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_马伯庸【完结】(107)

阅读记录

  张小敬不太敢直视那双眼睛,只得含含糊糊地点了一下头。

  “所以我希望你能参加水力宫的行动,这样我便能对手下有个jiāo代。”萧规眨眨眼睛,“放心好了,这次行动不会让你为难,很过瘾,保证对你胃口。”

  “那么它到底是什么?”

  “很快你就知道了。现在还不到时候,免得惊动了外头的龙武禁军。”萧规卖了一个关子。听到这句话,张小敬心念电转,突然想到一个绝好的借口:“外面是龙武禁军吗?”

  “当然,天子在勤政务本楼,卫戍自然得用他们。”萧规很奇怪,张小敬怎么会问这么低级的问题。

  “我是说,大灯楼的外围保卫工作,也是龙武军负责?不是左骁卫?不是千牛卫或万骑?”

  萧规说肯定是龙武军,他们的车队进入广场时,接受过好几道岗的检查,一看那些哨兵肩盔上的虎贲标记就知道。他不明白张小敬纠结这个做什么。

  张小敬脸色凝重:“如果是龙武军的话,那我们可能会陷入麻烦。”

  “嗯?”

  “龙武禁军的大将军叫陈玄礼。我当万年县不良帅时,跟他打过几次jiāo道。这个人做事十分细致,凡事都会亲自过问。大灯楼这么重要的设施,他在举烛之前,绝对会前来视察一下,你做了应对准备没有?”

  萧规立刻听明白了张小敬的顾虑所在。

  他事先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很可能会有人进入灯楼窥破内qíng,所以在玄观里留了几个机灵的,化装成虞部的小吏和守卫。这些人已被面授机宜,无论谁要闯入检查,一概挡住,理由就一个——“耽搁灯楼举烛,只怕天子震怒”,一听这个,对方多半就会放弃。

  可如果真像张小敬说的,前来视察的是陈玄礼,那几个人恐怕挡不住——其实张小敬并不清楚陈玄礼是否会亲自来,但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可用的借口,他必须把五成可能说成十成。

  萧规皱眉道:“那该怎么办?”

  “只有一个人能挡住陈玄礼。”

  “谁?”

  张小敬把目光往那边瞥去,毛顺从地上刚刚爬起来,正痛苦地揉着腰。

  萧规眼神立刻了然。毛顺这个人xing格虽然懦弱,可在匠技上却有着无上权威。若他以危害机关为由,拒绝外人进入,就算是陈玄礼,只怕也无可奈何。

  张小敬见萧规已经被带入节奏,立刻开口道:“反正我在此间也无事做,不妨让我带毛大师下去,在玄观以备万一。你们安装完之后,下去与我等会合,再去水力宫。”

  萧规沉思片刻,觉得这提议不错,便点了点头。他又叫了两个护卫,护送张小敬及毛顺两人下去。这个安排,说明萧规的疑心仍未彻底消除。张小敬心想,萧规果然不会放心让一个刚投降的人,带着一个深谙内qíng的工匠离开——即使这个人是他的老战友。

  他故意表现得无所谓,主动走到毛顺那边去,让萧规给两个护卫叮嘱的机会。毛顺这时还未明白发生了什么,张小敬粗bào地把他拎起来,然后凑在他耳边道:“一切听我的。”

  毛顺连忙点点头,舒展身体,任由张小敬牵动。那边萧规也jiāo代完了,两名护卫过来,一前一后,保护着他们两个朝楼下走去。萧规则转身过去,继续督促工匠完成最后的安装工作。

  从灯楼上下到玄观,也并非易事。那些悬桥彼此之间空隙很大,有限的烛光只能照亮周围一圈。他们必须谨慎地沿着楼边一圈圈地转,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一脚踩空,直接跌落到漆黑的楼底下去。

  在昏暗的空间里,一行四人上下穿行,悬桥与竹架不时发出吱呀的声音,随时可能断裂似的,远看有如鬼魅浮空。外头的喧天歌舞,透过灯楼蒙皮阵阵传来,在这个yīn森空旷的灯楼里形成了奇妙的音响效果。那种感觉,就好像是yīn阳两界被撬开了一条fèng隙,从人间透了一点阳气过来。

  “你是哪里人?”张小敬忽然开口问道。带路的护卫开始没反应过来,直到他感觉到肩膀被拍了一下,才意识到是跟自己说话。

  “在下是越州的团结兵,柱国子。”

  “哦?”张小敬略觉意外,团结兵都是土镇,只守本乡,但若是父祖辈加过“柱国”的荣衔,身价可就不同了,少说也能授个旅帅。

  这种级别的军官,也跟着萧规搞这种掉脑袋的营生?张小敬暗想着,头向后一摆:“那你呢?”后面的护卫连忙道:“在下来自营州的丁防。”

  缘边诸州,皆有戍边人丁,地方军府多从中招募蕃汉健儿。张小敬道:“哦?河北那边啊,我记得你们那出了个平卢节度使?”

