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以米隆·波利塔系列作之《绿茵杀手》一书红透半边天的哈兰·科本拥有太多的第一头衔,他是第一位将世界范围内最具权威性的类型小说大奖埃德加·爱伦·坡奖,莎姆斯奖与安东尼奖收入囊中的美国作家,也是第一位入选堪称为图书奥斯卡奖的英国年度图书奖的美国作家,甚至一向吝于赞人的《纽约时报》也称赞他的小说是“天才作品”。除了以上所列的这些肯定之外,值得称道的当属哈兰·科本至少每年一本且保证质量的出书频率。在哈兰·科本当家系列--米隆·波利塔系列作之外,备受好评的还有诸多系列之外的单行本,出版于2001年的《死者请说话》当属佳作之一。
定情之处妻子被残酷的谋杀,自己身负重伤,几乎是瞬间发生的生离死别让医生贝克8年来一直郁郁不乐,没曾想在8年之后的某一天,竟然在差点被删除的电子邮件中再度看见妻子的画面,对着镜头,贝克看到妻子说出了对不起。是生是死?为什么会这样?彷徨无助的医生试图找到真相,却没有意识到残酷的追杀正等待着他,一场揭露人性的角逐,一场寻回真爱的战斗,一场抽丝拨茧的智力游戏,开始了。
传统的推理小说往往将侦探与罪犯片面化,只是追求事物表面的解释,从不追求人物内心的变化与发展。而悬念小说在这一方面无疑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在紧张刺激充满悬念的情节中融入大量的内心描述,始终将人放在第一位,而故事只是为人物搭建的舞台。诚如推理名家钱德勒所言:将谋杀还给那些有理由做这些事的人,而不是只为读者提供一具尸体。毫无疑问,这样的作品才接近现实,更容易打动读者。另外值得提及的一点是悬念,通过设置悬念来抓住读者的心,通过释疑来满足读者的心,层层叠叠的线索与紧张刺激的情节相互呼应,利用人物时时不同的处境来提升注意力。
《死者请说话》采用的是悬念小说一贯的套路,多重线索并行,却在人物描写与悬念设置方面做了最适宜的处理,算的上是有格调有内涵的佳作。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贝克医生作为旋涡的中心,从最初的彷徨到略有感知的懵懂,从无助的挣扎到有目的的反击,从情感的回忆到奋力的争取,每一步都合情合理到深入人心的地步。一个出色的人物塑造可以达到的效果,全部体现在这个甘愿委身低薪工作的政府医生身上。失去爱人的孤独汉子,被人诬陷之余还遭遇追杀,充满同情心与爱心的职业,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人物更值得同情?作为陪衬,无论是贩毒的街头混混泰利斯还是出手冷酷无情的亚洲杀手吴,都各有特色。祸害人间的毒贩泰利斯内心也有温柔的一面,为了给自己留下希望,抛开冷漠的面具,体现出人性复杂的一面,善的一面几乎贯穿始终,在危机关头搭救了贝克就是最好的体现;而以杀手面目出现的吴,拥有超越常人的身手,是一件冷酷无情的杀人工具,每一次他的出场都会牵动情节的变化。在我印象里,在哈兰·科本的名作《死亡拼图》里,他也以杀手面目现身,其恶一如既往。此外,还有性格张扬的律师,情谊深厚的女同志以及对案情持怀疑态度的联邦密探,所有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行动,从而推动了贝克追索真相的行程。
事件的核心当属伊丽莎白,贝克的妻子,这个从开篇就死亡的角色随着神秘的电子邮件逐渐走进风暴中间。她与贝克是青梅竹马的伴侣,却因为爱而让彼此陷入痛苦的深渊。当她再次出现,带来的又将是什么?最熟悉的陌生人?多年前的秘密成了隔绝两人的根源,罪恶也在彼此的隐瞒中膨胀爆裂,挥洒着黑暗的毒汁。摆脱梦魇追求幸福此时已不是他们两人的私事,甚至成为读者真心期待的场景。爱情,再加上勇敢,真正是小说中俗不可耐却顿生奇效的手段。读者似乎时刻伴随在他们身旁,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为他们的危险而揪心,为他们的胜利而欢呼。法国先锋小说家马克?萨波塔的《作品第一号》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即人生的道路由孕育生活的时序因素造成。如果说时间可以倒流,他们还会按所谓的顺序来走出自己的一步吗?而人性的复杂注定了人生的难测,这一切被小说运用的出神入化。
当然,一本好看的小说除了出色的人物塑造,还离不开情节的精彩生动。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情节展开之后令人眼花缭乱的移动速度,从往日的悲伤记忆平移到突如其来的电子邮件,从茫然不知的监视到亡命狂奔的逃避,从获得毒贩的帮助到寻求律师的正面解决,情节变动犹如体验云霄飞车,捉摸不定且无从着力的颠簸带来不适的同时又令人顿生期待之感,佐以恰当的气氛渲染,让人在惊吓之余仍得大呼过瘾。除此之外,填补真空的当然是让人又爱又恨的悬念部分,下一步将如何发展?人物与情节的交织,为悬念铺设好舞台,那密如蛛丝难以逾越的网让人难以看清,不自觉便陷入其中。不到最后谁也无法猜中缘由,值得一提的还有小说最后的一段,那个看似普通的对话竟然又是一处难以想象的逆转,实在是高明。
总而言之,贝克此番由普通平常的生活瞬间转入扑朔迷离的亡命之旅,跌宕起伏的情节表达出不仅仅是人生无常,不仅仅表现为个人的悲喜剧,更是表达人性复杂的艺术。无论是时间难以抹平的创伤,真诚热烈的爱意,还是内心深处膨胀的黑暗,犯罪行为之所以产生的缘由以及环环紧扣的内在逻辑推断,都体现在刻画到位的人物与精彩纷呈的情节上。通过两者融合之后的表现,哈兰·科本将心理活动的理解通过简洁又不乏深刻的表达出来,使得小说的内质从简单的罪行体现提升至人性与社会相互反射的层次,尤其是玩味小说多变的内涵正是阅读本书的乐趣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力道拿捏之准着实让人钦佩,编造极至迷网,哈兰·科本是当之无愧的大师。
52书库推荐浏览: [美]哈兰·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