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推理] 《东京归乡》作者:镝木莲【完结】
内容简介
第五十二届江户川乱步奖得奖作品
人,归乡了
但记忆,却宁可冰封在那个唯有自残的痛
才能确定存在感的西伯利亚冻原之上
1947年11月,西伯利亚第五十三战俘集中营里发生了一件谋杀案。鸿山隼人中尉被人砍下脑袋,可是现场不见凶器,也找不到凶手。
60年后,当时也被关在集中营里的二等兵高津,突然找到一家叫薰风堂的出版社,说要自费五百万出版一本诗集。于是企画课主管朝仓晶子派遣手下槙野英治,到京都绫部的乡下农舍与高津洽谈,没想到高津却留下一张纸条,说这个计画要延后,同时间,人就消失无踪了。
槙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阅读高津的手稿,他发现里面提到60年前鸿山隼人中尉被杀的事;而且,最近新闻闹得沸沸扬扬的俄国护士玛莉亚、隼人孙子秀树的命案,似乎也和高津脱不了干系。
警方也朝同一个方向思考,相继送命的玛莉亚和鸿山秀树,与之前隼人的悬案想必关系匪浅,到底谁是凶手?高津写下的俳句是否隐藏著破案线索?
不解的是,如果高津确认凶手,为什么60年前不出面揭发、如今反而导致更多人受害呢?
作者简介
1961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市。佛教大学文学部国文系毕业,毕业论文是“江户川乱步论”。曾于补习班担任讲师,并任职于教材出版社、广告公司等,1992年成为广告文案自由接稿者,2004年以短篇小说《黑鹤》获得立教学院.立教大学为纪念“江户川乱步与大众之二十世纪展”所创设的第一届立教池袋猫头鹰文艺奖。
序章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苏联伊尔库茨克州泰舍特地区,第五十三战俘集中营
“寒流!寒流来了。明天气温可能下探到零下四十度。”
鸿山隼人中尉看着墙上挂的温度计喃喃自语,手里一边把玩着挂在外套皮带上、拇指般大的木雕达摩。原本红色的佛像,因为手垢而呈现褐色。
“最好一口气降到零下五十度。”
站在一旁的川崎茂少尉,环视着筋疲力竭的部下们说道。
根据这个战俘集中营的规定,零下四十度时便会发出暂停作业的公告。然而只超过七、八度有可能会以误差来处理;倒不如冷到最高程度,才能确定免除重劳动。
“不要随便乱讲话。”
“对不起。”
川崎轻得不能再轻地点了一下头。
“不过,这波寒流的确来势汹汹。”
鸿山离开门边,缓缓走向中央的贝契卡(注:俄语中烧柴的暖炉)。川崎拖着右脚跟在后面,他似乎是在工作时受了伤,代替绷带绑住脚踝的绑腿上面还渗着血。只要伤不太严重,士兵都会自己处理。
在这间宽十四?五公尺,深四十五?五公尺的平房式木造军营里,挤了两个小队近百名俘虏。用汽油桶做成的克难暖炉四周,各架设了两层床板,每个人的睡床仅仅只有一平方公尺。不,应该说这个面积就是他们仅有的空间。当然他们的身体得部分紧贴交叠,利用彼此的体温取暖。
夜里燃烧机器用的润滑油当作照明。润滑油的黑烟和煤灰把屋内薰得昏昏暗暗,使得暖炉里冒出的火花分外明亮。
不时还能听得见柴薪燃烧的吡剥声。
分派下来的一条薄毛毯,根本暖和不了因为饥饿和疲劳而冰冷的身体。所有人都裹着外套,戴着帽子,屈膝侧躺着。
鸿山照旧在暖炉旁的圆木坐下,用纸片卷了一根烟草抽起来。若是完成一天的劳动业绩,配给的烟草就可以增加五公克,变成十二?五公克。
马合烟(注:俄罗斯手卷的劣等香烟)在集中营里价值相当于货币,有时候还能用它交换黑面包。
不过,用来卷马合烟的纸更加珍贵。鸿山都是拿旧报纸、水泥袋,甚至照片凑合着用。
“鸿山长官回来了。”
随着川崎的呼喊,士兵们全都一齐起身,在西伯利亚被冰雪晒成暗红色的脸转向暖炉站好。
“大家不要忘记帝国军人的尊严,别让那些监视兵看到咱们散漫的模样,也千万不要被业绩目标打败。今晚恐怕寒流就要来袭,大家保重身体。完毕!”
集中营生活已进入第三年,士兵们的敬礼不再像从前那样敏捷有力了。因为不仅是身体,连忠诚度都出现了疲倦感。
加上苏联政府为了对战俘植入共产主义的思想,不断强化民主教育,好让他们放弃军国主义。
甚至有流言传出,别处已经很少有像第五十三集 中营这样,按军队阶级统治的地方了。
为了遵行军国主义,每到业绩检查终了的时刻,鸿山就会出现在军营,训勉大家提高业绩达成率,以此维持军人的尊严。
“那么,稍息。”
鸿山的训示结束时,一个士兵开口了。从上层床板探出的脸大约只有二十出头。
“达莫伊(注:俄文归乡之意,特别是在第二次大战后,从俄国遣返的日本兵中通用)……苏联兵来这儿跟我们说东京达莫伊,可是我们真的有可能返回日本吗?”
发紫的嘴唇不断地颤抖,才一开口,后面的牙齿便不住地摩擦起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镝木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