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天师_武夷小茶王【完结】(13)

阅读记录

  那厉鬼阿莉惨叫一声,现出了鬼样,又化为一道黑烟,被吸入葫芦里。老爷子急忙将葫芦盖住,贴上一张写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的黄符纸。

  “擦!”我忍不住叫出声,这他妈太不真实了。原本以为只有林正英才会用的道法,这时居然被一身奇装异服的鸟人使出来!我揉了揉眼睛仔细的看,这实在太不真实了!

  可事实是厉鬼阿莉就这样被吸了进去……

  那鬼婴这时醒悟过来了,顿时暴怒。一双眼睛红得吓人,从眼角迸出血来,左边眉毛倒竖,右边眉毛横躺。两边腮帮如蛤蟆一样鼓了起来,好像塞进入两只气球!挥起拳头就朝自己鼻子上一顿狂殴,鲜血淋漓,嘴里渐渐冒出了黑烟!

  “好家伙!这是要吐火啊!”

  果然,老爷子的话还没有说完。那家伙就呼呼的一把火喷了出来,把沙发烧了一个大窟窿!这把火要烧到人身上,岂不是玉石俱焚?

  老爷子和鲁建国互相对视一眼,从背包中掏出一把桃木剑,一颗铜印。脚下踏起来禹步,从两侧蹒了过去。正要对着那怪出手时,那鬼婴居然化为一阵黑烟,从窗户的缝隙里跑了!

  “小夏,现在没事了!”

  老爷子松了一口气,他的这声音把陷入发呆的我,叫回了现实世界。老爷子额头上冷汗涔涔,一身绿衣全部湿透了。鲁建国道没有太大的事,足见此人的手段相当了得,定在老爷子之上。

  鲁建国走到窗台,一脸严肃,望着那鬼婴消失的地方,好像在思索什么。“这东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机会对他来说太难得了,可以说不死不休!”

  我一听这话就傻了,那东西也说找我好久!这样分明是没有给我留下一点退路,我忍不住问道:“那我还有活路?”

  “有!”老爷子肯定的说。

  “想必你也知道,你天生体质异禀,呼作[灵阳之躯]了吧?我本以为你二十四岁后,能躲过一劫,没想到还是太早了!”我细思极恐:“这老家伙,难道在我出生前就知道了,这里面到底有多少阴谋啊?”

  所谓灵阳之躯,并非是极阳之躯。这种躯体适合修炼,换句话说,如果法术是电流,身体就是导线。导线越精致,电流就损失就越小。灵阳之躯,恰恰就是这最佳导线。不论是极阴,还是极阳,都能发挥出最佳效应。至于为什么是二十四岁,老爷子没有说,我也不清楚。

  “我认识一个人,或许他能为给你一条活路!”老爷子认真的说。

  我听了这句话,顿时希望涌现心头,就如同落水的人,突然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哪里管他是谁!

  第0007章 ,前因

  东方鱼肚已发白,我疲惫极了,一整夜惊恐,见到亮光,才稍稍平复!老爷子和鲁建国,明显睡眼朦胧。为了对付鬼婴,大家都忽略了周大明。不过他倒是睡得好,这时候呼噜声早已大作。我们把周大明拖到沙发上,老爷子和鲁建国,也各自回房休息。

  早上闹钟响起,已经八点半,太阳照了进来,平常刺眼的阳光,这时格外给我安全感。今天要上班,我走不了,就打电话和制作人请了半天的假,打算约上老爷子好好谈一谈。走到厅上,准备把周大明摇醒了,这家伙睡得太死了,怎么摇也不醒!我心想,“要是把夜里的事和他说,看不这货吓出尿来?”

  次日,老爷子下楼到厅上,他从背包里摸出一颗铜印,递给了我,意思是让我先好好看看。我接过铜印,开始仔细观察起来。

  这铜印不太大,厚七分,横长各三寸半,也就火柴盒大小,在黄铜表面镀了层金。从四个棱角磨损程度推测,少说是东汉年间的东西了。最外一层天然包浆浑如天成。

  如此古老的铜印,竟然没有一丝铜绿,可想是经历多少代人的把玩。虽然我不是搞文物鉴定的,但对最基本的文物年代,我还是能断定准确的。

  铜印上头刻了一只昂首挺立的螭龙钮。螭龙乃上古神兽,形状如龙,头无角,山林所育,能逢凶化吉,趋吉避凶。翻过铜印看底部,见其上有朱文印章,其文为:[阳平治都功印]。

  我把玩了许久,毕竟非此道中人,没有猜出这到底是什么印章。

  老爷子笑呵呵的问:“小夏,你可知道这方印章的出处?”

  “不太清楚!就是这印文眼熟!”我曾读过几部古代金石录之类的书。隐约觉得在哪里看过,但实在想不起来,只能说“从火气推断,这印章少说一千七八百年了!”

  所谓火气,它是金属在浇铸成固体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气体迅速冷凝结壳后,残留在表面的一时不能排除的呛火现象。随着时间积淀,火气越消越多,最后完全没有火气。瓷器和铜器,都可以通过火气来辨认年代。不过,这需要一定的眼力,属于比较冒险的推断法。

  “东汉年间的倒是不错!其实这印章的出处也不难找!”老爷子看了我,见我还是疑惑不解,忍不住笑道“你知道张天师吗?”他说到这里,我恍然大悟,难怪这印文我熟悉。

  这不就是龙虎山张天师的降妖印吗?张天师共有两颗“阳平治都功印”,与“三五斩邪雌雄剑”以及“经符”三大法器。天师道分天下为二十四治,阳平治类似现在的中间区,是张天师所辖区域,这颗就是阳平治的铜印。后来,张天师复制了二十四颗铜印,一般大小,分给天下每个治区的都功,换句话说就是分区经理。用以核对印章,防止文件被伪冒。各治区的印章,分别以“某某治都功印”为文。

52书库推荐浏览: 武夷小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