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绣花鞋/梅花党_张宝瑞【完结】(22)

阅读记录

  僧人甲搬过一坛酒。

  王璇举着坛子一仰而尽。

  僧人甲赞道:“大师好酒力!”

  僧人乙也惊呆了。

  糙地上一片湿迹。

  原来王璇脱去鞋,赤着双脚立于糙地上,脚趾间酒液淋漓。

  僧人甲说:“大师,这是怎么回事?”

  王璇朗朗笑道:“这算不了什么,我不过运气而已,这一坛酒,虽然喝进腹中,但是运气下达,驱酒从足心涌出来。”

  二僧人知此人有来历,急忙起身鞠躬,说道:“弟子甘拜大师为师,请师父受徒弟一拜。”

  王璇合掌吟道“本xing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

  僧人甲跪伏于地,说道:“弟子自小喜欢舞枪弄棒,可是要得到真功夫,只凭一般的武师指点不行。弟子观大师内力非凡,真是铁鞋踏破无觅处……”

  王璇闭目不语。

  僧人甲说:“大师是不是觉得我的根基不行?”

  他抄起一根木棒,施展全部本领,腾挪闪跃,进退便捷,一根棒舞的呼呼生风,棒如旋风,只见其人,不见其形。

  僧人甲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再看王璇,已端坐毛驴,鼾声大作。

  僧人甲面有愠色,说道:“大师,你是不是觉得我技艺不jīng?”

  王璇睁开眼睛,说道:“你的棒圆而不方,滑涤而无弧棱,你向我打。”

  僧人甲将棒向她打去,她一挥袖子,那木棒仿佛被吸住一样,粘住王璇的袖子,袖子向东,木棒向东;袖子向西,木棒向西。

  僧人甲拼命拽拉,也无济于事。忽然,她的袖子向上一挥,那木棒嗖地向半空飞去,折为两截,散落于地。

  僧人甲倒退数步,趔趄着跌在地上。

  王璇笑道:“棒子是圆的,而要当方的用,表面虽光滑,而要当成有棱角,绝非易事,我十年锻炼臂力,二十年养气,才练到这个地步,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啊!”

  王璇说完,一拂袖,骑着毛驴“嘚嘚嘚”地跑远了,消失在迷蒙的土路上……

  二僧人怔怔地坐在地上。

  白薇暗自思忖:刚才那个妇人武功了得,看来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晚上,白薇走出僧房,来到清洁法师的房前。

  清洁法师散动长发,以长发蘸墨,在雪白的墙壁上,甩写出一个四尺高的“佛”字,遒劲有力。

  白薇“啊”地叫出声来。清洁法师见是白薇,淡淡一笑。问道:“你还没睡?”

  白薇嫣然一笑:“我可以进来吗?”

  清洁法师点点点。

  白薇走进屋,清洁法师示意她坐在椅上。

  白薇赞道:“真是好书法,名不虚传。师父,您的长发?”

  清洁法师说:“入寺前留下的。”

  清洁法师一回头,长发上的碎墨滴在脸上、身上,她几乎成了“墨人”。

  白薇咯咯笑出声来。

  清洁法师说:“不好意思。”

  白薇说:“师父,我来给您洗头。”

  白薇出屋,一会儿,端了一盆温水进来,给清洁法师洗头。

  清洁法师说:“真是不好意思,麻烦你了。”

  白薇说:“我要不给你洗,这屋子就成了墨池了。”说着为清洁法师洗头。

  清洁法师说:“好舒服。”

  白薇问:“您练书法几年了?”

  清洁法师回答:“十年了。”

  白薇说:“真是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以后您教我书法,我就给您洗头挠头。”

  清洁法师说:“那当然好。”

  白薇出外倒水,猛见前面有个黑影一闪,她倒了水,放下盆,朝那黑影追去。追进大雄宝殿内,一片漆黑,突然烛火燃起出现六个翩翩起舞的飞天,她们有的扛琴抱琵,有的枕笛横笳,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白薇揉揉眼睛,环顾四周,她走出殿堂,回到房中。

  白薇说:“师父,真是出现奇迹了,大雄宝殿添了六个飞天。”

  清洁法师说:“大雄宝殿哪里来的飞天?飞天在西域敦煌。”

  白薇拉起清洁法师的手打自己:“有点疼,不是梦里,师父,您随我来。”

  二人走进大雄宝殿,那六个飞天不见了。

  白薇说:“真是奇怪。”

  清洁法师说:“你的眼睛莫非看花了?”

  白薇自言自语:“莫非寺里来了生人?”

  二人走出殿堂。

  明月溶溶,繁星点点。

  白薇说:“月光多好。”

  清洁法师吟道:“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白薇说:“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师父,您的家乡在哪里?”

  清洁法师岔开道:“寺院里有一个池塘,栽着莲藕,好美,我们去那里。”

  二人来到后面的池塘,荷花亭亭玉立,翠叶飘溢水珠。

  两个人倚着白玉栏杆。

  清洁法师问:“红尘,你听说过舍身饲虎的故事吗?”

