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悬疑录3:长恨歌密码_唐隐【完结】(3)

阅读记录

  ● 王质夫:白居易挚友,皇太后王氏的族兄,对白居易的文学创作影响极大。

  ● 陈鸿:白居易和王质夫的好友,曾任太常博士。著有传奇小说《长恨歌传》,讲述杨贵妃从入宫到死于马嵬坡后的故事。

  ● 元稹:唐代诗人,风流才子。曾与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结成莫逆之交。

  ● 李贺(长吉):唐代诗人,字长吉,裴玄静未婚夫。有“诗鬼”之称,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终生郁郁不得志,27岁即英年早逝。

  ● 裴度:唐代四朝宰相,文学家,裴玄静叔父。继武元衡之后辅助唐宪宗李纯削藩,平定淮西,功业卓著。

  ● 吐突承璀:神策军中尉,唐宪宗最宠信的宦官,心机颇重,权势极大。

  ● 郭念云:唐宪宗的贵妃,唐朝大将郭子仪的孙女。因郭家背景显赫而遭到唐宪宗的忌惮,一直不肯册封其为后。

  ● 李忠言:唐宪宗之父——唐顺宗最信任的内侍,顺宗死后成为其丰陵的守陵人。

  ● 陈弘志:唐宪宗的贴身内侍。

  ● 禾娘:女刺客聂隐娘的徒弟,一直暗恋崔淼。

  ● 李弥:诗人李贺的弟弟,智力低下,但记忆力惊人。

  ● 郭鏦:郭子仪之孙,升平公主和郭暧之子。娶顺宗之女汉阳公主李畅为妻,极受恩宠。

  ● 郑琼娥:十三郎李忱的生母,原为叛臣李琦之妾,后成为郭贵妃的侍婢,受唐宪宗临幸生下李忱。

  ● 汉阳公主:唐宪宗李纯的胞妹,后嫁给郭鏦。一生历经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六朝。

  ● 贾桂娘:兴庆宫中的年迈宫奴,幼年时曾侍奉过杨贵妃。

  ● 柳泌:唐代方士,因自称能炼出不死之药而被唐宪宗看中,并命他至台州任刺史,驱使吏民采药炼。

  ● 冯惟良:唐代道士,天台山道长,韩湘的师父。

  楔子

  一个寻常秋夜。

  浔阳江头湓浦口,水平如镜,映出一轮无瑕的圆月。洁白的月光下,漫延于江畔的紫色荻花和火红枫叶也仿佛褪尽了色彩。

  忽然一阵微风拂过,荻花随风摇摆,从花丛中影影绰绰露出一叶扁舟。舟上的数名黑衣人赶紧压低身子,目光依旧死死地盯在前方不远处的江面上——那里泊着一支小巧精致的画舫。恰在此时,舱房中有人将一扇舷窗推起。窗内透出荧荧如豆的一线烛火,瞬间似流星升起在浩渺水面之上。

  整个江心,都被这盏红烛照亮了。

  烛光的中央,是一位侍女娇柔的侧影。容貌虽然恍惚,但当她轻抬玉臂时,便有一阵抛珠碎玉般的琵琶曲声从窗内传出,在寂静的江面上流淌开来。

  以荻花为掩护的小舟上,首领模样的黑衣人低声道:“准备动手!”

  甲板两侧的黑衣人操起船桨,轻轻划动。小舟无声无息地从荻花深处荡出,朝明烛的方向而去。

  琵琶曲声却突然停止了,从画舫的后方又冒出一艘船来。双方船工大声打过招呼,后来的船便稳稳地停在了画舫旁边。原来这船驶来的方向恰好被画舫遮挡,难怪小舟上的黑衣人们此前毫无察觉。

  “停!”首领猛一挥手。

  小舟在荻花丛的边缘再次埋伏下来。因为更靠近了些,画舫上的动静看得越发真切。只见船工在两船间搭上木板,高高挑起数只红灯笼,照着一位青衣文士,经踏板走上画舫。

  看他的面容和体态,也有些年纪了。颌下几绺长髯倒还漆黑,梳理得整齐飘逸,神态从容中透着文人特有的聪敏与清高。

  小舟上的黑衣首领一愣:“怎么是他?”

  青衣文士刚登上画舫,船舱中就有人迎出来,向他款款致意:“司马大人。”

  “娘子。”江州司马白居易微笑还礼,“我答应娘子的诗已作好,今夜特意送来。”

  女子的怀中还抱着琵琶,垂首谦道:“妾身微贱,怎敢劳白司马大驾,亲自前来送诗。”

  “娘子过谦了。其实,白某想的是——”白居易注视着女子道,“如果娘子喜欢这首诗,再为我弹奏一曲便足够了。”

  女子闻言,抬起头来。灯笼的光直照在她的脸上,白居易悚然发现,她似乎比自己昨夜所以为的更年长些。五官无疑是娟秀动人的,可以想见当年的她是何等美貌,但如今的的确确韶华已逝。

  奇怪?白居易暗自思忖,昨夜女子说过老大色衰的话,不过当时她的脸隐在烛光背后,再加犹抱琵琶半遮面,她的身姿、仪态和言谈,总给白居易一种感觉,此女最多不过半老徐娘的年纪。但此刻看来,她的年龄应该远远大于他先前的估计。

  “司马大人,请进舱内坐吧。”

  白居易回过神来,忙随女子步入船舱。坐定之后,他从怀中取出诗卷,在案上摊开。

  “娘子请看。”

  她一字一顿地念道:“琵——琶——行。”

  白居易的心中一阵悸动。按说他已是名动天下的大诗人,但每次听人吟诵自己的新诗时,仍然无法抑制这份自豪和紧张兼而有之的心情。尤其是今天,不知为什么,当他面对这位被自己所歌咏的琵琶女时,竟然生出一份学生般谦卑的心态来,迫不及待地想得到她的首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随着女子低低的吟诵,昨夜在江上巧遇的情景,又一幕幕地展现在白居易的眼前。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女子停下来,轻轻道了声:“好。”

  白居易矜持一笑,后面还有更好的,对此他太有信心了,自己连夜挥就的这首长诗将成为继《长恨歌》之后的又一阕千古绝唱,其中的字字句句必将征服无数人心,当然也包括面前这位神秘的女子。

  女子继续念着:“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她念得越来越快,语调中传达出一种无法掩饰的激动,仿佛正有什么东西从她的内心深处觉醒,即将破壳而出。

  白居易也跟着心潮澎湃起来。于他,诗作获得欣赏和共鸣并不算意外,但此刻的他却感到兴奋莫名。

  女子念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突然朝白居易投来一瞥。这一瞥意味深长又情思缱绻,立刻使白居易忘记了对她年龄的怀疑,竟有些神思恍惚起来。

  少顷,才听见女子继续念:“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她轻轻笑道,“善才服那句,倒是昨日妾亲口所说的。只是这秋娘妒么……”

  “哦,白某听娘子昨夜谈到当年盛况,色艺双绝,艳冠京城。故作此句。怎么,娘子觉得有何不妥吗?”

  “我是想问,这个秋娘,指的是谁?”

52书库推荐浏览: 唐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