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体系的公正是确证无疑的,英国在这一点上可能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了。纵然如此,还是存在一些微小的瑕疵,人的因素也许就是这一体系的最大漏洞——或者该这么说,这一体系被人这个因素,施加了太大的影响力。
起初,一切都很顺利。控方的开场陈述便清晰地表明了他们在帕默案件上的劣势:那位主检察官柔声细语地推论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被告是有罪的观点。直到最后一位证人陈述之前,整个审判看起来就像是在走过场。
然而之后,事情就开始不对劲了。帕默就是那个表现极度糟糕的证人:粗暴、武断,而且顽固不已。他所表露出的自己与岳父同时争抢那个女人的愤怒,对于诺伍德小姐的不屑言语,以及他时不时表现出的狂暴态度(特别是在被问到尴尬问题的时候),都给陪审团留下了非常恶劣的印象。
比如说,他曾被讯问道为什么起初他要否认案发当天夜晚,曾经到过里奇蒙德。陶德杭特先生跟辩方律师都很清楚,他否认这点,后来又被抓了个正着,这才是他嫌疑大增的真正原因。帕默先生一开始便保证他当晚人在家中,而他的妻子也为他作证。而直到出现了确凿的证据能证明帕默当晚确实曾经到过诺伍德小姐的家,他才承认这一事实。而且他还令自己的妻子做出了伪证。从警方的角度来说,这是明显的串供,这说明帕默心里有鬼,他很可能是有罪的。
在法庭上就作伪证来对帕默夫人展开讯问,就等于不是让她供述不利于她丈夫的证词,就是要让她承认自己犯下的伪证罪,这肯定是不行的。帕默自己肯定想到了这一点,他也被这一点压得无力喘息。然后,他承认自己之所以否认曾经去过里奇蒙德,是怕他妻子难过。因为他妻子知道他对诺伍德小姐非常感兴趣,很明显这会让她很不开心。而当他被问到当晚到底在哪儿的时候,他想都没想就直接回答在家。他根本没考虑到,这样一回答,就等于是把自己的老婆卷了进来。这样一来,她根本不知道该是附和他的说法,还是该说出他当晚并不在家的真相。
陶德杭特先生听到这样的解释之后,却感觉十分怀疑。他曾特意盘问过帕默,想搞清楚他的妻子是否支持这一说法,帕默当时的回答是肯定的。显然,这两个人曾经对过说辞,而且很明显,这一对说辞的行为,是发生在帕默两次拜访费洛威夫人的间隙;要不是诺伍德小姐的女仆曾戳穿了这一谎言,那么这对夫妇肯定还会一直如此坚称。这听起来好像很不对劲。
更麻烦的问题还在后面呢,为什么案发之后的第二天上午,帕默会带着他的手枪来到费洛威太太家?当时,报上已经报道了这起谋杀案。那么,这只是一个无辜的人担心自己被误认为是凶手而采取这样的措施?还是这原本就是已经计划好的?帕默一脸铁青地表示,是怕自己被警方怀疑是凶手,因为他担心有人听到他曾经与死者争吵,出于这一原因考虑,他认为最好还是别让警方搜出家里有一把手枪。当控方继续追问为什么他的手枪有最近曾经发射过的痕迹,帕默只能极力地否认他在那段时间内曾经使用过手枪。尽管辩护方的律师在第二次讯问中努力地试图摆平这些麻烦的问题,但帕默之前的表现已经给陪审团留下了非常糟糕的印象。
比这些情况还糟的是,出于某些未知的只有他自己才明白的原因,法官对他表现出了明确的敌意。当法官在总结陈词的时候,尽管言语中尽量地表现出公正无私的态度,却仍然让人听起来能够明显地感觉其中有些偏向性。除此之外,法官还提到了费洛威先生本人因身体不适而无法出庭作证,因此只能以口供的形式作证。他也当庭表示费洛威先生如果出庭,应该是能搞得清一些当前的疑难问题的。然而就是因为他无法出庭,导致陪审团不得不带着一些悬而未决的问号作出判断。当然,身为一名法官,他作出如上的陈述也只是职责所在。不过很明显,他的陈述是在暗示着如下的观点:在交叉讯问的过程中,费洛威先生必定会做出不利于被告的证词。因此,他因身体原因而不愿出庭作证,肯定是出于家庭原因的考虑,保护被告人,不让更多细节揭露出来。
法官总结陈词之后,休庭了将近五小时。这是陶德杭特先生这辈子所度过的最漫长的五小时。当他们最终再次开庭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认为最终的判决结果是“有罪”,而结果确实如此。
“那么,”陶德杭特先生直接向欧内斯特·普雷迪波爵士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我们他妈的还能做什么?”
“嘘,嘘,”欧内斯特爵士安慰道,“我们会把你的案子往更高法庭提的。我知道他们是错的。你也知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们不会吊死他的。”
看起来,内政大臣可不是这么想的。帕默当庭提出上诉,理由是判决所基于的证据并不充分。然而三位博学的大法官郑重其事地驳回了上诉。
与此同时,一份请愿书也炮制了出来。这份请愿书是以古老而华丽的英文所写,确切地陈述了劳伦斯·巴特费尔德·陶德杭特已经承认他会对珍·诺伍德小姐的死亡负责,并准备好接受任何与之有关的审问、苦痛与惩罚。鉴于请愿书内所述内容对文森特·帕默一案的判决结果有着相反的意见,因此请愿方非常真挚而谦卑地恳请司法当局在开始正式调查劳伦斯·巴特费尔德·陶德杭特之请愿书所述内容之前,可暂缓执行帕默一案的最终判决(据说请愿方非常清楚,若死刑可以改为缓期执行,那么这一死刑就将永远不会执行)。针对以上请愿,内政大臣做出了简短的回答:文森特·帕默案件已经由一个具备足够判断和分析事实能力的陪审团作出了合适的判决。而他在咨询了主审的当庭法官和专门处理上诉案件的博学法官之后,也得出了结论,那就是他根本找不到任何干涉陪审团这一审判结果的理由。
52书库推荐浏览: [英]安东尼·伯克莱