下方也收拾得gāngān净净的才对。”
“啊……”
“所以我当时就想,如果她是故意这么做的,那么qíng况又会如何呢?她故意不去打扫,故意让上边积满灰尘,她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就在我想着这些问题的时候,脑海中便产生了逆转案qíng的设想。”
薰望着这位学者的脸轻轻点了点头:“不愧是您啊。”
“这倒也没什么可值得夸奖的。不过话说回来,女人这种生物真是够可怕的,竟然会想出这种毫无理xing可言又充满了矛盾的杀人手法来。”
“说起矛盾来,听说若山宏美决心把孩子给生下来了。”
汤川诧异地回望了她一眼:“我怎么就不觉得这其中有矛盾呢?想生孩子不是女人的本能吗?”
“据说劝她把孩子生下来的人,就是真柴绫音。”
薰的一句话,令物理学家的表qíng在一瞬间冻结住了。之后,他开始缓缓地摇头道:“这个嘛……的确有些矛盾。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这就是女人。”
“的确如此。看来这次最后能够从理论上解决了案件,简直就是个奇迹,你们难道不觉——”汤川看了看糙薙,说了一半的话突然停住了。
薰也看了看自己身旁,发现糙薙已经耷拉着脑袋睡着了。
“在粉碎了一场完美犯罪的同时,他的爱也彻底被辗成了碎片,他感到如此疲惫,也是理所当然的。就让他稍微休息一下吧。”说完,汤川喝了一口杯里的酒。
解说
救济逆流谋杀
——东野圭吾的女xing犯罪讲义
(本文涉及谜底,请阅毕正文后,再行浏览!)
2006年,注定将成为东野圭吾写作生涯中最重要且具有纪念意义的年。是年,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的日剧《白夜行》,不但创下了平均12.28%的收视率,还一举夺得第48届日剧学院奖的四个主要奖项。受其影响,不但该剧的原著小说得以大卖,而且还促成了其早期的一些乏人问津的绝版小说获得再版。此次经历,被视作日本推理界文学与影视之间完美合作的典范,这也为日后“侦探伽利略系列”影剧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同样在这一年,东野创作于2005年的长篇《嫌疑人X的献身》,赢得“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周刊文chūn杰作推理”、“本格推理小说”三大年度推理排行榜前所未有的三冠王,并先后拿下本格推理大奖(第6届)和代表日本大众文学最高荣誉的直木奖(第134届),继陈舜臣、桐野夏生之后赢得了推理界“获奖三冠王”(囊括乱步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直木奖三项大奖)的无上光荣。
稍微熟悉一点东野的读者都知道,《侦探伽利略》、《预知梦》、《嫌疑人X的献身》构成东野圭吾的“侦探伽利略系列”。而他本人在此之前,是从来不撰写“系列小说”的。当然,这里所说的“系列小说”有一个相对严格的评判标准,即系列中各个作品之间的最低关联度。所谓最低关联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没有统一的形象一致的系列主角,没有具备明显的时空承继色彩的背景qíng节。以这两方面来观察东野此前创作的作品,我们将会明确感受到这种非关联xing。
与《侦探伽利略》和《预知梦》相比,《嫌疑人X的献身》有三个特别之处:一是作为该系列的首个长篇,受篇幅影响,东野在处理这部作品时有较大的区别;二是作品在内容上不再以一个玄妙绚丽、充满神秘气质的谜团开场,而是在初始章节就切入朴素平常的死亡事件,扬弃诡谲的杀人场景和离奇的杀人手法,复归日常秩序的本格jīng神;三是小说人物设置上,汤川的戏份明显减弱,以其“对手”身份出现的数学天才石神哲哉成了真正的主角,尽管后者在两人的对决中遭遇重击,却愈加引起读者的同qíng和尊重。
而该作的续作《圣女的救济》,也基本承袭了力述三个特征。
独立xing与名侦探
