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弘扬古城静安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间文化积淀,2003年的时候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文化馆担纲了本部《静安民间故事》的整理编撰工作,李帅作为这部书的主编,领着文化馆的编辑部人员上山下乡,在田间地头开始收录整理流传于静安民间的传说故事,全书光搜集素材就耗时一年半时间,然后经过主创班子成员的编辑整理修订工作,于2005年初的时候校刊出版,关于这章“梦还山”的传说,还真的是由那个姓蒋的老花匠口述的,李帅记得非常清楚,除此之外,他又加进了几个不同的版本揉合在一起,就成了现在龙天所看到的“梦还山的传说”,李帅也是土生土长的静安人,从小他也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曾经也一度让他感怀至深,梦还山这一章是他亲自收录整理的,所以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李老师,我想问一下,这个故事是真的吗?是不是确有其人其事啊?”,龙天的话非常谦虚,他知道在知识分子的面前最好不要卖弄自己那一点可怜的墨水,否则会贻笑大方的。
“你问的这个问题,也是我年青时想过的,当时我曾经就梦还山的故事专门跑了市档案馆和省档案馆,从中查到了不少的资料,具体有无其人其事,因为年代久远了,历史上也没有留下很翔实的记载,不过在咱们静安的地方志上倒是有过这么一段记录,不过也是属于传说类型的,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信还是不信”,李帅开始了年青时的求知回忆,谈话间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起身走到办公桌前,翻出一本密密麻麻的记事本,翻开其中一页递给了龙天。
“秦云?”,龙天细细地看了一遍,读出了记事本上关于梦还山记录中的这个名字,这跟他手上的《静安民间故事》中所记的完全不同,书中的这位为爱守候的痴情女子叫“秦梦郎”,龙天有些奇怪了。
“‘秦云’是我从咱们静安地方志上抄录下来的,而秦梦郎则是民间口头流传的,当时为了给这个女人命名,我也头痛了好一阵子,不过最后还是用了‘秦梦郎’,咱编的是民间传说,当然优先考虑民间的说法喽”,李帅笑了笑,伸手拿起桌上的茶缸喝了一口浓茶。
“李老师,你的这本记事本能让我抄录一遍吗?我很有兴趣”,龙天提出了这个小小的要求,当即得到了李帅的首肯。
龙天坐在李帅的办公桌前,将记事本上的关于“梦还山”的这一段完完整整地抄录了下来,唯恐有遗漏,又前后校对了好几遍,李帅的这段静安地方志上的记录远远不如民间传说的那么神奇,但也确实比较详尽。
“秦云,不会就是琴韵吧?”,坐在重案组里龙天捧着笔记本在思索着,两个名字是谐音,龙天觉得这其中说不定有什么联系,他从李帅的记事本上把那段关于梦还山的纪录原原本本地抄录了下来,用了所有的心思在研究,越看越觉得两者之间非常相象,因为静安地方志上记载的秦云和他在省档案馆《江海烟云录》中查到的琴韵颇为相似,有些甚至可以粘合在一起。
据《静安地方志》记载:“城东有山曰梦还。明万历年间,江州才女秦云避祸静安,结庐于山之巅,日则登高,遥对官道怅望;夜则弹唱于草庐之内,其声甚戚。问之,泣对曰:尝与君子相约至此,奈何苦候多时,形影不见。复问之,则掩面不语,其情益戚,似锥心泣血。时人皆谓之候其夫。云善歌舞,工词画,美艳绝世,有豪门巨富欲纳之,皆不从。积三年有余,抱瑶琴,执画轴,病卒于庐内。世人悯之,是故东向葬之此山。感其志,叹其情,为彰其节,遂名此山曰梦还”。
“唉,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哪”,龙天每看一遍就会发出同样的感慨,虽然到现在为止他还不知道这个女人是否确有其人,但这个故事确实深深地感动了他,甚至于他在想,如果放到现代,象秦云这样的女人真的是稀有动物了,谁要是有幸能得到她的爱,就是少活个十年八年的也值了。
看完地方志上关于梦还山的记载,龙天一直在心里将秦云和琴韵进行着详细的比对,这两人实在是太相似了,他取出纸笔,又开始了写写画画的逻辑推理过程。
第一. 两人的名字相似,秦云是琴韵的谐音;
第二. 都生活在明朝万历年间,而且都曾经有过在江州生活的经历;第三. 都是才貌双全的痴情女子,都在执着地爱一个人;第四. 她们的爱情结局相似,都是以悲剧收场,都没能与自己的恋人在一起。
“工词画?”,龙天看到这三个字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在省档案馆看到的那幅琴韵手绘的书生图,还有配图的“蝶恋花。魂相守”,他情不自禁地轻轻吟诵了出来:双枕湿云清泪瓣,帘里魂消,帘外东风剪。最是关情春意浅,相思一梦连理散。
袅袅沉香阴阳畔,君有闲愁?不肯双眉展。咫尺天涯难缱绻,坟边新草青丝蔓。
当时省档案馆的老陈认为龙天长得和画上的书生非常相似,关于这首“魂相守”,老陈也作了相当精辟的推断,他认为是一位才情女子在临死前所作的,她为自己不能与心爱的恋人长相厮守而感到深深的遗憾和痛心,两人在生前没能共结连理,从而让这位女子生前饱尝相思之苦,所以在临死前这位痴情女子才会留下绝笔,以表达她对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世间男欢女爱的无比留恋。
52书库推荐浏览: 天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