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方丈迈前一步,高唱法号道:“阿弥陀佛,请问对面是哪位大人,亲临鄙寺有何贵干?”
绯袍官员身旁一人喝道:“狂妄僧人,还不快拜见台州刺史柳大人!”
永清方丈不慌不忙地回答:“我朝历来有规矩,僧人无须拜官。”
他们的对话在精舍中听得一清二楚。崔淼望向裴玄静,发现她也在用目光向自己发问,于是缓缓地点了点头——竟然是柳泌!
他们几个都没有见过柳泌,但崔淼听韩湘描述过他,因而能够断定,此刻率领着一队官兵堵在国清寺外的,正是那位因炼丹而受到皇帝宠信,进而从方士摇身一变为五品刺史的风云人物——柳泌。
也是这个柳泌,纠集了乾元子为首的一伙所谓的道士,到处招摇撞骗蛊惑民众,以极其恶劣的手段打击佛教,同时也败坏了正统道门的名望,将原已夹缠不清的佛道关系搞得越发冤冤相报、乌烟瘴气。更是这个柳泌,私下与吐蕃奸细勾结,还不知有什么可怕的图谋。
“是柳泌!”冯惟良也发出一声低低的惊呼,“糟糕。”
“冯道长见过他?”
冯惟良摇头道:“咳,他到台州来当刺史,不就是打着上天台山采药炼丹的名号吗?所以刚走马上任不久,他就把天台山上的各派道长都叫去刺史府中,好一番教训,意即让我们给他献药献丹,活脱脱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我懒得理睬他,托故不去,只叫一名弟子前往,据说当时他非常不高兴。我本来还担心他会上山骚扰,几个月过去倒风平浪静,我便略放了点心。万万没想到,他偏挑在这个时候来了!”
裴玄静问:“冯道长,难道你就没有怀疑过,这位柳刺史来台州是否另有所图?”
冯惟良长叹一声:“想过,可是不敢想下去。唉,还是听天由命吧。”
也就是说,他确实担心柳泌是冲着玉龙子而来的,但却没有应对的办法。裴玄静突然醒悟到,为何当自己说出取得玉龙子的暗语时,冯惟良会流露出那么如释重负的表情来。他肯定希翼着,裴玄静他们能将玉龙子带出天台山,以免它落入柳泌之手。
可惜,他们终究慢了一步。
石梁对面,柳泌大人开口了。他的声音干涩犀利,像极了一杆铁杵钻入耳蜗,令人不堪忍受却又不得不忍受。
他慢条斯理地说:“本官今天是来要人的,国清寺没必要搅在其中。永清方丈,本官劝你识相避祸,让相关人等出来见我吧。”
“刺史大人要的是什么人?”
“裴玄静。”
永清方丈反问:“裴玄静是谁?”
“是一位女炼师。”柳泌阴笑着说。
“原来如此。可鄙寺是一座佛寺啊,柳大人不知道吗?”永清方丈答得很是从容。
精舍之中,裴玄静诸人却听得惊心动魄。自从离开青城山后,他们已经非常小心了。况且以聂隐娘的功夫而言,任何人想要偷偷摸摸地跟踪他们,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很显然,柳泌派出的眼线根本没有必要隐匿行藏,因为他们是以官府的身份公开行动的。
裴玄静懊恼万分,是自己太大意了!他们一门心思奔着天台山而来,满脑子都是《长恨歌》、王质夫和玉龙子的故事,却忽略了天台山所处的台州刚刚迎来了一位新刺史。而这位柳泌大人恰恰是和裴玄静前后脚出的长安城。
瀑布奔流之中,又传来柳泌的话音:“我当然知道这是一座佛寺,但我也知道裴玄静就在里面,她是当今圣上要的人。永清方丈,我劝你好自为之,速速将她交出来吧。”
裴玄静就要往外走,聂隐娘一把将她拉住:“你干什么!”
冯惟良道长也说:“裴炼师切不可自投罗网。你放心,柳泌他们过不来。”
“过不来?”
只听石梁前,两方对峙的局势越发紧张起来。
永清方丈说:“国清寺中确实没有一位裴姓女炼师。”
柳泌冷笑:“既然如此,我们就来搜了。”
伴随着永清方丈淡淡的一个“请”字,裴玄静的心抽紧了。聂隐娘和崔淼一人一边,靠在精舍的窗前凝神向外观看,却都示意裴玄静退得远一些,免得被对面之人窥见。
她只能退避到精舍中央,下意识地等待着官兵涌来的喧哗。可是等了等,外面却只有瀑布倾泻的声音,再看聂隐娘和崔淼的嘴角,同时浮起暧昧的笑意来。
紧接着,两个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了。
“隐娘你看,有人要过石梁呢。”
“只能一个一个过吧。”
“那人像是一个火长?”
“看他战战兢兢的样子。崔郎,你说他过得来吗?”
“我看悬。”
“上去了,上去了。”
“一步、两步……哎呀!”崔淼冷不丁地叫道,“他怕了!这下糟了,不敢向前走,也不敢往后退。”
聂隐娘说:“你猜他会怎样?”
崔淼没有回答她,却冲着裴玄静微微一笑。
裴玄静恍然大悟。
飞架于天台山白云峰下的这座石梁,是守护玉龙子的最后一道屏障。
冯惟良道长把玉龙子存在国清寺中,不仅因为佛寺可以迷惑追踪者,还因为国清寺踞于石梁一侧,恰恰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易守难攻。国清寺的僧众日常来往石梁如履平地,是因为过了心乱这道关。但对于没有坚定的信仰,贪生怕死的普通人来讲,要过这座石梁,的确难于上青天。
“啊!”崔淼一声惊呼。
聂隐娘紧接着说:“掉下去了。”
精舍外传来一片惊惶的呼喊声。随之,又响起柳泌的尖啸嗓音:“都不许退后,再过!”
崔淼与聂隐娘又是相顾一笑。
少顷,裴玄静便听到崔淼说:“又掉下去一个。”
她朝稳坐榻上的冯惟良道长瞥了一眼。只见道长微合双目,表情超然,仿佛已入冥想的状态。
精舍外重新安静下来。聂隐娘和崔淼显得有些意兴阑珊。崔淼叹了口气:“刺史大人学聪明了,总算不督促着手下白白送死了。”
“你看他还有什么招数吧。”
聂隐娘干脆坐回到榻上。只有崔淼还尽职地趴在窗前监视着。
一时间,耳畔又只能听到山瀑奔流飞溅的声响了。木几之上,玉龙子透着淡淡的温润光彩,清新可人。看来所谓玉龙子置于军营的帐篷中,光芒四射亮过火烛的传说,还真是牵强附会的编造了。
突然,窗边的崔淼叫道:“快看,柳刺史又要做什么?”
聂隐娘一眨眼便闪到他的身边,两人齐齐凝视窗外。
“方丈,我用此人与你交换裴玄静!”随着柳泌的这句话,裴玄静应声冲到窗前。这一次,聂隐娘和崔淼都没有阻拦她。
石梁对面,兵卒正将一个人推到阵前来。隔着水雾望过去,只能看到一个衣衫褴褛、血肉模糊的身影,灰白的头发披散下来,遮住了面目。唯有裸露的脚踝上拴着的铁链反射日光,随着他的蹒跚步履一闪一闪的,灼痛了裴玄静的眼睛。
52书库推荐浏览: 唐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