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回 父与子
时间:大唐盛世
地点:长安
故事:邂逅日本学者
我和墨轩从洞口爬出来后才发现,原来这里是一口枯水井,墨轩武艺高超,背着我很快从井里爬了出来。我们刚一露头,就看到了几个和尚,他们几个大嚷着跑开了:“师父,有鬼啊!”
不一会儿,跑来了一群和尚,他们手里不是拿着棒子就是拎着扁担,一位身穿袈裟的僧人徐徐走了出来,“休得放肆,光天化日之下,哪里来的鬼怪,施主,请问您从何方而来?”
我俏皮地说:“我们从东土大唐而来。”
一个和尚没好气地说:“你等在大师面前修得放肆,到我东土大唐来有何居心?”
我看了看眼前的大师,他面容淡定从容,一双眼睛坚毅有神,通天鼻梁、薄嘴唇、小嘴巴,让我联想起了一个人。
“您莫非就是玄奘大师?”
“这位是鉴真大师,请问二位究竟是何方人士?可否愿意以真面目示人?”
说话的人看上去很猥琐,小鼻子小眼宽额头,大嘴巴、趴鼻子,个头非常矮,说话的时候露出的门牙就像我的脚趾盖,实在让人没有好感。听完他说的话,我赶紧看了看墨轩,他一脸都是黑灰,相比我脸上也好不到哪儿去,于是我连声抱歉,希望和尚能给我们打盆水来。
鉴真大师让弟子给我们俩打来一盆清水,我和墨轩将脸上的尘土洗干净之后,和尚们不再视我们为鬼怪了。
“不知二位施主到我大唐来有何贵干?”
我们尽管能说明白,可是谁又会相信时光穿越呢,于是我们只能说谎。“是这样的,我们来自一个叫果敢的小地方,久慕大唐盛世,不远千里而来,只为一睹大唐繁华。”
“原来二位与我的目的一样,咱们正好可以好好亲近亲近。”刚才那个难看的男人说道。
墨轩问:“不知仁兄从何方而来?”
“我们从东方而来,大唐人成我们为扶桑。”
鉴真大师说道:“二位施主如果不弃,刻在鄙寺休息片刻,我们正要上午课,不方便陪伴,不如让李施主暂陪二位,不知可否?”
“谢谢大师,要是您能给我们准备些斋饭就更好了。”
“理所当然,理所当然,那么我就失陪了。”
日本人领着我们往一间禅房走去,他身边还跟了一个比他个头略高的男人,他穿的跟自己的主人差不多,只不过脚上是一双草鞋。这个男子留着八字胡,眼睛不小,但眼皮耷拉着,大蒜鼻子,大嘴巴,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地上,就好像能捡到钱一样。
进入禅房后,和尚很快就给我们送来了斋饭,每人一碗面条,清汤寡水的面里有几根菜叶,我实在是饿坏了,人饿的时候,什么吃的都好吃。
日本人见我吃得很香,情不自禁地问:“二位,你们那里闹饥荒吗?”
“您如何得知?”
“这面好像很普通,但见你们吃的很满意啊。”
“你懂什么,这面可是大唐宝刹里的斋饭,其实别处美味所能比的?”
“夫人说的极是,你们那里的服饰很特别啊,相比能工巧匠必定不少吧?”
“那是,那是,你们有机会也可以到我们那里去看看。”
“不过我还是喜欢唐服,我们扶桑人跟你们一样仰慕盛唐已久,我们还是觉得唐人的服装更加庄重。”
“你说的在理,大唐风范岂是其他过度所能比的,这里的一切都是世上最好的,我们此来也是为开眼界而来。”
“恩,开眼界固然重要,但不如把大唐的习俗学去更好,我此行目的就是为了把大唐的精华都带回扶桑,让大唐之花在扶桑结果。”
我说:“还是您高瞻远瞩啊,比我们高明多了。对了刚才大师称您为李施主,请问您是姓李吗?”
“实不相瞒,我们扶桑人本是蛮夷之地,没有文字,关于姓氏刚兴起不久,我们主要还是根据主先出生地来定姓氏的,比如:出生在河边的,就叫渡边;生在山下的就叫鸠山。我家主先出生在一颗藤树下,于是我们就姓伊藤。”
“哦,姓氏这种东西起源本来也是很随意的。这么说李姓是您自己在中国起的了?”
“夫人果然冰雪聪明,我来到大唐之后,被大唐文化所感染,专门在长安找了一个老师学习大唐文化,要不是野村来找我,我是不打算回扶桑了,李重是我自己起的名字,在下字敬唐,都是让我牢记要敬重大唐文化。”
“那么您是要回去了?”
“是滴,野村带着父命要我会去,希望我把大唐的文化带回扶桑,要用大唐的文化让我们扶桑人从此开化,我应该听从父命。”
“我有个问题,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您但讲无妨。”
“听闻,在秦朝时期,秦国曾有五百童男童女东渡去了扶桑,这样说你们扶桑人中应当也有唐人的祖先。”
“哦,关于这个传说,我在扶桑的时候也有所听闻,夫人不知,扶桑乃是岛国,目前扶桑还是各自为政,据说当年是有过造访扶桑的人,不过因为海难,只有少数人活着到了扶桑,对于这些人的来历我们并不清楚。”
52书库推荐浏览: 海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