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分析了整个案情,决定从樊小哲的住处入手,寻找新的突破口,弄清与樊小哲周旋的那个男友夏涛声的行踪。
第二天上午,朱江来到了位于北新桥的樊小哲的住宅。
小院里静悄悄的,朱江走进正房,他仔细巡视一番,又走进西侧房间;屋内有个书架,多是有关音乐,美术的书籍,其中有两本书引起了朱江的注意,一本是北京广化寺的介绍,另一本是《中国佛教知识》。
在樊小哲的书架上出现两本有关佛教的书籍,樊小哲是否对佛教感兴趣,或者是信佛之人呢?
朱江打开《北京广化寺》这本小册子,扉页上几行小字映入他的眼帘:斩断尘缘尽六根,自家且了自家身。欲知瀛海同归路,原有鉴真东渡人。小哲惠存。夏涛声。1966年仲春。
原来是夏涛声送给樊小哲的书。
这本小册子很只有20多页,是文物出版社出版,小册子的内容是介绍广化寺的历史,沿革、建筑格局以及佛事活动。
朱江又翻开《中国佛教常识》一书,这是人民出版社出版,书皮泛黄,扉页上也是夏涛声写的一段话: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小哲惠存。夏涛声。1966年花开时节。
书中的内容介绍佛教的起源、发展等,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书。
这些引起了朱江的注意。他四下环顾,正见墙上有一个镜框,框内是樊小哲的自画素描头像。他取下镜框,打开后盖,掀开樊小哲的自画素描头像,发现了一幅樊小哲画的观音菩萨像,观音面容温雅慈祥,手持宝瓶,坐于莲花宝座之上。
樊小哲果然信佛,朱江感到一阵欢喜,他觉得有了新的收获。
那么她为什么不敢明目张胆地拜佛呢?
为什么将自画的观音像藏匿于镜框自画像的后面?
是生怕别人议论?还是另有原因?
朱江如获至宝,把镜框放好,又开始在屋中寻觅。
朱江走进樊小哲的卧室,他搜寻一番,没有发现可疑之物。他正要离开时,目光落在樊小哲床边的纸篓里。纸篓内是一些废弃物,朱江用手翻弄出一片北京广化寺出售的香火包装纸,是黄颜色的纸片,上面印着红字。
朱江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欢喜。
樊小哲信佛拜佛,她在偷偷地拜佛,她是用北京广化寺出售的香火拜佛。
那么她与广化寺是什么关系》?
夏涛声与广化寺又是什么关系?
他决定去广化寺。
朱江打听好路径,于是来到广化寺。
广化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什刹海后海的北岸,东临银锭桥,西邻醇王府,是北京著名的佛教十方丛林,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它始建于公元1342年;明清时期,广化寺殿堂廊庑,规模宏大,是京都颇有影响的净土宗佛刹。清末民初,广化寺一度成为京师图书馆。1927年,玉山法师任寺中主持,率领僧众遵守佛制寺规,实行禅境双重。他在寺内立下“三不”制度,一不攀龙附凤,二不外出应酬佛事,三不私自募捐化缘,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形象。1939年,广化寺创办了广化佛学院,招收学僧数十人,聘请著名佛学家周叔迦、魏善忱等任教,后又创办了广化小学,免费招生。1952年9月,虚云大师率其弟子7人自武汉来京驻锡广化寺,当时李济深、叶恭绰、陈铭枢等名士纷纷前来,参加聚会,昌盛一时。
朱江走进广化寺,穿过山门殿,天王殿,寺内静悄悄的,很少见到僧人,一忽儿,他见一小僧匆匆而过,于是问道:“住持在哪里?”
小僧一指后面,“在客堂。”
“客堂在哪里?”
“在外堂后门的南边。”
朱江来到客堂,知客接待了他,言住持正在会见印度来的客人。
朱江在一个木桥上坐着,知客捧来香茶。
隔壁一个房间,朱江听到一位高僧正在侃侃而谈:“达摩祖师是中国禅宗的初祖,中国的南北朝时期,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北行至魏,以禅法教人。达摩游嵩山少林寺,面壁10年,修习禅定。达摩祖师到金陵时和梁武帝有一段对话。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建寺、写经、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负地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达摩说:‘无功德。’梁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说:‘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梁武帝不能理解,达摩即渡江入魏。渡江时便有了一苇渡江的传说。相传达摩祖师圆寂后,北魏使节宋云自西域回国时遇见达摩,见他手携一只鞋翩翩而逝,所以有只履西归之说。后人打开达摩的坟墓,发现达摩祖师坟墓里除了一只鞋子,没有其他之物。”
一忽儿,住持送走印度客人,与朱江见面。
朱江掏出证件,向住持说明来意。
住持说:“广化寺后院居士较多,平时来烧香拜佛的人也不少,你说的这个樊小哲和夏涛声,本僧都没有听说过。”
朱江取出樊小哲和夏涛声的照片,请住持看。
住持看了樊小哲的照片,称没有见过。他看到夏涛声的照片,端详一会儿,说:“这个人见过,但不是男人,是个女流。”
“女流?”朱江听了,心内一惊。
住持点点头,她是来自香港的居士,想在本寺办一个佛教僧尼培训班,在这里居住已有一段时间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张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