  “对,安禄山安节度,就是营州的。”护卫恭敬地回答,“我就是他麾下的越骑。”

  听到这名字,张小敬就着烛光又看得仔细一点,果然这个护卫有点胡人血统:“那你怎么会从平卢军跑到这里来?”

  护卫苦笑道:“长官擅动军粮,中饱私囊。转运使派账房来查,反被他一把火连粮仓一起给烧死了。我因为之前得罪过长官,被他说成纵火之人。无从辩白,只能逃亡了。”

  “咳,哪儿不是这样?天下乌鸦,总是一般黑。”前面的护卫cha嘴道,想必他也碰到过什么怨恨之事。后面的护卫辩解了一句:“安节度倒是个好人,讲义气,可惜这样的官太少了。”

  张小敬只是起了一个头,这两个护卫自己便大倒起苦水来。看来萧规找的这些人,经历都差不多,都是受了大委屈的军中jīng英。

  “您又是怎么认识龙波长官的?”其中一个护卫忽然好奇地问道。

  “呵呵,这可说来话长了。”张小敬把自己和萧规在烽燧堡的经历讲了出来,听得两个护卫一阵惊叹,眼里闪着钦佩与同qíng。

  他们可没想到,眼前这独眼汉子,居然和萧规是同一场死战中幸存下来的,难怪两人关系如此融洽。他们对曾经一起上阵杀敌的人,有着天然的好感和信任。

  张小敬继续讲了他回长安当不良帅的经历、闻记香铺的遭遇,还有在靖安司受的种种委屈,很坦诚,没有什么添油加醋的地方。两个护卫几乎都听傻了,这个人一个时辰之前还是最危险的敌人,可现在却成了首领的好友,可仔细一想,他转变立场的原因,实在是太让人理解了,把人bī到这份儿上,怎么可能不叛变?

  这一段路走下来,两名护卫已经被张小敬完全折服,无话不说。没费多大事,张小敬便套出了萧规对他们的叮嘱:“只要张小敬和毛顺不主动离开玄观外出,就不去管。”

  不外出,便不能通风报信。换句话说,在灯楼和玄观内随意行动都没问题。

  张小敬摸到了萧规的底线,心里就有底了,他忽然抛出一个问题:“你们恨朝廷吗?”

  两名护卫异口同声:“恨。”

  “如果你有一个机会,让大唐朝廷毁灭,但是会导致很多无辜百姓丧生,你会做吗?”张小敬的声音在黑暗中不徐不疾。

  “当然做。”又是异口同声。很快一个声音又弱弱地问道:“很多是多少?”

  “五十。”

  “做!”

  “如果你们报复朝廷的行动,会让五百个无辜平民死去呢?”

  “会……吧?”这次的回答,明显虚弱了不少。

  “那么五千人呢?五万人呢?到底要死多少百姓,才能让你们中止这次行动?”

  “我们这次只是针对朝廷,才不会对百姓动手。”一个护卫终于反应过来。

  张小敬停下脚步,掀开蒙皮朝外看看:“你来看看这里,现在聚集在广场上的,差不多就有五万长安居民。如果灯楼爆炸,勤政务本楼固然无幸,但这五万人也会化为冤魂。”

  两名护卫轮流看了一眼,呼吸明显急促起来。外头人头攒动,几乎看不见广场地面,五万条xing命只怕说少了。哪怕是不信佛、不崇道的凶残之徒,一次要杀死这么多人,也难免会觉得心中震颤。

  营州籍的那个护卫疑惑道:“您难道不赞同这次行动吗?”张小敬瞥了他的刀一眼,不动声色:“不是不赞同,而是得要未雨绸缪。我听一位青云观的道长说过,人若因己而死,便会化为冤魂厉鬼,纠缠不休,就算轮回也无法消除业孽。有一人冤死,便算一劫,五万人的死,你算算得在地狱煎熬多长时间?”

  唐人祭神之风甚浓,笃信因果。两名护卫听了,都面露不虞:“那您说怎么办?”

  “我刚才上来时,见到玄观顶檐旁上有一个顶阁,里面供奉着真君。我想在这里祈禳一番的话,多少能消除点罪愆。”张小敬说是商量,可口气却不容反对。

52书库推荐浏览: 马伯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