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了简易太空舱式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几代技术革新,如今最iea建造研发的最先进的宇宙飞船已经相对完美地解决了动力不足,安全性和经济性较差的问题。
如今iea组织建造的航天飞机都拥有可重复使用的超大推力分级燃烧循环氢氧发动机,完全可以用动力澎湃来形容。
此外,所有宇宙飞船都搭载有最新型号的稳定核动力电源组,以满足长期宇宙航行过程中的电能消耗。
在火箭推进器方面,莉莉大致介绍了一下目前世界各国以及iea组织氢氧发动机的地面推力参数:
印度3000kn;
中国3500kn;
欧空局5000kn;
日本6000kn;
美国7000kn;
iea10000kn;
“看来中国的航天水平距离世界最先进的国家或组织,差距还是很大的。“看到这里,原晧宸心中暗叹道。
第六十一章 星舰
在iea太平洋基地,科学组航空航天研究院3号超级实验室里。
一艘长达80米,最大宽距为30米的宇宙飞船正停泊在超级实验室的正中央。
这艘宇宙飞船正下方的地面是一个可以多角度旋转的平台,而平台正连接着一条直通向iea基地核心区域的平直轨道。
估计宇宙飞船就是通过这条轨道直通基地核心区域的发射平台与推进火箭相搭载的。
和原晧宸之前所看过的科幻电影不同,真实的宇宙飞船外观看上去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酷炫,看来虚幻与现实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大体上来看,这艘宇宙飞船的外观就像是一只大号的胶囊一样。
有那么一瞬间,原晧宸甚至有一种在看“天津大麻花”的错觉。
但是,与外观的质朴形成强烈的反差,宇宙飞船的内部确是极具科技感的。这艘宇宙飞船的每一部分构件都凝聚着地球上各个领域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
这艘宇宙飞船的主体结构由一个轨道器,三个外储箱和四个固体火箭助推器所组成。
在系统方面则可以划分为通信系统、电源系统、温控系统、遥测系统、姿态控制系统、变轨系统和推进系统等几个部分。
据莉莉博士介绍,这艘宇宙飞船每飞行一段时间就要扔掉一个外储箱,而固体火箭助推器和轨道器则是可以回收重复使用的。
但是考虑到宇宙飞船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轨道器最多重复使用200次,助推器则可以重复使用不超过30次。
“这就是iea太平洋基地最先进的宇宙飞船星舰。”莉莉博士在一旁面带骄傲地介绍道,这可是她和航空航天研究院的心血。
“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呢。”原晧宸这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观察宇宙飞船。
“星舰已经是目前太空飞行技术基础上的巅峰之作,在飞行能力上已经达到了现有技术水平的顶峰以及瓶颈。”莉莉博士环抱双手于前胸,继续补充说道,“虽然iea组织航空航天研究院正在研发新型的核动力驱动技术,不过目前并不成熟。”
“莉莉博士,以星舰的航天能力,在星际航行的过程中,能够覆盖范围的半径大概有多远?”原晧宸似乎对这个问题抱有极为浓厚的兴趣。
“星舰及其搭载的火箭推进系统,已经可以全面超越第三宇宙速度,如果我们能够再充分利用周围行星引力的弹射效应,则可以进一步加速。目前我们还在研究尝试利用太阳帆的能量对宇宙飞船进行持续加速的技术。“莉莉博士想了想,继续介绍道。
“莉莉博士的意思是,理论上,我们已经可以飞出太阳系咯。“原晧宸听到这里已经大概知晓了星舰的航天能力,便笑着说。
“你说的对,只是理论上可以。真正的难题是如何提供足够的资源,让宇航员在浩瀚的太空中持续存活下来。”莉莉博士补充说道。
“以星舰目前的航天能力,到达火星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原晧宸问出了自己目前最为关心的问题。
“到达火星的话,即使我们选择一条最优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来计算,也需要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莉莉博士经过了认真的测算之后给出了这个答案。
“将近三个月,比起十多年前美国nasa登陆火星所花费的时间足足缩短了8倍。”原晧宸暗自思忖着,这个时间对他来说是尚可接受的。
“看来以这个速度,等我们飞出太阳系,年轻的宇航员也已经变成胡渣大叔了。”原晧宸笑着对莉莉博士说。
“胡渣大叔?我想宇宙飞船上还是允许携带剃须刀的吧。”一旁的杜鲁尼克听到这里,摸摸自己的胡须附和道。
“没错,就目前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消极的事实。”莉莉博士似乎在思考什么问题,叹了一口气后继续说,“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在推进着新一轮的航天动力技术革命。”
“无比期待你们的好消息。”原晧宸和杜鲁尼克笑着告别了莉莉博士。
回到天体物理研究院后,原晧宸便根据iea太平洋组织目前的星际航行能力,开始思索和制定具体登陆火星的星际航行计划。
虽然火星探索的计划不可能由他这样一个新成员说的算。
但是,原晧宸却一直怀着一百分的热情,并做出各种努力以尽力促成这个计划。
“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我们人类当下的宇航能力确实太弱小了。“原晧宸思量着,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就目前来说,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人造航天器是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一号空间探测器。
旅行者一号空间探测器是目前为止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也是第一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
2011年,旅行者一号空间探测器在先后顺利地借助了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加速后,得到逃逸出太阳引力束缚所需的第三宇宙速度。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飞行后抵达了太阳系边缘与星际空间最后的交界处,并在随后的飞行中逐渐进入星际空间。
2026年,旅行者一号空间探测器电池耗尽,人类从此与之失去了联系。
而如今,估计旅行者一号空间探测器还在继续向银河系中心前进,不过,它再也回不来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近十年来,为了探索激波边界和太阳风鞘,人类又以更加先进的技术相继发射了两个太阳系外探测器:旅行者3号及4号。
按照目前旅行者3号及4号的飞行速度,再过约10年的时间,他们就会追上自己的老大哥。
但是,以上的航天探索仅限于无人空间探测器,而载人星际旅行则是一个令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出其难度的任务。
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火箭推进问题,包括动力持续时间问题以及燃料问题等。
举一个比较让人悲观的例子,在没有经历较大的技术革命前,以人类目前掌握的航天技术,理论上需要1万年的时间,且至少要耗费掉地球上已经产出的全部能量,才可以将人类送达遥远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52书库推荐浏览: 原艾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