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子也有同感。可能是和憎恨田仓的姐姐一条心吧。
来到车站,离开往东京的列车发车还有30分钟。典子想起来去阿沙子家的事,于是往东京的阿沙子的住处打电话。
“是的。先生回来了,可……”
接电话的,是那个女佣。
“什么?太疲劳了,一回来就休息了。”
村谷阿沙子外出回来了。这回典子他们一定要去会见她了。
“那么,请转告大约两小时以后我们将去府上拜访。”典子说道。
“是。……可是,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她qíng绪不好,……”
女佣的声音也许由于某种心理作用,有点儿颤抖。
“无论如何请转告将要来拜访。”典子挂断了电话,对龙夫说:
“村谷先生看来明显失常。”
说着缩了缩脖子。
3
从藤泽乘湘南电车在品川下车,由山手线到涉谷,从那儿换乘井头线在东松原下车。仅乘车,就足足需要一个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因此,典子他们走出车站,沿着商店街缓缓的坡道走下去时,天色已经暗下来了。
两侧的商店灯光明亮,村谷阿沙子的家在从水果店旁边拐弯的道路的深处。经过灯光烁烁的水果店,立刻感到周围一片漆黑,黑色的树丛绵延不断。
“这路太黑了。”崎野龙夫不满地说。
透过漆黑的树丛,泄露出住家若有若无的灯光。
“已经快到了,就在那儿。”
典子说。象是在鼓励龙夫。主张今天无论如何也要见到村谷女士的是典子。只有她的脚步声急促地响着。
村谷阿沙子的家也淹没在黑暗的静夜之中。树篱深处,门口那盏灯孤零零地闪烁着。
“已经睡觉了吧?”龙夫担忧地嘟嚷着。
女作家看起来心qíng不好,在电话里女佣这么说。女作家白天不在,她一定去探访丈夫亮吾的行踪了,因此,不愉快大概是因为目的没有达到。亮吾究竟是到哪儿去了呢?这是人们包括我们自己都要探求的。今天,应当听听女作家自己是怎么说的。
两个人在乘电车来这儿的途中已经这么商量过,可是无论怎么说,听说女作家心qíng不好,在她家门前龙夫还是踌躇不前。
想说他一句“真没志气”,然而又qiáng忍住的典子,出乎意料地站到前面,摁响了门铃。
龙夫站在后面,似乎在四顾左右。
透过玻璃可以看到灯亮了。门被打开,从半开的门里露出脸来窥视的,是那个年轻的女佣。
“请进。”女佣行了礼。
“先生呢?”典子问道。
“嗯,已经睡了。”
典子借着灯光看了看手表,还不到8点。
“那,男主人呢?”
“还,还没有回来呢。”女佣犹豫着回答。
“是这样。那么请转告先生,实在对不麵,我务必要拜望先生。”
“是,请稍等。”
女佣消失在走廊深处。
龙夫走到典子身边。
“利子。今天的女佣,是和阿沙子女士一起去箱根的那位吗?”他小声问典子。
“是的。”典子回答。
“如果是的话,假如不能见到阿沙子女士,问问这个女佣怎么样?”
“她看来是个嘴很严的人,恐怕没什么用。”
“如果没什么用,那是那时候的事。总之,可以试试嘛。”
对龙夫的耳语,典子表示同意。
这时,门口看到女佣的身影在晃动。
“先生同意见面。”女佣行着礼说道。
“是吗?多谢。今天失礼了。”
女佣走在前面,典子和龙夫紧随在她身后。
走廊上只悬挂着光线昏暗的电灯,每间房子都被纸隔扇遮蔽着,使人感到确实是已经安寝入静了,然而,只有最里边一间,向外透she出亮堂堂的光。
这是典子和村谷阿沙子多次会面时来过的房间。只有八席宽,正中放置着黑檀木的会客桌,摆设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品,总之这儿不是女士的书斋,而是专门会客的客厅。典子在走廊上行了礼。
“可以进来吗?我是椎原。”
“啊,请进。”
里面传出女子高亢的声音,典子吃了一惊。声音气冲冲的,明显透露出“qíng绪不好。”
典子战战兢兢地把手伸向纸隔门。
村谷阿沙子肥胖的身躯坐在黑檀木的台子前。她的圆脸毫无动人之处,深深的皱纹,小小的眼睛发出滞钝的光。但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仪表堂堂。
只看了一眼,典子就低下头来。
“这么晚了还来打扰实在对不起,这次来是为稿子的事致谢的。”
似乎龙夫也马上在后边行了礼,坐了下来。
“你们。这次是为那件事来的吗?”
阿沙子用尖厉的声音劈头问道。这可以理解为对夜晚来访的非难,也可以理解为“稿子jiāo了已经好多天了,为什么不早点来呢”的叱问。
“是的。本来应当更早一些来拜访的,可是打过电话,先生不在家,所以现在才来。虽然知道先生已经休息了,依然想当面向先生致以深忱的谢意。”
典子扬起脸来说道。正面看去,阿沙子脸上没有一丝笑意。
“是吗?不足挂齿。”
她似乎是说,其实不必。
“是的。不过,总编辑特别高兴,他说,多亏您惠赐大作,这一期杂志才有了顶梁柱。实在太感谢了!”
典子再一次低下头。虽然说了白井没说过的话,但在这种qíng况下不得不这么随机应变。
“譬如,我到箱根,住在那儿等着,总觉得给先生添了不少麻烦,实在抱歉!”
“不,没有什么。”
阿沙子虽然措词如此,然而语调仍然是生硬的。
这时,女佣送上了茶。把三个茶杯分别放在各人面前。在明亮的灯光下的女佣的脸,可能对于主人的不愉快忌惮,看起来毫无表qíng。年轻的皮肤,略微有些苍白。
“好了,你去看看门关好没有!”阿沙子厉声命令道。
“是。”
女佣象被追赶着一般退了下去,而典子却感到自己也象要被撵出去一样。
“先生。”
典子想,得坚持下去,双手捧着茶杯问道:
“在我所投宿的骏丽阁附近,先生也认识的田仓从悬崖上投身自杀了,先生,您知道了吗?”
恰巧这时女作家把茶杯放在口边,她咕嘟喝了一口,然后依然语气生硬地回答说:
“是的。在报纸上看到了。”表qíng毫无变化。
所谓看了报纸才知道的,显然不可相信。那天早上的骚乱一定会传到相邻的对溪庄的。这样的话就应当会传入村谷一家某个人耳中。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松本清张 松本清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