  白薇摇摇头:“师父,讲给我听。”

  “在很早很早的时候,阎浮提洲有个叫摩诃罗檀那的国王,他有三个儿子。这一天,国王带着三个王子、王后和侍臣出城游玩。国王、王后累了,便坐下来歇息,三个王子走进深山,看见崖下有两只初生的小老虎,围绕着一只饿得奄奄一息的母老虎求食。小王子对两个哥哥说:‘这只老虎一定是饿极了,哪里有奶水喂小老虎,我看它好像要吃掉那两只小老虎。’路上,小王子想:如今遇着这积福的机会,我为什么不献出身体,去解救世上苦难的生灵。于是小王子返回深山,爬到悬崖上,用树gān划破脖颈,血流如注,然后纵身跳崖,坠落老虎身边。三只老虎吸吮了他的鲜血,才渐渐恢复些气力,又吃了他的ròu,吃得只剩下一堆白骨。这时,大地震动,日月星光,鲜花缤纷,山呼海啸,在白骨和血迹斑斑之中,升起一座七宝舍利塔。”

  白薇听着听着,不禁有些恍惚。

  第二天上午,阳光融融。

  大雄宝殿内,清洁法师正在打坐,众尼姑恭立两侧。

  清洁法师问:“红尘,我问你,我在修行时最忌讳什么声音?”

  白薇说:“师父在修行时最讨厌嘈杂的声音,而所有的声音之中,最讨厌的就是人的声音。”

  清洁法师说:“很多寺院都建在山林之中,是不是为了舍动取静呢?”

  白薇回答“那是因为几次劫难之后,都市的和尚受到迫害,许多有德行的高僧隐入山林修行,这也是中国佛教的命脉延续的重要原因。”

  清洁法师说:“这也是一个原因,实际上世间没有无声的地方,你就是把耳朵塞起来,也不行。要收散心,放散心,让声音进来。你的心不要随环境转动,你的心不动,任由外面的事物动。红尘,你听好了。”

  白薇原地打坐闭目养神。

  过了一会儿她一骨碌爬起来,说:“果然如此,真是神妙。”

  “神妙的事qíng还多着呢。”

  清洁法师口中念念有词:“手把青秧cha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弟子们,有谁能说出退步原来是向前的真谛?”

  一个尼姑回答:农夫cha秧是边cha边退的,正因为他能够退后,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cha好,所以他cha秧时的退步正是向前进步。”

  清洁法师说:“好。”

  清洁法师转向两个尼姑,年轻的尼姑叫悟净,老年尼姑叫悟通。

  清洁法师说:“悟净,你就要离开本寺到南方去开拓新的人生,我送你三字箴言。”

  悟净说:“弟子洗耳静听。”

  清洁法师说:“不要怕。”

  悟净说:“弟子牢记。”

  清洁法师说:“悟通,你就要回家乡主持寺庙,我也送你三字箴言。”

  悟通说:“弟子当做座右铭。”

  清洁法师说:“不、要、悔。”

  悟通说:“弟子终生受用。”

  下午,清洁法师与白薇来到寺中花木繁茂的池塘边。

  白薇问:“师父,这三字箴言是什么意思?”

  清洁法师说:“年轻人开始踏上人生的征途,任凭风雨多,全然不要怕。初涉人生,开拓生活,需要勇气。人到老年,夕阳西下,日暮途穷,凡事已过,何必后悔,图个自得其乐。”

  白薇说:“看来各个年龄段的人生态度也不相同。”

  清洁法师说:“qíng感生活亦是如此,十几岁人的心扉是透明的,虽然关着但是门里门外的人能够打照面;二十几岁人的心扉是木头的,虽然内外隔绝,但只要有爱qíng的火焰,就能将它烧穿;三十几岁的人的心扉是防火的石门,冷硬而结实,虽然热qíng的火易烧开,但柔qíng的水却能渗透;四十几岁人的心扉是金门,既耐火烧,又不怕水浸,只有金钥匙才能打开。”

  白薇听了,若有所思,喃喃自语:“我的心扉或许有一天成为石门,烈火烧不开,洪水浸不进,与世隔绝,坚硬不朽。”

  清洁法师说:“红尘,快不要说这傻话,你的心扉就是玛瑙门、翡翠门,也能有人用金钥匙打开……”

  白薇听了,心里涌起一阵激动:那我的心扉是佛门呢?

  清洁法师说道:“除非有人在这佛门上刻满‘爱’字。”

  白薇喃喃自语道:“我的心灵正成为腐朽的木头,朽木不可雕也…… ”

  山林间。白薇在林中散步。地上有一蓝色碎玻璃片,她拾了起来,举到眼前,画面上呈蓝色天空,树木皆是蓝色。

  树gān上,一只可爱的小松鼠正朝她作揖,白薇喜出望外,飞步上前。小松鼠一动不动。

  白薇说:“你这只可爱的小jīng灵。”

  她将小松鼠轻轻抱到怀里。

  白薇说:“小松鼠,你一定饿了吧?寺里有好多好多的果子,你也换换胃口,别老啃那gān松子,又gān又涩,不,你一定渴了。”

  白薇抱着小松鼠往寺里走去。

  晚上,白薇在房间内给小松鼠洗浴。小松鼠在大木盆里怯生生地望着四周。

52书库推荐浏览: 张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