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轮椅推上玄关前的缓坡道。是心里因素作祟吧,总觉得玄太郎的重量比去金丸宅邸时更轻了。
「岬老师。」
「是。」
「我错了吗?」,
「什么错了?」
「就在上周,也是我的下属,一个叫春见的人误入歧途,然后这次是龙雄。这两个人从前都是胆小怯懦但忠厚老实的人。我一直认为,只要本性忠厚老实,之后只要教他们如何生存下去就行了。但我错看了。」
玄太郎嗓音有些嘶哑,失去一贯的力量。
「人啊,如果想依自己的意志生存下去,迟早会碰到挡在面前的障碍。所以,我总是不断告诉那些家伙不要逃避。但,这是错的吧?」
「你好像有点沮丧?」
「很难不沮丧啊。岬老师,我想要传达这种信念的本身,就是白费工夫啊。我一直以为,成功的人、有岁数的人要对社会做出贡献,就只能将知识经验传授下去而已。」
「我觉得你没有白费工夫。」
岬断然地说。即便他并非百分之百确信,此刻也非如此说不可了。
「不论老人小孩,谁都需要被教导。我是个只懂音乐见识狭窄的人,但我知道连被称为伟人的前辈们,当他们功成名就后,仍不断向人求教精益求精,这是事实。世上没有无用的教导。而且就算错了,再重新学习就好了。」
于是,玄太郎愉悦地轻笑出来。
「岬老师,你一定经历过无数次的挫折吧。」
「怎么说?」
「人都是越挫越勇的。老师,给你添麻烦了,但还有一件事可以请你答应吗?」
「什么事?」
「我有两个孙女。」
「我知道。前几天在鬼冢老师的钢琴教室见过了。」
「她们都还不是很会弹,可以的话,我想请你当她们的钢琴老师教她们弹琴好吗?但,这是我们两人之间的秘密,要是她们知道是我指使的,一定会不高兴。」
「好,我答应。」
「喔……谢啦。」
玄太郎放心似地拍拍岬的手。
「到这里就行了,我自己进去。」
走完缓坡道,从这里到玄关都是平坦的路。
岬放开轮椅。
玄太郎独自推轮椅前进。
然后回头。
「今天,我大儿子夫妻俩和我小儿子都出去了,家里只剩我和两个孙女而已。美智子也回去了吧。已经好久没有我们三人单独在一起了。」
那愉快的表情和一般老人没两样。
「再见,岬老师。」
话就到此为止。
玄太郎的背影愈来愈小。
忽然,感觉这是最后一次看玄太郎。
岬在斜坡道下面,目送轮椅直到消失于视线中。
黑暗渐渐掩盖玄太郎的身影。
终于,完全看不见了。
解说\千街晶之(推理小说评论家)
意外性演出的全方位作家
二年六册。这是中山七里出道后所出版的著作数目。虽说其中包含出道前所写的作品,但以新人推理小说作家而言,仍可说是精力充沛、活力十足。这六册,充分展露出中山七里这位作家才华洋溢且特色鲜明的风格。
作者于第六届「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大奖中,以《魔女苏醒》进入最后决选。二年后,即第八届同一大奖,再以《ByeBye,德布西》和《灾厄的季节》参赛,也全都打进最后决选,缔造推理小说系新人奖史上新纪录,其中《ByeBye,德布西》更荣获大奖殊荣〔二〇一〇年由宝岛社改名为《再见,德布西》出版〕。此外,《灾厄的季节》也改名为《连续杀人鬼青蛙男》,于二〇一一年由宝岛社发行文库本。
《ByeBye,德布西》与《灾厄的季节》二部作品之所以能同时进入决选,是因为前者为音乐青舂推理,后者为猎奇性的精神异常悬疑,两者风格迥异而难以比较,而且皆为高水平的杰作,而在故事最终企图意外大逆转这点,则是两者共有的特色。此外,《魔女苏醒》也于二〇一一年由幻冬舍出版。这本也是走《连续杀人鬼青蛙男》这种猎奇路线,但惊悚度更高,风格更晦暗,而结局大逆转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有些人认为推理小说的醍醐味就在结局大逆转。而由以上不难看出,作者即属于这类型的写手。事实上,于《再见,德布西》中担任侦探角色的钢琴师岬洋介,由他再次登场的音乐推理小说《晚安,拉赫曼尼诺夫》(二〇一〇年宝岛社出版〕,以及由律师御子柴礼司登场的《赎罪的奏鸣曲》(二〇一一年讲谈社出版〕,虽说作品的风格以及予人的印象都大相径庭,但仍屣于重视给读者惊讶的作品。
这些作品都是长篇,目前作者的短篇集,只有二〇一一年十月由宝岛社出版的本书《再见,德布西前奏曲——要介护侦探事件簿》(单行本的书名为《要介护侦探事件簿》,中文版的书名为《五张面具的微笑》〕一本而已。编注:短篇集作品亦有《七色之毒》〔二〇一三年角川书店出版)
读过《再见,德布西》的读者们,肯定会被本书的设定吓一跳。因为在这部系列短篇集中担任侦探角色的,是《再见,德布西》女主角的爷爷,也就是故事开始没多久就退场的香月玄太郎。这种让已经退场的人物担任侦探而再次登场的做法,真令人意想不到。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中山七里译者:林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