《嫌疑人X的献身》赢得莫大成功之后,东野圭吾先是在文艺杂志《ALL读物》发表了短篇推理作《落下》(后来成为第三本“伽利略系列”短篇集《伽利略的苦恼》中的首个短篇),安排了新人女刑警内海薰的初次登场,并与汤川学首次合作,破解离奇的坠楼死亡事件。之后开始在同一份杂志上连载《X》的续书、该系列的第二长篇《圣女的救济》,时间长达两年。这部几乎不逊于前作的小说完稿之后,作者陆续发表收入《伽利略的苦恼》中的其余四部短篇,最终于2008年10月由文艺chūn秋出版社同时推出两本新书。
在改编自其作品的偶像日剧《侦探伽利略》、《侦探伽利略Φ》和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的轰动热映影响之下,截至今年初,《圣女的救济》销量在日本已逾20万册,而《嫌疑人X的献身》文库本的销量则突破150万册。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是与“系列小说”中“名侦探”这一角色所具备的独特魅力息息相关的。
我们说,所谓“名侦探”角色的塑造,其方法是作家不以诡计设置、细节处理、氛围营造等因素为创作的第一要务,而是力求通过一组“系列小说”来凸显侦探角色的魅力,在侦探身上加入越来越多的“超人”元素,角色越是怪奇非凡、冷静孤僻,越能吸引读者眼球,作家也经由自己一手打造的“名探效应”,体现其自身的存在价值,这种“名探效应”的最大好处,就是扩大了本格推理小说的受众范围,因为它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关注点,使得一些并不喜欢本格推理、但对“萌系”元素和“八卦”对话感兴趣的读者加入其中,尽管可能作品的诡计、谜团并不严谨,更不经典,但仍会赢得大众的追捧。
所以,我们会在《圣女的救济》中读到“内海薰再次从包里掏出ipod,一边听着福山雅治的歌,一边喝着矿泉水”之类的桥段,或者“在粉碎了场完美犯罪的同时,他的爱也彻底被辗成了碎片,他感到如此疲惫,也是理所当然的……”之类“奇怪”的对话。这不禁令人联想到东野在《名侦探的守则》中写到的某个场景,是他骨子里本就喜欢这样的“名探”,还是只想为自嘲提供一个绝佳的范本,我们不得而知。而东野在创作态度上的改弦也并非人人叫好,因为这正是《嫌疑人X的献身》等作品屡遭包括二阶堂黎人在内的古典推理作家、评论家们诟病的主因,在他们看来,本格推理小说根本不应有这样的写法。“伽利略系列”在日本文坛所引发的一场本格推理应该如何来写的大讨论,盖缘于此。要不是笠井洁等权威人士的鼎力支持,东野圭吾恐怕无法那么早就喜获两个“三冠王”称号吧。
毋庸置疑,“侦探伽利略系列”打破了东野圭吾的创作习惯,而作为该系列第四作的《圣女的救济》,其最主要价值便是成就了作者真正意义上的首个“系列小说”,成就了汤川学这一作者笔下的第一名探。如前所述,严格的“系列小说”,最大特点在于其内在的关联度,除了拥有统一的形象一致的“名侦探”外,还必须在qíng节内容上具备某种明显的时空承继色彩,这主要表现为故亊有先后顺序或者因果关系(适合制成年表,比如岛田下的御手洗洁)、人物有生长点(比如塞耶斯笔下的温西爵爷)。设若我们以上述要求来审视“伽利略”的前三部作品,则会发现在《圣女的救济》问世之前,“伽利略”还难称“系列”。而《圣女的救济》一书最终使该系列实至名归,毕竟东野在其中写到了汤川学在石神“沉沦”之后一蹶不娠,开始拒绝糙薙等人的来访,“已经不想再和警方的案件搜查扯上任何关系了。”直到与糙薙xing格特异的内海薰介入其间,她对物理学的了解以及个人的脾xing、谈吐,使得汤川很快与之亲近,并一再给予欣赏的赞誉。加上被请求协査的案件本身所体现出来的“完美犯罪”理xing魅力,最终改变了汤川的态度,从挚友的事件中解脱出来。因此,《圣女的救济》确实是部续作而非那类“关系暧昧”的姐妹篇,问吋它还保持了与前作合拍的一致xing,都是以单个案件单个诡计来支撑整部作品,简约而乂不失华彩,尽管在结尾的安排上落入了偶像剧的俗套,无法堪比《X》的那个经典场景,但还是因为设定了一场难忘的顶级对决,而终使本作在整体xing上得到较高的打分。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野圭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